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激素是女性体内与雌激素等位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女性甾体激素,主要来自于女性体内的卵巢和黄体。临床上,孕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月经失调、闭经、先兆性流产、黄体功能不足、经前期综合征和激素代替治疗[1]。目前,市场上的孕激素类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药,应用较多的是口服、阴道、注射、皮肤给药[2],主要的口服给药方式有胶囊、胶丸、片剂,注射给药方式有油性注射剂、水溶性注射剂,阴道给药方式有凝胶剂、栓剂、阴道环,皮肤给药方式有软膏!
本期「妇产医药」为大家带来「孕激素类药物」在2024年最新的用法推荐。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孕激素通常是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效应。
1、子宫肌层: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孕囊着床和胚胎及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
2、子宫内膜: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着床做好准备。
3、子宫颈:使子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
4、输卵管: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阴道上皮: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6、乳房: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7、下丘脑、垂体: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8、体温: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临床上可以此作为推测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
9、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排泄。
孕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最新推荐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管理指南(2024年实践版)[3]
孕激素是药物治疗内异症相关性疼痛的首选方案之一。
常用孕激素包括地诺孕素、地屈孕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其他孕激素制剂有孕三烯酮等(用法:2.5mg,2~3次/周,共6个月)等。
1、地诺孕素
(1)用法用量:2mg每日1次口服。可于月经第1~5天开始服用,或GnRH-a预处理后序贯使用。
(2)药物副反应:同孕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如出血模式改变、乳房胀痛、情绪改变、头痛及痤疮等。大部分服用地诺孕素片进行治疗的患者出现了月经出血模式改变,表现为治疗初期的阴道不规则流血,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出血量逐渐减少,部分患者闭经。中国人群中闭经的发生率为17.6%。青少年用药需警惕骨密度降低风险。
根据《地诺孕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10],地诺孕素每天2mg,可长期服用,服用至有生育意愿或者绝经时停药,或服用至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时停药。计划妊娠的内异症患者完成生育后,应尽快继续恢复药物长期管理。
2、地屈孕酮
(1)用法用量:从月经周期的第5~25d,10mg 每天2~3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也可月经后半期10mg 每天2次,连用10d。
(2)药物副反应:临床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阴道流血、乳房疼痛/压痛、恶心、腹痛、月经失调和偏头痛/头痛等。
3、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
(1)用药方法:通常是在月经期1~5d内放置,亦可在GnRH-a预处理后或者术中放置。LNG-IUS通常在置入宫腔后的3~5年内持续释放左炔诺孕酮20μg/d。患者需定期复诊,通过临床症状评估,查体以及超声检查来确认LNG-IUS的位置是否正常。续带率与疗效有关,对于症状严重,或者合并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建议GnRH-a处理后再使用LNG-IUS,可增加续带率。
(2)常见的副反应:不规则点滴出血、月经周期改变(经血量增加或减少、经期延长或缩短等)、腹痛或不适(正常的副反应,会在适应期后逐渐消失)、乳房不适(乳房胀痛、敏感等)、感染风险(如果出现发热、腹痛、阴道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等。
(二)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4]
推荐肿瘤低级别、ER/PR阳性、疾病进展缓慢且无重要脏器受累的REC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其中孕激素首选药物为醋酸甲羟孕酮(MPA)200mg,1次/d,口服;或醋酸甲地孕酮(MA)160mg,1次/d,口服(推荐级别:2A类)。
(三)闭经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5]
雌孕激素补充治疗是闭经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1、青春期患者
(1)对于青春期已有性征发育、子宫内膜增厚(≥6mm)或孕激素试验(+)的青春期原发性闭经患者,应定期应用孕激素,促进周期性药物撤退性月经;建议使用天然或接近天然的孕激素,如微粒化黄体酮200~300mg/d或地屈孕酮10~20mg/d,每周期10~14d,有利于生殖轴功能的发育成熟,防止子宫内膜出现异常增生病变。
(2)对社会性别为女性的青春期46,XY性发育异常患者,在性腺切除后,应遵循长期补充性激素的治疗原则,有子宫的患者必须关注子宫的发育和孕激素的应用。
2、育龄期患者
对于育龄期性腺功能低下的原发性闭经患者,应长期维持性激素补充治疗,雌激素促进和维持全身健康和性征发育,定期周期性加用孕激素(同前)。对于体内有一定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的闭经患者,可采用孕激素周期性疗法。
(四)子宫内膜癌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4)[6]
对于ER、PR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考虑行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不仅将继续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而且可以成为靶向治疗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优先使用醋酸甲地孕酮、他莫昔芬(交替使用),或者依维莫司、来曲唑(证据级别:Ⅱ级;推荐强度:B)。
