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食饮刘光意】月度专题丨如何展望2025年原奶周期?

财富   2024-12-30 07:45   北京  

【报告导读】

1. 如何展望2025年原奶周期?

2. 基本面跟踪:12月多数原料价格延续下行

3. 行情跟踪:12月板块股价平稳

4. 投资建议


核心观点

展望2025年,原奶供需有望实现紧平衡,价格从降幅收窄转至企稳回升。我国原奶行业周期性较为明显,产能“假性过剩”的背后是供需匹配错位。2021年8月以来原奶价格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截至目前已持续三年有余,较前几轮周期时间更长、价格下行幅度更深。据供需表测算,假设2025年成母牛存栏小幅去化、单产维持提升以及进口数量延续回落,则预计年供给量同比降低2.9%;假设需求同比增长2.3%,乐观估计行业供需有望在2025年实现紧平衡,25H2原奶价格将从降幅收窄转向低基数下的企稳回升。

     供给:主动控产叠加被动出清,产能持续去化。乳制品行业供给由国内生产+海外进口构成。海外进口,政策对生鲜乳的支持+国内外价差收窄、倒挂,2024年2月起大包粉进口量同比持续下滑,有望小幅缩减供给总量。国内自产,牛只数量降速较低叠加单产持续提升,致使本轮供给去化偏缓,但2025年相关因素均有望向促成产能同比增长减少或去化的方向移动:1)牧场建设进度放缓,扩建因素影响减小;2)大型牧场与下游乳企协同推进产能去化;3)部分原料价格预期回升,亏损压力或加快中小牧场出清。当前存栏奶牛已呈现下行趋势,原奶供给有望在2025年同比收缩。

     需求:政策引导消费量提振,价格有望温和恢复。行业终端需求有所承压,其中消费量相对稳定,而价格1)第一阶段,进入奶价下行周期后竞争趋紧,促销增加导致零售价格下行;2)第二阶段,24H2原奶价格降幅逐渐企稳、头部企业阶段性完成库存去化,终端价格竞争趋缓。总体来看,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理论需求空间仍较广阔,促消费系列政策落地后有望助力需求改善,且伴随经济复苏进程,CPI温和回升,行业有望同步实现终端价格修复。

     基本面跟踪:12月多数成本红利延续释放。包装材料,截至2024年12月25日PET/纸箱/玻璃/包膜价格同比-11.5%/+0.3%/-26.9%/-1.1%,瓦楞纸价格同比转增,其余材料成本红利持续释放。大众品原料,白糖/面粉/鹌鹑蛋/大豆价格同比-7.0%/-2.8%/-7.6%/-19.1%;生鲜乳价格3.11元/公斤,同比-15.3%。部分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棕榈油/猪肉价格同比+21.9%/+9.1%。

     行情跟踪:12月板块股价平稳。2024年12月1日至12月25日周期,食品饮料行业跌幅0.4%,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2。非酒板块中,8个子板块涨跌互现,其中软饮料/零食/肉制品/乳品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为+10.0%/+6.4%/+3.8%/+3.7%。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1月市场将逐渐关注24年业绩预告披露与元旦春节动销,建议关注:1)C端业绩具备韧性,中长期产业逻辑清晰的板块,例如零食与饮料、C端调味品。2)三季报边际改善+中长期产业周期有望反转的版块,例如乳制品。3)顺周期+估值修复弹性仍大+竞争格局较优的板块,例如B端调味品、餐饮供应链。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正文

、专题:如何展望2025年原奶周期? 

我国原奶行业周期性较为明显,2021年至今步入奶价下行周期。2021年8月以来原奶价格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截至目前已持续三年有余,当前价格从2021年高点回落约30%,并且本轮周期较前几轮周期时间更长、幅度更深,主要系供需调节机制受到结构性影响:1)前期经济修复的范围相对局限,需求复苏斜率偏缓;2)规模化牧场抗亏损能力强于社会化牧场,占比提升后供给被动出清的速度降低。


24Q4原奶价格跌幅已有收窄。从价格结果来看,12月19日全国主产区生鲜乳周均价3.11元/公斤,同比跌幅较11月收窄;宁夏奶产业协会报道显示,随行就市的市场奶价11月已有所提升。

