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的袁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跨媒体艺术家。她既是作家、诗人、编剧又是影视制片人。2018年,在一场重病之后,她开始画画。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她创作出了一个丰沛多元但无法归类的艺术世界,尽管她之前从没有经历过这个行业的专业培训。确实,袁梅完全属于自学成才。她最近在北京圣之画廊或成都静草画室的个展都被置于她称之为的“流”的标志之下,即创造性和自发性的、在没有任何控制或标准的情况下所表达的简单而充盈的快乐和稚趣。面对其宽大纯净的画布,以及明亮绚丽的色彩,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想到一种可叫做“艺术童年”的状态。袁梅似乎想通过创造来重新发现,并提醒我们,是我们小时候的那种天生的发明和创造能力才能够让我们在一种无限觉醒中感受到奇迹。那个时候,我们在没有任何规则或左顾右盼之权衡的情况下形成自己想创造的图像,而唯一的乐趣则是看到它们跃然纸上。然后(长大后)才是学习、面对关于技术、大师的经验和知识、审美品味的意识、公众的目光还有艺术史等等。最重要的是,袁梅一直试图将自己置于最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之上,即一种稚真的状态;正如安德烈·布利东(André Breton)所描述的那样 — 它保持的依然是一种“遗失了的美丽的秘密”。当然,这种对“稚童类天才”的迷恋并不新鲜;我们很清楚现代艺术的论述在多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原始而纯粹的自我的追求。让我们回顾毕加索在1945年对他的朋友布拉萨伊(Brassaï)所说的那句话:“当我像他们这个年龄时,我画得像拉斐尔;但我则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才学会了像他们一样画画”。我们也可以来看看奥古斯特·马克(August Macke)在《蓝骑士年鉴》中的感叹:“直接从神秘感中创造的孩子们是否比模仿希腊创作形式的人更有创造力?”从康定斯基到杜布费(Dubuffet),他们都曾经非常乐于收集和展出儿童们的绘画;从保罗·克利到高更,也都曾经伤感地妥善保存 « 好木马 », « 童年的达达 »。由此可见,历史上有许多艺术家都对童年作品中强烈的诚意所吸引。正如皮埃尔·吉奥杰勒(Pierre Georgel)所写的那样,反映了“原始状态下的图像冲动”;他提出,敏感和本能是最真实的形式,而其中那迷人的“笨拙”则具有诗歌般的排列组合。与袁梅这样的艺术家一比对,简直不谋而合;她的直觉性创作,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在没有收到任何抑制之前似乎就已经部署好了一种能量。首先,她选择了纯净明亮的色彩,无需“用心”,因为它们只是为了吸引眼睛而吸引眼睛。然后,通过所用技术的异质性,将材料和纹理交织在一起。唯一的目的便是探索和发明令人惊讶的形状之乐趣。例如,我们所看到她的 « 烟城的烟 »中的雾,由织物上的刺绣、精灵舞蹈般的丙烯和拼贴画,或时间盲盒般的奇怪的布质雕刻……确实,这一切就好像袁梅在邀请我们进入一个幼稚的想象力的核心,在她梦幻般的风景中,充满了鲜花、动物和童话人物,一切诞生于一个个故事。它们似乎在其制作动画电影和为年轻观众创作的戏剧中早已脱颖而出,所以这一切可能也并非是一种巧合。在创作中,袁梅常常喜欢以自由和调皮的方式重新诠释和重温最具象征性的中国传统艺术。因此,当我们穿过她的《面孔》系列中戏剧化的面具;《老梅的影子》中被召唤的祖传的刺绣技术;清代风格的肖像与旧日生物样式的标本,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所有这些还不能完全涵盖动植物的装饰绘画风格,或对乾隆统治时期流行的“繁花”美学的延伸,以及对巴洛克风格彩色的引用;因为接着,袁梅似乎又“收集”了尽可能多的珍贵的埃皮纳尔(Epinal)图像(也许袁梅本人并不知道法国的这种约定俗成的儿童图画的应用),因为它们让人想起童年,或者更确切地说,童年的印象,这些印象是不可磨灭的。使用尚普夫勒利(Champfleury)公式的图像简直“比黑暗房间里的光更深”,就像“波德莱尔的孩子总是喝醉”,一旦看到“一切新事物”,便不可抑制地吸收和着迷于各种颜色。袁梅这样的艺术家并是这样一直在试图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可以直言不讳的。如此看来,最经典的艺术形式从来就没有失去过任何辉煌的叙述。毫无疑问,正是通过这些类似埃皮纳尔的图像,人类才得以塑造出了自己对“美”的第一印象。 籍此,袁梅的绘画主题最终被极端简化,以此对应它们背后巨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一个符号似乎终将会以一种惊奇的方式卷土重来,一个又一个画布,如置于悬崖的险境或突如其来的密码。恰如蓝鸟,这个众所周知的神话起源,从阿塔尔·德·尼沙普尔(Attar de Nishapur)的 « 鸟们的会晤 » 到奥努瓦夫人(Mme d’Aulnoy)的同名神话故事。在艺术中,它们被无数次地作为象征性符号引用 — 克诺索斯(Cnossos)、庞贝(Pompéi)和古埃及的壁画中,还有圆山应举(Maruyama Ôkyo)、毕加索和夏加尔的绘画里。