你在英语学习上走过弯路吗?---读范存忠先生文章有感

文摘   2024-09-15 11:39   广西  

范存忠先生(1903-1987)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在英语学习上都走过弯路。

在英语学习之路上,难免会遭遇曲折与弯路。这些经历,虽然初时令人沮丧,但长远来看,却为学习者带来了不可多得的益处。首先,弯路让学习者深刻体会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其次,它促使学习者反思学习策略,明白“一刀切”的方法并不可取,需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最重要的是,弯路让学习者更加珍惜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资源,从而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高效。因此,英语学习中的弯路,实则是通往精通之路的宝贵财富。

我在英语学习上走过的主要弯路是:花了多年的时间,经过千辛万苦才改善了我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
由于进入大学学习的当初我的基础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听说能力方面,我不得不在听说训练方面投入了较多的时间,那个时候我的英语基础和能力不能使我兼顾其他方面,如阅读和写作,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自然暂时落后。一年半左右我在听说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进步带来的成就感驱动了我转入其他技能的自我训练,但同时没有忽略与听说训练的亲密接触。

我意识到:当我们的具备了听说的一定基础之后,必须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阅读上,因为只有阅读能力的强弱才能说明你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终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阅读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耐性。如果我们的阅读质量长期处于低端水平,听说能力再好也要打折扣,况且与阅读能力有关的写作能力也将一塌糊涂。

我从简易读物读起,逐渐过渡到中级、高级的阅读阶梯。近一二十年来,阅读英语原文和原著成了我的英语学习必选动作。

可能会有人说:“英语学习上,我没有走过弯路,可是为什么学了多年效果不佳呢?”我认为这主要是下的功夫不够。我们经常以为自己足够用功了,但其实对自己还不够狠,譬如说,一篇文章别人认真看了几十遍,你只草草看了一两遍,学习效果当然大相径庭。

英语学习上走弯路是有价值的,只要你汲取教训,调整学习策略。但最令人遗憾的是,不知有多少人半途而废。

昨天我读了了我国著名英语语言文学家范存忠先生写的一篇题为《假使我能从头学起》的文章,文章写得非常真诚、朴实,给我的印象很深。文章中范先生谈了他当年学习英语所走的三个方面的弯路以及对英语学习总体上的认识。

像范存忠先生如此有名的大师都那么坦诚、详细地叙述他的英语学习所走的弯路,我们这些普通英语学习者还有什么理由不端正态度,认真反思,踏实学习,调整英语学习策略呢?

一、语音学习方面所走的弯路

“我当年学习英语是走了不少弯路的。弯路之一是:没有一开始就对语音语调用上足够的功夫。我看过一些启蒙的书,上面所有英国字都有汉语音注,例如a字旁注‘爱’,b字旁注‘皮’,x旁注‘爱克斯’,总之,把英语语音汉语化或汉语方音化了。这是一种害人的书,因为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体系,不是另外一种语言所能替代的。不久,那些害人的书被淘汰了,但是汉语化或汉语方音化的英语并未跟着消灭。语调也是这样。我当年说的是一种上海腔,我同班同学中还有别的腔调,如广东腔、福建腔、山东腔、宁波腔等等。后来进了大学,渐渐认识到这样下去是不成的,同时琼斯的《英语发音字典》开始在我国流行,于是下决心正音。经过这样的返工,怪音怪调改了不少,但是花了多大气力啊!因此,假使我能从头学起,我一定不怕麻烦,首先把英语的基本语音语调学会学好。”

二、翻译训练方面的弯路

“一位老作家说:‘实力不充而硬欲翻译’。记得在大学二三年级,同班同学不自量力,想翻译名著。我还算略为知趣,挑了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一本薄薄的中篇小说。这本书,看起来并不难,自以为懂了,其实没有,至少没有懂透。我就着手翻了,最后写成清稿,认为随时可以付印。后来忙于学习、进修,稿子收起来了。过了六七年,我到大学教书,课余之暇,想起那部稿子多年搁在箱底,未免可惜,于是把它找了出来。在送去发表之前,和原著对读了一遍,发现不少错误,其中有些甚为严重,只能改译。于是改啊,改啊,足足改了三分之二。通过这次实践,每逢有人(包括外语行家)说翻译如何如何容易,我总是不敢同意。翻译,有时不太难,有时难,有时很难。我们只能认真对待,首先把原文弄懂,懂得愈透彻愈好。

