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锥编-毛诗正义》第二十七则《伯兮》,副标题为《〈伯兮〉二章三章之遗意——心愁而致头痛》。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伯乃一国豪杰,英雄伟岸,一表人才。手持长矛,充当君王的先锋,多么荣耀。
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赞美她的丈夫“伯”,叙述丈夫出征以后对他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生死相依的至情。
【《伯兮》二章三章之遗意】
《伯兮》一共四章。
钱锺书此节论述《伯兮》第二章、第三章之遗意一再为后世诗人所沿用,指明文学传承之脉络。
[《伯兮》第二章之遗意]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思妇说,自从丈夫东征后,我的头发乱如飞蓬,再也无心梳理,难道没有发液和脂粉,如今为谁去装扮呢!
《伯兮》第二章的遗意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女为悦己者容。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多年以后,这位名“伯”的夫妇早已命归西天。但是,《伯兮》第二章的遗意犹存。
700多年后,汉末三国时期的诗人徐干创作的一组代言体的诗叫《室思》。这组诗写的是妻子对离家丈夫的思念。全诗分六章,就日常所见、所感、所思,多角度讲述了思妇对丈夫的盼望、失望和期待。
《室思》第三章有诗句:“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意思是:自从丈夫走后,梳妆镜已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再也无心擦拭。
《室思》这句的意思和《伯兮》第二章的意思是一样的,丈夫不在自己的身边,就再也无心去梳妆打扮了。
又过了500多年,唐朝的杜甫遭逢“安史之乱”,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杜甫《新婚别》也是代言体诗,其中有:“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又是新婚,又是即将分离,新娘对从军的丈夫表示,从现在起我就把婚衣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好让他安心上战场,真是体贴入微,真情似海。
700多年又500多年,《伯兮》的遗意却一再被沿用。
[《伯兮》第三章之遗意]
第三章,“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钱锺书只引了“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因为此句前的8个字是比兴,用天之阴雨绵绵,难见日出,喻盼君不归。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长久的思念使我患上了头痛病,我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王国维说,柳永《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袭用《伯兮》此章的遗意。(柳永是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钱锺书对王国维的断语表示赞同。钱锺书还补充西诗名句:“为情甘憔悴,为情甘苦辛。”和朱敦儒《鹊桥仙》:“爱他风雪忍他寒。”(因为喜欢冬季的雪花而甘受寒冷)
柳永和朱敦儒均为宋代人,更在唐代杜甫之后,也屡屡沿用《伯兮》之遗意。
为什么《伯兮》二章三章之遗意,一再被后世沿用。
《伯兮》之遗意,700年后,1200年后在文学作品中一再被沿用,这绝不是偶然的。
“女为悦己者容”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体现女性真爱的永恒标志和证明。
妻子爱丈夫就会千方百计装扮并展示自己的美以取悦对方,就会视夫君为自己的唯一,是自己的全世界。
而丈夫一旦出征,妻子便再也无心装扮了。因为美的展现是为了美的欣赏。美的欣赏者一旦缺位,美的展现就立刻失去了任何意义。
妻子爱丈夫就会矢志不移地守候,日夜思念,日夜期盼,身心憔悴而心甘情愿。
春秋时期如此,春秋之后700年、1200年也依然如此,只要有人类存在,今后这种情况仍然会发生。
《伯兮》二章三章之遗意,代表了妻子对夫君的真爱,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这种美好的感情历千年而不变,是永恒的。
人性中永恒的东西必然会被文学创作抓住并反映,成为文学艺术的永恒话题。
【心愁而致头痛】
钱锺书首先援引《孟子•梁惠王》:“举疾首蹙额。”赵歧注:“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指出《伯兮》之“首疾”就是头痛,也即现今之“伤脑筋”。
古人常常心脑难分。
文廷式说心脑互通,相辅相成,《说文》‘思’字从‘囟’从‘心’,就是这个道理。
《黄庭经》说,脑是思维之元,即发源地。
以下是钱锺书的观点:
窃谓诗言相“思”以至“首疾”,则亦已体验“心之官”系于头脑。诗人感觉虽及而学士知虑未至,故文词早道“首”,而义理只言心。
译文:我以为《伯兮》说相思致使头痛,已经体会到思考问题的器官是头脑。诗人感觉到了的东西而学者却没有认识到,诗歌在春秋时期就说思维用脑,而后代学者在阐述义理的时候却还说思维用心。
附录:《管锥编-毛诗正义》第二十七则
二七 伯兮
(一)《伯兮》二章三章之遗意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按犹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或杜甫《新婚别》:“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按王国维论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为即《伯兮》此章之遗意(《静庵文集》续编《古雅之在美学上之地位》),是也。西诗名句所谓:“为情甘憔悴,为情甘苦辛。”朱敦儒《鹊桥仙》:“爱他风雪忍他寒。”风物流连正犹风怀牵缠矣。
(二)心愁而致头痛
《孟子•梁惠王》:“举疾首蹙额。”赵歧注:“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可与此诗之“首疾”相参。今俗语有曰“伤脑筋”,西语复称事之萦心撄虑者曰“头痛”或“当头棒”,均此意。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一一:“脑与心二说宜互相备,《说文》‘思’字从‘囟’从‘心’,是其义。”又卷三三:“《黄庭经》:‘脑神觉元字道都’,此言脑为知觉之元也”(参观周星诒《窳櫎日记钞》卷下、谭嗣同《南学会讲义》第八次)。窃谓诗言相“思”以至“首疾”,则亦已体验“心之官”系于头脑。诗人感觉虽及而学士知虑未至,故文词早道“首”,而义理只言心。俞正燮《癸巳类稿》卷一四《书〈人身图说〉后》谓西洋人身构造与中国人异,其脏腑经络不全,“知觉以脑不以心”;既未近察诸身,而亦不如文氏之善读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