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斌 || 生命的向度——三记我的老师王知三

文摘   2024-11-11 00:07   上海  

       知三老师在滇池

(1)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沿着变与不变的轨迹前行的过程。所谓不变,就是是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过程,这样的人生注定是平淡无奇的;所谓变,就是让人生不断产生拐点、加重痕迹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使得人的生命有了截然不同的长度深度和硬度广度,我们且称之为生命的向度吧!      

 为写这篇文章,我找来了知三老师著述和编辑的所有书,原本想从阅读这些书籍,为我的书写提供一些思路和材料。而当这几摞书真的码在我的案头时,我突然产生了想探究知三老师人生向度的想法。这种想法是模糊、不成形的,我甚至不知道我所要表达的意向。但这个念头在脑海里闪现出来时,就非常强烈、而且固执的扎根在了我的思维中。      

细数这几摞书,足有50多种,大致可分为七类:第一类是创作成果,像《燕无集》《燕无集续》《文事拾遗》等,汇集了知三老师多年创作的诗词、散文、小说、戏曲、序言、杂论等作品;第二类是研究成果,像《问俗关陇》《关陇文化探微》《关陇民俗文化散论》《策划关陇》《六盘山区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和现在即将出版的这本《关陇民俗文化文论》等,汇集了知三老师多年研究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理论成果;第三类是搜集整理的成果,像《静宁民间故事》《静宁民间歌谣》《静宁民间谚语》《药王神话》《成纪神话》《成纪神话传说》《静宁情歌新韵》《静宁民间故事选》《成纪曲子》《阿阳风情》《静宁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精、简装)《中国民俗知识·甘肃民俗》《甘肃读本丛书·多姿风情·民俗风情卷》《六盘山天池—北联池》《西吉民间饮食》《六盘山地区回族口弦》《西吉春官词》《西吉民俗大观》《原州民间信仰》《关陇庙宇系列》(3本)等,是知三老师倾注心血最多,通过大量事象调查、田野采风,加工整理而成的民俗成果;第四类是编撰成果,像《葫芦河情思》(1、2辑)《静宁县戏曲志》《静宁县曲艺志》《静宁县志·文化篇》《静宁广播电视志》《静宁当代诗歌选》《伏羲文化论集》《羲皇颂》《伏羲文化图志》《爱我平凉丛书·静宁卷》(8本)《爱我平凉丛书·成纪卷》(10本)《宁夏西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10本)《宁夏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4本)《红旗漫卷》《辉煌乾祯》等,是知三老师担纲编撰的反映和展现地方文学创作、文化传承、研讨活动的成果;第五类是资料汇编类,像《世事心语》《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学人信札选》《飞鸿集—国内外民俗文化学人致王知三的信札选》,收集了知三老师多年的日记和书信;第六类是与人合作的成果,像《六盘山地区原生态文化—民间采擷》(与安秀梅合作)《静宁史话》(与张占社合作)《庄浪胜景传奇》(与孙志勇合作)《关陇剪纸研究》(与刘伟合作)等;第七类是与人作嫁的成果,像《艺坛岁月》(程士荣著)《西吉文史》(黄如林主编)。七大类涵盖了文人学者所能从事的所有工作,不可谓不全。


王知三与中国著名民俗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家陶立璠合影

     

      (2)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励志的话“写一部死后当枕头的书”。陈忠实先生说到也做到了,他创作的小说《白鹿原》,被誉为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陈忠实先生枕着《白鹿原》这部中国当代文坛上“风光无限、撼人心魄”的高峰仙逝,可谓名至实归。陈忠实先生的愿望和成就太大,普通人难望其项背。但先生的话却也道出了很多文人学者的心声:从文治学一场,总得留点什么在世上。所以看着堆放在我眼前的这几摞知三老师的书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句俗话:著作等身,这几摞书码起来足有我的身高。我不敢妄论知三老师的事业有多大成就,但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些书的厚度,绝对改变了知三老师人生的向度。且不论这一堆书的价值,单就是把这些文字码起来,也是需要浩繁的时间和心力的,更何况字里行间熔铸了知三先生那么多的智慧和思想。我们可以想象一个70岁的老人,为此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它至少延长了老师生命的长度这是无疑的。


