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冠鹏 || 乡村学校要有自信(探讨交流)

文摘   2024-11-16 00:07   上海  

杜冠鹏 滑县大寨乡小田小学数学教师,滑县学科技术带头人、滑县名班主任、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班主任、2018年马云乡村校长奖获得者、2021年南师奖获得者。乡村创新教育的探索者,目前探索课程融合和全科教师的培养。

      乡镇小规模学校成为“小而弱”“小而差”的代名词,在经费投入水平、教师队伍素质、学校办学条件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从主观感受看,农村教育缺乏成功体验,“农村”的身份属性让农村教育主体产生自卑心理,缺乏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容易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陷入自信危机。面对生源质量低的教育现实,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使付出比城市教师更多的努力,学生成绩难有明显提升,但从教育结果上看教师教学努力的能见度也比较低,从绝对成绩比较看农村教师缺乏教学成功体验,这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自信生成机制旨在帮助乡镇小规模学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增加教学成功体验,增进教学变革自信,从而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明方向、找资源、育能力、正反馈、促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明方向”解决的是乡镇小规模学校“发展成什么样”的问题。针对农村教育的“仿城”发展困境,通过引导教师认识乡镇小规模学校特征,挖掘乡镇小规模学校优势,建立“我能行”的信心,逐渐找到乡镇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找资源”和“育能力”解决的是乡镇小规模学校“如何发展”的问题。当教师知道学校“发展成什么样”后,对标发展目标或榜样学校,教师就会逐渐发现资源“缺乏”和能力“差距”。在发现资源“缺乏”之后,教师要走进农村社区、村屯、走进农业生产、走进大自然,用善于发现资源的眼睛,发现可利用的资源。在这些资源课程化、教学化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和外部专业力量的必要引导和培训,教学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

    “正反馈”和“促成功”解决的是乡镇小规模学校“发展自信”的问题。多一个标准就多一批好教师,通过正向评价,充分考虑农村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努力短期难见成效的事实,从多维度肯定教师的教学努力,肯定教师对学生多维素质发展上相对进步的贡献,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效果给予及时评价与肯定的同时,引导教师思考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和取得这样的成就,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加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掌控感,提高教学的效能感,强化教师的成功体验,让追求教育成功成为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育习惯。

      乡镇小规模学校具有独特价值和发展优势,是乡镇教育振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要正视,乡镇小规模学校并不是“小而弱”“小而差”的代名词,通过不断探索和挖掘,乡镇小规模学校也能建设成为“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的学校。未来,如何进一步挖掘乡镇小规模学校育人优势,改善乡镇小规模学校育人环境,提升乡镇小规模学校育人质量,还需要多方人员共同努力,如学校自身的正视和不懈努力追求,不放弃、不懈怠;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和方向信心引领,尤其是政策倾斜、资源帮扶和师资保证。只要各方同心协力,久久为功,为未来计,共同守住农村教育这一文化之火、希望之火,乡镇小规模学校的质量提升一定会见到成效。      

      农村学校是可以办好的!只要我们心怀教育,心存美好,乡村学校一定是这个样子:校园优美、充满人性、自由和谐、文化浸润!让我们去做一个朴素的人,朴素地追求“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做一群扎根乡村教育的守望者,追求我们有限而又美好的教育人生。


上图为微信二维码,下图为公众号二维码。投稿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二维码,通过微信投稿。欢迎关注欢迎投稿!





成纪不老松
请把您到此一游的标记镌刻在这棵成纪不老松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