25H2奶价有望实现触底反转。供给端,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牛奶产量1046万吨,同比下降5.8%,预计2025年成母牛存栏同比小幅去化-2.5%、单产同比提升1.8%、进口数量同比回落22.0%,则年供给量同比降低2.9%。需求端,预计2025年液态奶需求同比增长2.0%、干乳制品同比增长3.0%,年需求量对应同比增长2.3%。考虑到供需均边际改善,我们判断2025年后期行业有望实现紧平衡,原奶价格将从降幅收窄转向低基数下的企稳回升。


供给:主动控产叠加被动出清,产能持续去化

乳制品行业供给由国内生产+海外进口两部分构成,其中进口大包粉与国内奶源部分存在替代关系。尽管全球乳制品拍卖价格与国内奶价走势背离,有望小幅缓解供需矛盾,国内奶源自身的产量控制是走出本轮下行周期更为核心的因素。

1. 海外进口

海外进口量同比下滑,有望小幅缩减供给总量。据中国奶业贸易11月月报,2024年1-10月,我国进口干乳制品154.1万吨,同比减少11.8%,其中大包粉52.8万吨,同比减少23.5%;进口液态奶58.3万吨,同比减少15.6%。海外进口量的下滑系政策支持与市场行为的自发调整,有望小幅减少行业供给总量。

     1)政策导向:2016年农业部发布新修订的《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其后全国奶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强复原乳监管,严格落实标识制度”;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原辅料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鼓励使用牛乳或羊乳直接加工婴配乳粉,均对大包粉的应用场景产生一定冲击。

     2)市价行为:进口大包粉总体相对国产大包粉性价比更高,但伴随进口价格回升与国内价格持续下行,二者的价差正逐渐缩小并形成倒挂,进一步削弱对进口大包粉的需求。


牛只数量降速较低+单产持续提升,致使本轮供给去化偏缓。本轮奶价深度下行,供给端的因素有四,1)2020-2021年大型牧场集中建设,叠加奶牛存在两年养殖周期,扩产效应滞后释放;2)规模化养殖牧场的比例增加,抗风险能力更强,存栏量逆势增长,2023年TOP30牧业集团年产奶量达到全国总量51%;3)苜蓿、豆粕、玉米等饲养原料价格回落,据荷斯坦,折合公斤奶成本下降约10%(0.15~0.2元),减缓中小牧场被动出清;4)奶业技术和素质不断强化,单产持续提升。


展望2025年,上述因素均有望向促成产能同增减少或去化的方向移动:

1)牧场建设进度放缓,扩建因素影响减小。从2025年倒推两年奶牛养殖周期,2023年牧场扩建热潮已过;伴随当前扩建项目减少、进度放缓或暂停,有望降低供给压力。以澳亚集团为例,2024年2月9日,公司将醇源牧场4的建设截止期由2024年12月进一步延长至2025年12月;8月28日,公司再度公告暂停建设醇源牧场4,继续监控原奶市场供需情况再择机发展。

2)大型牧场与下游乳企协同推进产能去化。规模化牧场为去产能的中坚力量;上市公司报表端反映,2024年上游中国圣牧、澳亚集团,下游光明乳业、天润乳业等均主动加大淘汰牛力度。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规模牧场存栏开始下降;预计2025年趋势有望延续。

3)部分原料价格预期回升,或加快中小牧场出清。2024年饲养原料价格对利润正向贡献,2025年成本概率转向上行;考虑到2024年5月奶价与成本已经出现倒挂,成本端压力加重可能加快中小牧场出清。苜蓿草:2024年国内种植面积总体缩减,且优质苜蓿库存较低,叠加美国加征关税可能,2025年价格或将上涨。玉米:据农业农村部,东北部分区域收获期雨水偏多、11月气温偏高,预计产量略减且储存难度加大,叠加需求端玉米深加工保持高位等,2025年价格有望回升。豆粕:据钢联资讯,预计2025年豆粕价格中枢企稳,波动或以窄幅为主,25Q1存在反弹预期。

4)2025年夏季热应激效应有望使单产环比下降。参考2024年夏季,据河南奶业协会,6-8月份热应激使产奶量下降7%;预计2025年夏季将为观察供需平衡的重要窗口。


(二)需求:政策引导消费量提振,价格有望温和恢复

终端需求有所承压,影响表观收入。疫情后乳品消费整体有所回落,拆分量价维度,我们认为消费量相对稳定,价格主要经历两个阶段:1)进入奶价下行周期后竞争趋紧,促销增加导致零售价格带下行;2)24H2原奶价格降幅逐渐企稳、头部企业库存去化暂告段落,终端价格竞争趋缓。