王知三与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


(3)知三先生初中毕业后,原本是在乡下一所社队初中当民办老师。民办老师,是20世纪60年代到世纪末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特殊职业存在,它的本质还是老师,也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职业。特殊在于,民办老师是农村户籍,没有编制,拿的是低廉的临时工资。这是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其时老师严重短缺问题,选拔一些品德良好、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回乡高初中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的产物。在特定历史时期,民办教师为普及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为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不合理处在于,即使民办教师无论怎么努力和付出多么辛勤的劳动,他的报酬只有公办教师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他们当中很多人直到退休,也仍然是民办教师身份。当民办教师的最好出路,就是通过参加地市以上的统一考试,转录为公办教师,享受正式教师的身份和待遇。在这个政策出台初期,因为招录名额太少,报考的人数太多,竞争非常激烈。知三老师就是在一边教书、一边学习,经历了3次失败之后,仍发愤钻研学习高校学生的教材,积累知识,锤炼技能,才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的。知三先生当老师的成就我在另一篇小文章里有过记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我要说的是,当了十几年的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绝对是知三先生人生的一个拐点,这个变数,使知三先生谋得了一个稳定的职业,也为他走出不同的人生轨迹奠定了基础。没有改变的是,知三老师一生都把扶掖后学作为责任和最大的爱好,他的一生都在“当老师”。


    (4)知三老师一生爱好读书、写作,即使当民办教师的那些年,他在繁重的教学之余,仍然痴心不改,写了很多诗歌、散文、小说和教学心得。收入《燕无集》《燕无集续》《文事拾遗》中的很多作品,大多就是在那时创作的,其中少部分变成了铅字,发表在各类报刊上。这些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暂且不论,在文化贫瘠、人才匮乏的乡下,这些努力在其时都是不可多得和难能可贵的,也为知三老师至少赢得了一个文人的名声,这也才有了知三老师一转为公办教师,旋即被调到县文化局负责群众业余创作的这个意外收获。我们由此可以判断:像知三老师这样的人才在其时的静宁并不多见;知三老师是受到关注的;做出这个决定的领导爱惜人才、出于公心。不管这个调动正确与否,它绝对是知三老师人生的又一大拐点,它为知三老师从事地方文化工作和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契机和平台,也才有了知三老师后来这许许多多的可能和修为。如果知三老师沉寂于乡下,安于当一名普通教师,就不可能有这个跨度很大的调动。尽管这个调动来得有些迟,使知三老师在将近不惑之年,才得以跨入一个几近陌生的行业和领域,但在知三老师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他没有沉沦于一个机关小职员的际遇,从收集编撰静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起步,开始了在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领域的打拼,也才有了我在前文不厌其烦罗列的那一堆书籍。      

很多人都不理解,知三老师靠白手起家,在异常艰难的境遇中,发起成立了那么多的民间文化研究机构,创办了那么多文化刊物,组织开展了那么多的民俗文化研讨交流活动,编著了那么多的民俗书籍,究竟为什么、靠什么?其实连我都不能理解,也曾经抱怨知三老师干那么多出力不讨好的事干啥?直到最近,我静心阅读了《世事心语》一书,才似乎读懂了知三老师。


在清华大学与著名教授孙明君


(5)《世事心语》一书,精选了知三老师40多年的日记成书,其中有一点一滴的感悟,也有工作学习的收获,但更多记述的是知三老师身处社会底层,所遭受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从参加劳动实践到接受批斗,从负笈求学到教书育人,从蜇守机关到四处行走,知三老师所经受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在《世事心语》的字里行间,你很少读出积怨和埋汰,更多的是知三老师的自省和志趣。比如下队参加劳动一篇,因为知三老师拉的架子车要翻,带队的老师让他放下车子,叫别的同学去拉,知三老师当时就发了脾气,认为是老师小看自己。记这篇日记时,知三老师反省到,老师之所以指出来,是为了不造成翻车事故,

不损毁群众财物,并不是小看自己,自己不服气发脾气,是没有组织纪律观念的表现。从这个很小的记述中,我们清楚的看到知三老师的倔强和脾气由来已久,这个性格特点伴随了他的一生。让我们惊异的是,知三老师的深刻自省,这样的反思和自我修正,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屈不挠、向上进取之心之意,在《世事心语》中随处可见。      

 知三老师从朱自清的《光明》一诗中得出这样的感悟:光明和幸福不是上帝恩赐的,要靠自己去创造、去奋斗,为自己创造光明吧。在经历了两次转正考试的失败后,知三老师这样写道:要不怕失败,不怕绊跤,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绊倒的地方爬起来,再前进,百折不回。这是失败后的自励,正常人都能做得到。知三老师的过人之处仍然在于他的彻底自省:两次考试转正,都“名落孙山”,是考试不公吗?不是。是少读书了吗?不是。是命运不佳吗?更不是。归根到底,是自己下的功夫不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他由此坚定自己的意志:意志,是无穷的力量;意志,在任何情形下能够自己主宰自己。所以他抓住一切时间学习、充实自己: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就放弃了他;没有一种不幸与失去时间能比。他为自己约法三章:作风正派,为人耿直;工作勤恳,扎扎实实;珍惜时间,加紧学习。这三条从那时开始,融入了知三老师的血脉中,他勤勉不懈的教书辅导学生,如饥似渴的读书学习,用尽一切时间来写作,常常是子夜入睡,凌晨即起,时间于他总是不够用。这样的用心用时,历经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固定了在知三老师的思维和行为当中。


