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有多少“老母亲”在做亲子出行攻略的时候,翻看到一个个旅游博主的Vlog,眼里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的海滩,脑袋里的第一个想法却是:这么大太阳,要怎么做防晒啊?
近几年的夏天,不仅海边的比基尼美女越来越少,就连大街上穿着吊带、短裤的女生也再难看到!取而代之的是防晒衣、遮阳帽、防晒口罩、墨镜、冰袖……“木乃伊”式的防晒带来一种一米开外雌雄莫辨的“神秘感”。清一色的同款防晒衣女孩,坐在一起甚至能玩“消消乐”。
“养儿不一定防老,防晒一定防老”。防晒可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从“怕晒黑”到“怕晒老”,从夏季专供到四季常备,当代人对防晒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防晒发展到今天,媒体和品牌的宣传和明星们的示范功不可没。明星同款防晒帽、防晒服,在网络上搜索度非常高。对于日晒危害的言论,更是让很多人缺乏安全感,甚至让人感到有一丝魔幻的色彩。中国女人,似乎只要出门就得全副武装,哪怕只是上班从家里到地铁站通勤的十分钟路程,也不能让一寸肌肤暴露在阳光之下。
在本应更便于展现个性的清爽夏季,女孩子们却将自己包裹得如同复制粘贴般的中东女性,连一根头发丝都不敢轻易展露。
真的有必要吗?
SUMMER
防晒,到底防什么
都说“防晒不狠,青春不稳”,你知道自己究竟在防什么吗?
防晒主要防的是紫外线。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能穿透皮肤角质层,进入表皮层和真皮层,激活皮肤组织中的黑色素,使皮肤变黑、晒伤,进而老化、长出皱纹。
实质上,紫外线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远不止于晒黑皮肤影响美观,它更是多种恶性疾病的罪魁祸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仅一年,由于“过度暴露于紫外线”就可导致120万例非黑瘤皮肤癌和32.5万例皮肤黑色素瘤。此外,全世界约有1800万人因白内障而失明,其中约10%的病例可能与暴露于紫外线辐射有关。
尽管紫外线危害严重,但我们是否需要全天360°无死角防护呢?答案是否定的。
衡量阳光中紫外线强弱的指标是紫外线指数,它反映的是一天中太阳处于空中最高点时,即通常出现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这4个小时内,紫外线的辐射强度。我国中央气象台根据紫外线指数的强度值,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并针对每个等级从最弱到最强依次给出了相应的防晒建议。
根据官方给出的防晒措施建议,当紫外线指数处于“最弱”的一级时,如果不是长期进行户外活动,一般不需要采取特别的防护措施。而当紫外线指数达到“中等”的三级时,则建议戴好遮阳帽并涂擦防晒霜以保护皮肤。若紫外线指数升至“很强”的五级,为了避免过度暴露于有害的紫外线辐射,就不建议在室外进行活动了。
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并不只由季节决定,还受到纬度、高度、云层覆盖、地面反射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即使在日照时间最长的夏至,如果南方地区阴雨连绵,紫外线强度也会变得非常弱。相反,在晴朗的冬日,尽管北方地区的光照时间较短,但由于缺乏云层的遮挡,紫外线强度仍然可能相对较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运动员等特定职业的人群外,大部分人并不会长期暴露在阳光直射下,因此实际上接收到的紫外线辐射量并不会那么多。
对于主要以室内活动为主的人来说,他们只有在通勤、遛弯等为数不多的时间里才会晒到太阳。如果一年四季都过度包裹自己,反而容易造成过度防晒的情况。
SUMMER
防晒,警惕过犹不及
知道吗?过度防晒会变矮的!
日本综艺《ザ!世界仰天ニュースで》有一期就介绍了一位女生,因为防晒过度导致身体缺钙,进而造成了压缩性骨折,使得自己不幸“缩水”——变矮了7厘米。
不是1厘米也不是2厘米,那可是7厘米啊!