三、写作练习方面的弯路

“在英语的写作练习方面,我也走过弯路。从中学后期到大学一年级,教我们英语的是一位医学博士,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对我们不作严格要求,我自己也不知道如何用功。每次作文,总是拼凑成篇,有时可达十来页,都是老套。老师看了,只在末尾批个分数,‘还好’或‘很好’。这样,我以为真的好了。后来特到南京读书,碰到一位有英语写作经验的中年老师他看了我写的东西,没有改,但在纸边作了不少批注,如‘不接气’、‘不恰当’、‘不自然’一-都是“不”字当头。他要我再写一篇,我又写了交去。他说了:‘怎么老是这几句烂腔熟调?’他给我出了两个主意:一是,写作要写自己的见闻或体会;二是,写作初期不妨做些临摹工作。好比练字,一般是从临摹碑帖着手的。他给我介绍美国人富兰克林和英国人史蒂文森的临摹经验。他提供各种体裁的范文,并出了好几个题,如‘台城漫步’,‘后湖荡船’、‘夫子庙的摊贩市场’(都是旧南京的风物)。他说,每篇不要那么长,至多两三页。这样,我只能从观察人和事入手,只能从揣摩范文入手,现成调子弹不成了。我很不自在,但只能反复琢磨。过了好久,有一次,他看了我的文稿说:‘这就有点像样了,以后就这样写。…’直到现在,我常常怀念那位老师,因为他给我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总括地说,我当年学习英语,因为没有打好基础,老是走弯路。

四、对英语学习总体上的认识

“以上是光就语言本身说的,而且也没有说全。于是我想起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于一九七〇年间在外语教学方面的指示。‘周总理要求外语工作者要有三条基本功第一是政治思想基本功;第二是语言本身的基本功;第三是文化知识的基本功。并强调指出:一个外语工作者,不仅政治要好,思想水平要强,而且知识要广、资料要多,语言本身的读、说、听、写、译五个方面也要严格训练,全面要求。”                

读后感---启发与改进举措

启发

阅读范存忠先生的文章,我深刻体会到英语学习之路的艰辛与曲折。特别是语音学习部分,让我意识到早期正确发音的重要性,以及避免用母语思维去套用英语发音的必要性。翻译和写作的经历则告诉我,理解深度与表达能力同样关键,不可急于求成,需脚踏实地,逐步积累。

改进举措

1. 语音语调:初学者应利用专业发音教材和视频,模仿标准发音,避免汉语化倾向。可借助语音识别软件进行自我检测,不断纠正。

2. 翻译实践:在翻译前,务必深入研读原文,确保理解透彻。初期可选择简单文本进行试译,积累经验后再挑战更高难度。

3. 写作练习:从日常见闻和个人体会入手,结合范文临摹,逐步提升原创能力。写作后,积极寻求老师或专业人士的反馈,不断修改完善。

对英语教学的启发与改进举措

启发

范先生的文章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教师需严格要求学生,避免模糊评价,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具体指导和个性化反馈至关重要。

改进举措

1. 语音教学: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音语调体系。同时,鼓励学生多听多说,模仿标准发音。

2. 翻译训练:虽然在中小学英语学习阶段翻译不是作为主要的语言技能来训练学生,但翻译还是要适当使用。理由是,翻译能够很大程度检测学生理解学生的质量到底如何。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原文,分阶段进行翻译练习,并给予及时反馈。可组织小组讨论,分享翻译心得,共同提高。

3. 写作教学:教师应设定明确的写作目标,提供具体范文和写作指导。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同时注重批改和反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一对一辅导或小组讨论,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具体问题。

小 

范存忠先生的文章不仅是对个人英语学习经历的深刻反思,更是对广大英语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宝贵启示。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教学,都需要脚踏实地,注重基础,勇于实践,不断反思和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李陆桂Englishlearner
英语学习、教学、教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