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好
大家再也不愁吃喝了
吃得也越来越好了
然而
最近几年胃癌的发生率却越来越多了
还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据《北京日报》环球网报道,小丽是湖北武汉人,跟随父母在杭州定居。一向爱美食的她,最近没胃口还出现了上腹胀、不舒服,在家附近的一家医院就诊后,吃了护胃药没有好转,小丽家长经多方打探,赶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经过相关检查后,小丽被确诊为胃癌。医生说,这是因为她平时爱吃烧烤,每周要吃三五顿。手术后,即使挽救了小丽的生命,但是也切掉了2/3的胃,对她今后的生活有不小的影响。
专家说,不良的饮食习惯跟胃癌有很大的关系,经常发生在当代年轻群体中。有些年轻人很喜欢吃烧烤,还有些人喜欢吃腌制食物,这类食物中有较高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另外,吸烟的人胃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
胃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进展期胃癌典型的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黑便等症状。但患癌年龄整体提前了,早筛早查是预防并提早发现胃癌的重要手段。胃镜检查仍是诊断胃部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最可靠的检查手段。大家千万不要等到出现所谓的“报警信号”再来做胃镜检查。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我国尚未推行大规模人群胃癌筛查计划,暂时将筛查目标针对“高危人群”。胃癌的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参照《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确定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 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现在胃镜除了常规检查的电子胃镜外,还有放大胃镜、染色胃镜、共聚焦胃镜、超声胃镜等,能更多元化地帮助发现早期病灶。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目前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的胃癌发生居世界最高,而我国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比南方和西南方发病率高。
喜欢进食腌咸制品、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均可能造成胃癌发生。
部分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类、真菌类等致癌物质,如果长期食用将大大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
另外,如果长期进食水果太少也会导致胃癌,每天吃水果少于100g的人,比每天进食多于100g的人胃癌发病率至少要高2倍。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已被证实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幽门螺杆菌可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以及亚硝胺而导致胃癌的发生。
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的几率并不高,但是比没有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的几率要高3~6倍。
家族中有胃癌患者的人患胃癌的风险较高,临床中约10%的胃癌患者具有遗传倾向或家族聚集性。
因此,如果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癌筛查,可1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以及胃淋巴瘤等胃部疾病,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吸烟者胃癌发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要高50%,烟草中所含有的尼古丁和有害烟雾,如苯并芘、二甲基亚硝胺等物质可直接刺激胃部,诱发癌变。
大量饮酒易损伤胃粘膜,造成胃炎、胃溃疡,而且酒精还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导致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控功能下降。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被它感染了,必须根除,不可大意!除掉它,可减轻胃部炎症、胃萎缩情况有好转的可能;阻断低级别胃上皮内瘤变进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胃癌。
长期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生活要尽量做到“四多三少”。
四多
■ 食物多样,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平衡。
■ 多吃新鲜肉类,尤其是鸡鸭鱼虾肉类,少吃加工肉制品
■ 保持健康体重,多运动
■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三少
■ 少吃食用腌制的食物
■ 少吃烧烤、熏制食品
■ 戒烟、戒酒
如果发现了癌前病变,可以服用叶酸、抗氧化维生素。叶酸、抗氧化维生素具有延缓萎缩性胃炎进程的作用,胃黏膜保护剂可改善胃黏膜屏障,促进糜烂愈合。
但具体情况还是要遵循医生的意见。
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特别是对于胃癌高危人群,应更加关注自身胃部健康。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胃部的异常变化,如息肉、溃疡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胃癌,听着可怕,蛋其实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日常习惯来预防和早期发现的。定期体检非常重要,特别是如果你有家族病史或者年龄在40岁以上。记住,早期发现胃癌,治愈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来源:科普中国、人民网科普、潮新闻、健康时报、腾讯医典
图源:包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