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研究》论文精编 |企业家薪酬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文摘   2021-08-24 10:42  

者:殷炼乾,钱秋业,李翠萍,汪贵州

单位暨南大学,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斯塔万格大学

来源:《金融监管研究》2021年第5期

原文标题:企业家薪酬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研究背景

近些年,我国中小微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比超过9成。它们不仅创造了全国8成左右的就业,而且包揽了全国7成左右的发明专利,贡献了6成左右的GDP以及5成以上的税收。显然,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如何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同时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在高质量发展中也肩负着防范风险的任务,银行要克服信息不对称选择优质中小企业客户,则需要清晰的信号指标。在缺乏有效监督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家缺乏尽职工作的动力,通常是因为他们只能获得项目收益的小部分,大部分收益都归投资者所有。这就需要给予企业家足够的激励,使其能尽职工作,避免其卸责造成企业损失。从缺乏内部信息的外部投资人视角看,企业家薪酬与企业利润的关联性越高,则企业家卸责的可能性越小。




创新点

第一,本文综合非市场出清假说、信息不对称及合约理论,对信贷配给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描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与信贷配给关系的S-W模型中,引入企业家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借款人尽职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进一步推导出项目融资上限,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本文使用企业家薪酬与企业利润的关联性作为企业家是否尽职的代理变量,刻画难以直接被大样本观察到的企业家私人卸责程度,证明私人收益与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具有关联性。

第三,本文将企业负债、企业家年龄、企业股权集中度分别与私人收益构建交互项,进一步分析了私人收益对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的影响,发现企业负债会降低企业家私人收益。同时企业家年龄越大、企业股权越集中,私人收益对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的影响越显著。

第四,本文通过倾向值匹配法,对研究样本可能存在自选择偏误问题进行处理,并引入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验证模型的稳健性。




研究发现

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企业融资方式越多,现金流动性越好,企业对信贷需求越少。同时,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获得融资。

第二,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尽职程度越高,企业外部融资能力越强。企业负债对企业家有一定激励作用,能够降低私人收益,增加企业外部融资能力。中小企业盈利越多,外部融资能力越强。

第三,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越年长,其私人收益对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的影响越大且显著。年长的管理者在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上落后于年轻的管理者,且有更多的方法谋取私人收益,因此在单位私人收益的计量下对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的负向影响更显著。

第四,中小企业的股权越集中,企业家尽职程度对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的影响越显著,即中小企业的股权越集中,股东之间的制衡越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越严重,从而导致债务代理成本提高,最终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

第五,经济越景气且企业盈利能力越强,企业对信贷的需求越小。同时,在原模型基础上增加变量经济景气程度后,私人收益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私人收益与企业债务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




启示和政策建议

企业家尽职程度是影响中小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越尽职工作,意味着对外融资的成本相对越小。中小企业的负债会激励企业家尽职工作,从而增大企业外部融资能力。随着各项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商业银行将更加重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评估与选择。本文以净利润与企业家平均年薪的比值定义私人收益并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企业家薪酬、尽职程度与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具有关联性。由此说明,合理的激励制度有利于缓解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企业家追求私人收益而卸责的可能性,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引入负债的方式对企业家决策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从而降低企业家追求私人收益的可能性。企业不仅需要有高资历且经验丰富的年长企业家,也需要敢于创新与冒险的年轻企业家,在稳健的决策中包容更多创新型想法和建议,以此不断推动企业推陈出新,追随时代发展潮流。同时,建议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企业大股东的数量形成股权制衡,增加对企业家的监督约束,从而降低企业家卸责的可能性。



本文为精编版,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思考,全文详见《金融监管研究》2021年第5期。


——相关链接——

《金融监管研究》论文精编 | 银行业市场竞争是否缓解了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基于我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证据

《金融监管研究》论文精编 | 银行分支机构扩张与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与机制分析

《金融监管研究》论文精编 | 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绩效——基于环境规制视角

金融监管研究
传播金融监管思想,提升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水平,扩大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政策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服务金融监管理论创新与工作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