王知三在天津与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叶涛


    (6)读完《世事心语》,我的最大体会是,没有比身居偏乡僻壤的人更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没有比生活在底层的人更渴望生活的幸福一些,也没有比经历无数挫折的人更懂得奋斗的重要,没有比失去时间的人更懂得时间的珍贵,这 一切集在一起,我们就能理解知三老师的所做的一切努力了。知三老师把他挚爱的民俗文化事业融入了血脉,把不懈奋斗地出成绩当作一生的追求,如痴如狂,驰而不息。就像一个剧烈奔跑的运动员,知三老师已经无法停下来。这也许就是知三老师在进入古稀之年,仍然起早贪黑、勤恳治学、四处奔走的全部动因。其实从40岁进入机关开始,他也能和大多数机关人一样,做做力所能及的事,在一张报纸、一杯清茶中打发光阴,直至退休,碌碌而无为。他也能和大多数退休的人一样,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直到终老。但这不是知三老师的性格,他选择了一条与别人不同的路:不停的路,苦辛的路,创造的路,充实的路。和多数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安享晚年的老人相比,知三老师的努力和打拼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尊重的。     

     《世事心语》里一则日记这样写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产生奋发精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猜想,这是知三老师最有张力的感受。当了十几年的民办教师,拿着十几块、二十几块钱工资,既要养家糊口,又要买书学习,知三老师的窘迫和穷困可想而知。“你为了啥?两个瘦女子,大大讲究是老师,过年连一件新衣服都扯不起;两个娃娃的袜子,我千纳万补,才护住脚面;我娘三个戴了一条头巾,谁起来早谁戴,头叫风吹了往死里疼。”从师母的抱怨里,我们能想到知三老师的无奈,但是知三老师心牵心挂了自己的学生要上课,顾不上管正在生病的孩子,抹黑赶了十几里山路,回到了学校。我始终相信精神是有高度的,知三老师热爱教育、离不开学生的精神,无论如何是装不出来的,这种精神支撑了他的教书生涯,也深深的影响了他一生的待人接物。知三老师在小城里的家,每天都是门庭若市的,除了他的热情好客之外,大都是慕名前来讨教的人。不论老小,只要登门,知三先生一律不吝赐教,来者总能得到程度不同的教益,满心欢喜的离开。因此尊崇知三为老师的人很多,并不都是他带班代课的学生,大多是他离开学校后点化、扶掖的后学。做学问的人很多,有成就的人也很多,相比那些躲在小楼成一统的人,知三老师不厌其烦的耐心和诲人不倦的精神,足以让所有说三道四的人汗颜。

     (7)人总是要有些精神的。知三老师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精神成就了他,也给他带来了数不清的曲折。最早领到编撰静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任务时,人从何处来,钱从何处来?皆无人过问。知三老师找到了当时的县教育局段吉昌局长,在他的无私支持下,知三老师发动了一批老师和学生来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居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这项浩繁的工作,成为全省出书最早的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成了他治学干事最成功的方法。在担任县文联常务副主席的那些年,知三老师一直自嘲:他即文联,文联即他,说的就是文联的境况。那时的县文联一没办公场所,二没专职工作人员,三没经费来源。但就是这个岗位上,他干成了很多在别人看来没可能干不成的事。由他编辑的《成纪文学》《成纪文苑》,成为宣传静宁、培育艺术人才的一个重要阵地。由他发起成立的关陇民俗学会(后改名为关陇民俗研究会),先后出刊十多期,召开年会十多次,组织召开了平凉民俗研讨会、宁夏泾源回族民俗研讨会、伏羲文化暨华夏民俗文化前景展望研讨会、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华始祖伏羲女娲遗迹考察万里行活动、六盘山民俗文化圈考察活动、青海西北地区原生态民歌邀请大赛、庆阳一二届香包节及周祖农耕文化研讨会等大型研讨交流活动,吸引了国内外著名的民俗学者与会,产生了大量学术成果,对地方民俗文化发展和资质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其中的难辛,是别人绝对难以想象的。为了找到会议的承办方,知三老师跑烂了鞋,费尽了口舌,还遭受了很多误解和非议。为了联系著名学者与会,他打了无数个电话,发出了无数的信函,邮票钱和电话钱都是他自己掏,那时的长途电话费死贵,一打就是几百,看着都让人心疼,但他乐此不疲。      