价: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券等消费活动和政策提振终端需求,价格竞争得到改善,带动CPI温和回升;叠加下游乳企对盈利能力诉求维持,乳制品行业有望同步迎来价格修复。

量:政策组合发力,助力需求改善。2024年9月26日,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需求侧,针对促进牛肉牛奶消费提出三条举措,分别从原奶消费的普适价值、特定场景与具体操作上给予指引方向,落地后或有助提振行业终端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政策发布后,辽宁等省份已积极响应推进。

1)强化必需消费品认知。2023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9.9%,且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摄入推荐量,提升空间充足。运用多种方式开设宣传专栏、加强营养价值与常识科普,有望强化消费者对牛奶“必需品”属性认知,提高渗透率与人均消费。

2)推广学生奶惠及覆盖。2023年全国学生饮用奶在校日均供应量2775万份,惠及3210万名学生,对应《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规划(2021-2025年)》中2025年日均供应量3200万份/覆盖人数3500万人仍存在15.3%/9.0%提升空间。

 3)补贴终端消费能力。高线城市乳制品消费培育较为充分,下线市场前期乳品礼赠属性明显,当前具备较大的转向自饮的消费潜力。23Q1-Q3县级市已展现高于高线城市的销售额增速,消费券等补贴有望进一步刺激需求。


预计2025年整体需求有望温和复苏,内部结构性变化趋势延续。若2025年宏观经济回暖叠加支持政策落地,我们预计乳制品行业需求将迎来改善,除政策直接刺激导向的场景外,1)低基数下送礼、休闲场景持续修复,利好常温白奶、常温酸奶;2)鲜奶、有机、强功能化产品符合未来消费趋势,预计终端需求仍将旺盛。


二、基本面跟踪:12月多数原料价格延续下行

(一)核心原料价格变动总览

截至2024年12月25日,多数子行业核心原料成本下行,盈利弹性持续释放。乳制品11月产量持续优化,同比-4.1%。


(二)包材12月部分成本同比回升

2024年12月包装材料价格出现分化,连续下行后瓦楞纸成本同环比均有回升。截至12月25日,PET瓶片价格同比-11.5%;纸箱价格同比+0.3%;玻璃价格同比-26.9%;包膜价格同比-1.1%。


(三)原料:12月多数产品价格同比下行

截至2024年12月25日,白糖价格同比-7.0%,大豆价格同比-19.1%,面粉价格同比-2.8%,鹌鹑蛋价格同比-7.6%。部分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棕榈油价格同比+21.9%,猪肉价格同比+9.1%。



三、行情跟踪:12月板块股价平稳

(一)行业收益率表现

2024年12月1日至12月25日周期,食品饮料行业跌幅0.4%,相对于Wind全A指数的超额收益为-0.1%,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2。非酒板块中,8个子板块涨跌互现,其中软饮料、零食、肉制品、乳品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为+10.0%、+6.4%、+3.8%、+3.7%。


(二)行业估值表现

从行业估值来看,截至2024年12月25日,烘焙食品/肉制品/零食/调味发酵品/软饮料/乳品 /预加工食品板块PE-TTM分别为27.4/28.6/34.5/23.0/ 30.1/17.7/21.7X。



四、投资建议

12月食品饮料指数行情主要由取决于政策预期与事件性催化,非酒板块内部来看,零食板块(新渠道+新产品放量+微信小店送礼催化),乳制品板块(下游库存去化+预期25H2原奶周期反转)表现较好。展望25年1月,我们认为市场将逐渐关注:1)24年业绩预告将陆续披露,业绩韧性较强或超市场预期的个股;2)前期估值修复幅度不大、元旦与春节动销有望超预期的细分板块与个股。

展望25全年,我们仍然维持此前观点,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C端业绩具备韧性,中长期产业逻辑清晰的板块,例如零食与饮料、C端调味品。

2)24H2业绩边际改善+中长期产业周期有望反转的板块,例如乳制品。

3)顺周期+估值修复弹性仍大+竞争格局较优的板块,例如B端调味品、餐饮供应链。


五、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月度专题丨复盘日本包装水的量价逻辑与竞争格局

月度专题|需求压力仍存,成本红利延续——24Q3业绩总结

度专题丨华润饮料招股书拆解:百亿怡宝的前世与今生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12月2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食饮】月度专题_如何展望2025年原奶周期?》

分析师:刘光意

研究助理:彭潇颖



评级标准: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研究官方订阅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策略”“中国银河总量”“中国银河科技”“中国银河先进制造”“中国银河消费”“中国银河能源周期”“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