近年来,多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过度防晒可能导致日晒不足,进而增加人体面临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维生素D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其缺失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加剧骨量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风险以及降低免疫力等。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通过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促使皮肤中的化学物质合成,这是主要途径;二是通过膳食摄入,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超80%青年女性缺乏维生素D
一般而言,血液中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浓度低于30mg/ml即被视为维生素D不足;低于20mg/ml表明存在维生素D缺乏;低于12mg/ml则属于严重缺乏。2017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国内高达86%的人群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情况,且城镇居民的患病率显著高于乡村居民。
单纯涂抹防晒霜通常不会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然而,如果长期采用100%隔绝紫外线的物理防晒方法,并且长时间处于室内等缺乏阳光直射的环境,就可能阻碍维生素D的正常合成。若不及时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补充,就容易引发维生素D缺乏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家长从小就给孩子实施严格的防晒措施,却未意识到长期维生素D不足可能使孩子面临患上佝偻病的风险,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SUMMER
过度防晒容易闷痘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防晒衣物设计得再轻薄舒适,甚至有些产品还标榜融入了玻尿酸等高科技成分,声称能带来额外的护肤效益,但在气温超过30度的环境下穿着,仍难以避免出汗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的汗液会随着空气流动自然蒸发,然而,如果衣物布料透气性不佳、排汗功能欠缺,就会阻碍这一过程,导致皮肤感觉闷热,局部温度上升。这种闷热环境特别容易在面部、脖子、腋下等散热较为困难的部位引发过敏反应、痱子或痘痘的生长。
再者,面罩等物理防晒用品,如果未能做到每日清洁,便会积累化妆品残留、灰尘以及汗液,这样的环境极易滋生细菌,从而增加面部出现痘痘、皮肤发炎等问题的风险。
SUMMER
过度防晒容易引发睡眠情绪问题
阳光确实会造成皮肤的光老化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
长期缺乏阳光的照射,会导致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量减少,进而影响到睡眠质量,使人更难以拥有好梦。实际上,阳光在调节人体的生物钟和昼夜节律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表明,适当地晒太阳可以有效地促进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这些神经递质对于维持我们的情绪稳定和保持愉悦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反,如果长期缺乏阳光的照射,可能会导致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下降,进而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因此,适度地享受阳光的沐浴,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SUMMER
防晒,正确打开姿势
记得我们小时候,穿着小背心在阳光下嬉戏奔跑,流一身汗后,回到家里吃一块凉凉的西瓜,那时候,我们的审美体系里还不知有“白”和“黑”,也不懂什么是“光老化”。但那时,每一次阳光下的奔跑,都带着风,很自由。
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会产生维生素D3,这一神奇的过程进而促使大脑分泌血清素,血清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能够带给人愉悦的饱腹感,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温馨拥抱。
正因如此,近来“公园20分钟”的休闲方式悄然流行,人们纷纷走出室内,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之下,赏花观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样的简单行动,确实能够一扫内心的阴霾,让心情变得明媚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美好和生动。
这个夏天,让我们以更健康的姿势拥抱阳光!
SUMMER
软防晒
正确使用软防晒产品,我们首先需要学会理解并识别SPF和PA这两个关键指标。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阳光直射、不涂抹任何防晒霜的情况下,皮肤开始晒红的时间是10分钟。那么,如果涂抹了SPF30的防晒霜,理论上皮肤晒红的时间将延长至原来的30倍,即300分钟。
此外,PA值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它表示防晒产品对于防止皮肤晒黑的能力,PA值越高,表示产品防止晒黑的效果越好,皮肤就越不容易晒黑。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软防晒产品时,充分了解并关注SPF和PA值,对于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至关重要。
防晒霜应当在出门前的15-30分钟内涂抹,这是为了确保防晒霜的有效成分能够在皮肤上充分展开并形成保护膜,从而达到最佳的防晒效果。
如果计划在户外长时间活动,由于汗水、摩擦或是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防晒霜的效果减弱,因此建议最好每2-3个小时重新补涂一次。这样可以确保防晒保护持续有效,减少皮肤因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下而受到的伤害。
记得,无论是初次涂抹还是补涂,都应保证防晒霜涂抹均匀,覆盖到所有暴露在外的皮肤部位。
SUMMER
硬防晒
在日常穿搭中,浅色防晒衣物因其易搭配性而广受欢迎。然而,若希望获得更佳的防晒效果,建议优先考虑深色系产品。深色衣物凭借其出色的吸光性能,能更有效地捕捉并阻挡紫外线。
对于太阳镜,建议选择灰色系镜片的款式,灰色镜片能够保持较为自然的色彩感知,同时有效减少眩光和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至于遮阳帽,最好选择带有抽绳设计的款式,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帽子更紧密地贴合头部,即使在风大的环境下也能确保遮阳效果,为头部和面部提供更全面的防晒措施。
SUMMER
安全拥抱阳光
早晨或傍晚时分,影子长度与身高相当或更长时,晒20-30分钟太阳,既能安全享受阳光,又能有效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对骨骼健康和提升免疫力也有作用。
出门前,先打开天气APP查看当天的紫外线强度预报。如果紫外线强度指数不超过2,那么在室外活动时,即使不采取特别的防晒措施,也是相对安全的。当然,对于皮肤特别敏感的人群,还是建议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
总之,合理利用阳光,既能享受自然的美好,又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炎炎夏日,酷热的太阳不仅会晒黑、晒伤我们的肌肤,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恶劣的皮肤病问题。同时,高温天气下,中暑和热射病等健康风险也显著增加。对于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而言,更需格外注意。
我们不仅要采取充分的防范措施,尽量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还要未雨绸缪,为自己和家人准备好必要的医疗保障,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健康挑战。
参考文章:
《防晒真的会导致缺钙吗?医生说出了真相》2024年4月22日,生命时报
《从头裹到脚,疯狂“过度防晒”是智商税吗?》2024年5月16日,新华日报健康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