      其实知三老师所做的“赔本”买卖更多,为了提升研究层次,他自己掏钱去参加国内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为了完成田野采风,他自费去全国各地做实地调查;为了向著名学者讨教,他自己买了礼物千里迢迢去拜访季羡林、钟敬文等大家学者;通过电话和信函与身在海外的学者探讨交流。这其中的经过和曲直,以及它所产生的效应,我们透过《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学人信札选》《飞鸿集—国内外民俗文化学人致王知三的信札选》这两本书,完全能够体会得到。让我们感触更深的应该是知三老师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人的崇敬,这也是融入血脉、积沿长久的。《世事心语》里记录了知三老师几经曲折寻访他的中学老师吴钟灵先生的经过。每去银川,知三老师总要四处打听吴钟灵先生,都没有结果。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直到从银川市教委房管会一位老人那里打听到吴钟灵先生的住处,才实现了他拜望自己老师的愿望。从他的满足感和喜悦心情中,我们深切的体会到知三老师的师生情谊和他的难忘师恩的心理,这种朴素的感情和与人为善的情怀,绝对为知三老师的一生可以找到注脚。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古时候很多文人学者的不懈追求。知三老师没有发达,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热心助人和乐善好施。但凡有人找他接济,无论多么紧张,他没有二话,能帮就帮。很多人找到他,希望他帮忙办事,不管能不能办成,他绝不含糊,领上就去搭话找人。天长日久,到知三老师家做客居然有了定数。朋友学生一声吆喝:走到知三老师家吃搅团和馓饭走。就聚齐了,就吃上了。只是苦了老师娘,每有人来,师娘连厨房都不出来,忙着打搅团,做馓饭,一锅不够再赶着做第二锅。也难怪,师娘做的搅团和馓饭,是地道的莜豆面做成,软硬刚好,口感滑溜,拌上老醋调制的汤,那个香啊,让人百吃不厌。就上师娘腌制的酸黄菜吃馓饭,更是一种享受,那种酸爽、那种醇香,是山珍海味也无法比的,绝对称得上一道民俗大餐。和老死不相往来的城里人比,这一份豁达,这一份人脉,是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       

       民俗即生活。从回味师娘做的搅团和馓饭的记忆里回过头来,再来看知三老师的民俗研究,就不再生涩,也就有了认知基础。知三老师的民俗文化研究成果集中在《问俗关陇》《关陇文化探微》《关陇民俗文化散论》《关陇剪纸研究》《关陇民俗文化文论》这几本书里,主要的学术观点有“伏羲神话圈的提出和论证”“关陇民俗文化圈的提出和论证”“六盘山地区红色旅游的首倡和策划”“妈祖文化圈的提出和论证”,他在学术上的这些观点已经被国内学术界所承认和所引用。他还有一些关于地方旅游文化开发的观点、思路等,如“乡村旅游文化的传统文化内容、形式的复制式发展”“县域近郊乡村旅游主题历史地位、文化定位、民俗定位研究”“民俗文化村的设计文化意蕴”等等,都为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民俗文化村的建设中起到了理论支持和理论指导。     

       这些的理论成就和实践意义,阅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须我赘言。我要说的是,知三老师研究民俗文化的路是对的,方法也是科学的。他一直秉持自己的观点:民俗文化研究,要植根于地方文化生活,抓住一个地区的地理、历史、人文特点,主动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研究;在做好传统民俗研究的同时,要将着眼点转移到研究具有当代特点的新的民俗事像研究上来,主动承担起引领社会风俗、剔除陈规陋俗的责任;要注重民俗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发展地方经济助力。《策划关陇》就是知三老师实践这些观点的产物,是知三老师通过研究这些地方的民俗文化,为民俗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做的一些策划方案,其中有些方案变成了现实,产生了效益,也就是把“点子”变成了金钱,让传统的民俗文化研究走出了象牙塔,这是值得坚持和发扬光大的。


《王知三文集》(六卷本)之《问俗关陇》

     (8)在读《问俗关陇》一书时我注意到,知三老师曾有这样的质疑:伏羲创始人类的的时间是在近万年的时间段里,地点在甘肃静宁成纪水河谷地带;6200~7800年这个时段,伏羲又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创造大地湾文化、在天水卦台山观龙马负图创立八卦;6400年这时间段里,伏羲又在河南都苑丘画卦台画出了千古八卦。到底伏羲是在成纪水谷创造八卦,还是在渭水河畔观龙马创立八卦,还是在蔡河之上观白首龟创八卦?为何时间跨度如此大?值得思考和研究。我猜想,这其实是文化传承造成的差异,从传说里研究历史绝对是个误区,这也不是民俗文化研究所应承担的责任。不管我的这个猜想是否对,在结束这篇文章时提出来,算作给知三老师的一点建议,供老师参考。                                           

      2017年6月


本文作者王毅斌

上图为微信二维码,下图为公众号二维码。投稿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二维码,通过微信投稿。欢迎关注欢迎投稿!



成纪不老松
请把您到此一游的标记镌刻在这棵成纪不老松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