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规划建设对产业创新发展、吸引创新人才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新加坡面向未来制造产业提出的“综合产业社区”理念,构建起产业、人才、配套、基础设施等生态体系,并总结了其在规划理念、创新技术、规划管控上对创新产业社区规划的经验与启示,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区以及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01
成功的崛起
“裕廊模式”下的园区经济腾飞
新加坡作为国土面积仅735平方公里的城市国家,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其通过整合私人土地,在短短四十多年实现快速工业化与持续发展,跻身发达国家和世界城市行列。新加坡特殊的土地政策与产业空间组织催生了特有的“园区建设”模式,可概括为四个时期。
新加坡产业园区建设时期及其特征
图源:根据裕廊集团访谈及其网站信息整理
新加坡成功的园区经济离不开独特的“裕廊模式”。裕廊集团前身是1968年设立的法定机构裕廊镇管理局,先后开发了裕廊工业区、纬壹科技城、大士生物医药园以及本文所介绍的裕廊创新区等知名园区。其主要特点有:
具有法定地位的园区运营商
隶属于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MTI),裕廊集团既有法定机构职能,也有高度市场化的业务,建设各发展阶段里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
国家部委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
新加坡贸工部制定了《产业转型地图》(ITMs),并由社会各界组成的未来经济委员会(FEC)负责实施,提出包括市场、人才、创新、科技、产业转型等策略,裕廊创新区是先进制造与贸易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
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
同时,新加坡推出科技创新计划,为相关创新研究提供250亿新币支持,形成完善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体系。
02
再工业化的思考
制造业2030计划
近年来,新加坡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增速逐渐放缓,甚至出现工业增加值比重下滑的“去工业化”现象,引起政府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将制造业占GDP比重控制在25%,到后来的“工业21”发展计划,2010年新加坡国家经济战略委员会再次强调这一比重。2021年,新加坡提出“制造业2030”计划,强调先进制造业是其成功的关键,计划到2030年前将制造业增速提高至50%。
新加坡历年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表
数据来源:新加坡统计局
面对智能化、数字化浪潮,裕廊创新区应运而生。裕廊创新区作为裕廊集团(JTC)打造的面向工业4.0的未来产业园,在规划过程中引入综合产业社区规划理念,提出打造“社区中的创新中心”,统筹考虑产业、人才、配套与基础设施生态,旨在打造以人才为中心的综合产业社区。
03
综合产业社区理念
面向未来的裕廊创新区
裕廊创新区的开发建设提出探索“综合产业社区”规划理念,通过产业生态、人才生态、配套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构建综合产业社区生态系统,打造高密度、以人为本、充满活力和可持续的复合城市空间。
图源:翻译自裕廊创新区官方网站
促进多元主体间的创新交流
一方面,吸引跨国公司(博世、西门子)作为产业引擎;另一方面,打造“亲商”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工业互联办公室 Industry Connect Office,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所SIMTech创新工厂),聚集国有企业、技术支持公司、中小企业集群、初创企业等不同规模与职能的主体,形成产业集群,同时,通过RIE2025计划设立专项基金,扶持战略性初创企业,支持校企合作,扩大公共研究机构的技术转移等。通过提供投资平台、概念验证、行业论坛等服务,搭建起上下游创新交流的社区化产业生态。
综合产业社区产业生态构成
图源:自绘
从本地到全球化的人才供给
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每年培养数万科学、技术、商业等领域人才;园区高校(南洋理工大学)与企业的定向合作计划助力高端人才的精准供给;新加坡的海外人才政策还能吸引全亚洲多元化、高学历、经验丰富的人才;由多方合作组建的先进制造培训学院(AMTA)等机构能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提供技术支持及指导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综合产业社区人才生态构成
图源:自绘
工作、生活、娱乐融合的复合空间
学习孵化空间上,则布局了专业研究机构、大学校区、职业教育机构、孵化器等,支持企业提升学习与创新研究。
武林广场、清洁科技园三期、企业启动区
图源:裕廊创新区官方网站
综合产业社区配套生态构成
图源:自绘
融合绿色科技的创新实验场
裕廊创新区公园及空中走廊规划图
图源:裕廊创新区官方网站
综合产业社区基础设施生态构成
图源:自绘
有效传导与灵活落地相结合
在园区规划方面,隶属于国家发展部(MND)的市区重建局(URA)虽然作为城市规划法定机构,赋予了裕廊创新区等重要园区一定的灵活性,在与总体规划衔接的基础上,将详细规划的批复管理权交由负责园区开发运营的裕廊集团,使得土地指标能够灵活匹配实际需求。
裕廊创新区规划规划建设模式示意
图源:自绘
04
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裕廊创新区所运用的“综合产业社区理念”在产城融合的基础上,针对先进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形成了独特的“社区”生态系统。随着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推进,各市坚持“制造业当家”,更加重视创新密集型产业的培育。结合“综合产业社区理念”,本文对大湾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综合产业社区模式
图源:自绘
在发展理念上,应重视产业与人才的社区化特征,并结合产业、人才、配套及基础设施生态要素,构建能够满足创新产业与创新人才需求的社区化空间,重视平台建设与社区氛围营造,构建利于创新的产业社区生态。
在园区建设上,应通过打造丰富的配套与基础设施等生态以吸引各类人才,构建丰富的人才生态;同时,鼓励绿色创新科技在园区的试验应用,弱化园区空间边界,打造生态化、高品质、有竞争力的公共场景空间,加强园区认同感与归属感,园企共建美好园区。
在实施建设上,应合理调整规划管控灵活性,评估详细规划各阶段管控标准,切实结合实际发展需求探索更为灵活的规划编制方法,形成服务型、企业友好型的创新园区发展机制。
供稿|城市更新所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文图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