蓝鸟作为一种神秘的生物,代表着精神的升华,唤醒了敏锐,感性和繁殖力。它其实更早一些时候是出现在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国传说中的。有一天,一位公主得到了一个装着一只蓝鸟的笼子,但这只蓝鸟一直顽固地坚持着沉默不语,因为这些鸟平时总是习惯于成双成对的唱歌。公主于是在笼子前放了一面镜子,鸟儿于是被困在了它的镜影中,听到了它自己的歌声:一首忧郁的歌曲,强烈地表达了它被监禁的痛苦和它对自由的渴望。这只鸟唱了整整四天,直到最终死去。袁梅的艺术创作实践有点像蓝鸟的歌声;她那些童年的、纯真的和自我迸发的风格都是非常值得庆贺,保留和珍惜的。面对她的作品,伴以阿波利奈尔的一首诗句或许最为完美和恰当不过的了:“鸟儿们手舞足蹈地歌唱”。格里高利 · 居安努-达蒙斯 2023年11月26日写于巴黎索邦大学 相关链接请点击➡️梅的英雄主义 梅开三度l‘héroisme selon MEiPremière exposition Personnelle de YUAN Mei à Paris . Organisations / 主办方Unions des Artistes d'Asie en France法国亚洲艺术家联合会Espace des femmes - Antoinette Fouque 法国女性主义联盟艺廊空间 学术主持人 / commissaire scientifique格里高利·居安诺-达蒙斯(Gregory Jouanneau-Damance)策展人/commissaire d'exposition 何宇红 Yuhong He 开幕酒会 / Vernissage Le mercredi 10 janvier 2024à partir de 19:002024年01月10日19:00Adresse /地址35 rue Jacob 75006ESPACE DES FEMMES-Antoinette FouqueExposition/展览日期Du 10 au 03 fevrier 2024Du mardi au samedi de 14:00 à 19:002024年01月10日至02月03日周二至周日 14:00-19:00Contact/联系Union des Artistes d'Asie en Franceuaaf@outlook.comwww.uaafparis.co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家简介袁梅,作家、画家、编剧,制片人兼影视投资人。著有《摩梭人》、《风车城堡》、《个人问题》、《好想好想谈恋爱》、《再高的云彩也有一把梯子》、《聪明的妈妈像傻瓜》、《女子演化论》等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投资制作出品的电影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石的孩子》、《黄金时代》《第三个人》等,电视剧《德龄公主》、《奇妙女孩》等,同时投资制作了《神秘世界历险记》(4部)、《疯了桂宝》、《金龟子》、《快乐东西》(7季)等系列动画电影和动画剧集,其作品多次赢得国际国内各种大奖。2018年开始习画,2020年10月在北京圣之画廊举行首场个人作品展,有近二十件作品为国内外藏家收藏;2023年10月和2024年1月将分别在成都和巴黎进行个人作品展。 * * * 学术主持人简介 格利高里· 居阿努-达曼斯(Grégory Jouanneau-Damance),法国索邦大学法国文学硕士,艺术史学博士。现为巴黎索邦大学北校区文学史及艺术史学教授,出版编辑专业学士院副主任。撰写了多篇关于“自动主义”和“本能创造”概念的著作,出版《文本与艺术的遗传学》(巴黎八大出版社),《世界观和自我体验》(莫斯科国立人文大学)《保罗·高更和雌雄同体的神话》,《神秘传统十字路口的非正式艺术》等十多篇专业论文,指导负责编辑主题为《神秘的阐述和创作过程的理论》一书;格里高利参与了诸多国际文学及艺术讲座和交流活动,以生动而深入浅出的文风,以及精确,尖锐和触类旁通的演讲风格而见长。文字被翻译成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中文等语种。 * * * 策展人简介 何宇红,法国亚洲艺术家联合会UAAF创始人。旅法华裔作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资深媒体人,全法记者协会会员,法国独立民主联盟UDI成员以及国际女性运动的倡导者。组织策划过数十场国际大中型艺术展览、拍卖会等项目,撰写出版有长中短篇小说《请不要去教堂寻找上帝》、《乘着空空的帆船去流浪》、《夜眼》、《自杀者》等;音乐剧剧本《石头的家书》,艺术评论《将艺术镶嵌在生命的总背景之中》、《当代艺术的峰回路转》、《基弗:废墟神话的缔造者》,《马塞尔杜尚奖及其文化反思》以及世界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三十余篇访谈传记等等。中法译作《时间美人之歌》。作品及言论见诸于国际各种专业文学艺术杂志、网站及媒体诸如雅昌艺术、凤凰艺术、凤凰卫视、画刊、RFI(法广)、TV5(法国电视五台)、芙蓉、人民网、新华日报等等,文字除中文之外,已被翻译成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