同时,孕激素还是是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和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等。此外,联合宫腔镜切除病灶后使用孕激素、GnRH-a联合LNG-IUS以及GnRHa联合来曲唑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多数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用药6个月后病变内膜发生逆转,达到完全缓解。
(五)中国子宫内膜增生临床诊疗路径(2024年版)[7]
1、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
孕激素是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的首选治疗方案。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随访,关注患者主诉和不适,进行查体并监测影像学和生化指标。
(1)LNG-IUS
LNG-IUS为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的首选治疗方案。
通常在月经来潮7d内,避开月经量多时放置;对于子宫内膜较厚者,可酌情给予孕激素撤退出血后再放置或在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时同时放置。如临床评估宫体过大,可考虑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待子宫体积<孕8周后放置LNG-IUS。
需告知患者放置LNG-IUS后可能出现点滴阴道流血、经量减少、闭经等情况,均为正常现象,不影响卵巢功能。
以内膜吸取活检或宫腔镜下定位活检评估内膜病理时,操作过程中可不取出LNG-IUS。
(2)口服孕激素
口服孕激素适用于存在LNG-IUS应用禁忌或不接受LNG-IUS的患者。
口服孕激素方案包括连续治疗和后半周期治疗,二者治疗内膜增生完全缓解率相似。连续治疗为每天服用药物;周期治疗是月经周期第11~16天开始,每个周期用药时长12~14d。连续治疗和周期治疗的每日药物剂量相同。
具体治疗方案:醋酸甲羟孕酮10~20mg/d;醋酸甲地孕酮40mg/d;地屈孕酮10mg每日2次;炔诺酮15mg/d;黄体酮200~300mg/d。
口服药物治疗应至少持续3~6个月,LNG-IUS则可长期使用、定期更换。
药物治疗期间应严密随访,建议每3~6个月行子宫内膜活检以评估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如出血症状未改善或超声评估宫腔占位持续存在,应及时评估内膜情况并予以相应处置。连续2次、间隔3~6个月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时,可考虑终止内膜病理评估。如药物治疗6个月仍未达到完全缓解,可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当前治疗或更改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12个月仍未完全缓解,应进一步评估子宫内膜、排除更严重病变,并可考虑手术治疗或更改药物治疗方案,具体方案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相同。
2、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药物治疗指征:①有强烈生育要求且无妊娠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手术;②年龄小于45岁;③有良好的依从性,能及时随访并进行定期内膜病理检查。在启动药物治疗之前,应全面评估。
(1)LNG-IUS
LNG-IUS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
(2)口服高效孕激素
醋酸甲地孕酮(MA)和醋酸甲羟孕酮(MPA)是最常用的口服高效孕激素。
MA初始剂量为160~320mg/d,MPA初始剂量为500mg/d,均连续口服,治疗内膜非典型增生完全缓解率80%左右,达到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可根据治疗效果延长用药时间。
治疗期间每3个月进行1次子宫内膜病理评估,根据对药物的反应情况调整治疗剂量或方案,直到连续2次内膜活检病理未见病变。
子宫内膜增生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均应予以有效措施预防复发,可选方案包括LNG-IUS和口服孕激素等,所有患者建议至少每半年随访1次,长期使用孕激素建议关注并行乳腺检查。
(六)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版)[8]
对有早产或晚期流产史者,推荐妊娠16周开始阴道用微粒化孕酮200mg/d,或阴道用孕酮凝胶90mg/d,至妊娠36周(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ⅢC级)。
对于无早产史,但妊娠24周前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缩短(CL≤25 mm)者,推荐阴道用微粒化孕酮200mg/d,或阴道用孕酮凝胶90mg/d,至妊娠36周(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
(七)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相关问题专家共识(2024)[9]
1、止血
青春期AUB首选药物治疗。
(1)轻度AUB
Hb水平正常的患者,推荐根据患者和监护人的意愿及避孕需求确定个体化方案,包括短期观察、对症止血或中药治疗。
Hb为100~120g/L的患者,可采用单纯孕激素的“子宫内膜脱落法”或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治疗。
子宫内膜脱落法:地屈孕酮10~20mg/d,微粒化黄体酮胶囊200~300mg/d,炔诺酮5mg/d,醋酸甲羟孕酮8~10mg/d,均为使用10~14d。
(2)中~重度AUB
COC是中~重度AUB急性出血期治疗的一线药物,对于存在COC禁忌证、患者不耐受或不愿服用的情况,可选择高效孕激素治疗,也称“子宫内膜萎缩法”。
子宫内膜萎缩法:①炔诺酮:起始剂量多推荐5mg q8h,应用3~7d至血止,而后减量至5mg q12h(3~7d),若无突破性出血再次减量至5mg qd直至贫血改善,停药3~7d后发生撤退性出血。②醋酸甲羟孕酮:10~20mg q8h,每天总量不超过80mg,应用3~7d后逐渐减量至10~20mg qd。
2、调整月经周期
(1)单纯孕激素
首选天然孕激素或地屈孕酮。
维持治疗包括全周期或后半周期方案。
①后半周期用药:通常在月经的第15天开始用药,总计10~14d,推荐日剂量同单纯孕激素的子宫内膜脱落法,地屈孕酮在10~20mg的日剂量下,不抑制HPO轴的成熟及发育。
②全周期疗法:如果后半周期用药方案规律用药的情况下,出血量持续偏多者,可改用全周期疗法(自月经第5天起连续服用20~22d),推荐日剂量:地屈孕酮10~30mg,炔诺酮5mg,醋酸甲羟孕酮4~10mg。
(2)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如果孕激素治疗后无撤退性出血,应考虑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不足,可用雌孕激素治疗。推荐采用戊酸雌二醇1~2mg/d,后半周期加用地屈孕酮10~20mg/d 10d,或17β雌二醇/17β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周期性用药。
Pick一下
你还知道哪些孕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推荐?
评论区留言
领整套国家药典电子书
参考文献:
编辑 | 双玖
排版 | 双玖
审核 | June
联系妇产医典
直播合作/市场合作/会议合作
联系人:姚经理:18612911031
yaodi@chaonei.com
转载合作/原创合作/投稿
联系人:妇产医典小秘书
微信号:fuchanyidian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