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对比就是暴力,就是分裂。

文摘   2024-10-25 09:11   美国  

夕阳老师的原始音频请点击以下 黑色三角形播放按钮:

《楞严经》安排得很好,第三个人他(优波离)既不是通过无相定,也不是通过有相定,他纯粹通过戒律来达到圆通。

这又是一个方法。他不通过有相定,不通过无相定,他只通过戒律,以使你的身体纯粹的干净,纯粹的“不逾矩”——这是孔子讲的。你的身体在戒律当中,不会再逾越这个界线,身得自在,身体完全纯净了。

接着你开始净化你的心,你的心有各种各样的杂念,各种各样的污染,各种各样的糟糕的想法、负面的想法。你得一一地净化它,纯粹地以戒的方式来净化,然后心也变得纯粹了。他变得像一个婴儿一样,他变得像一个孩子一样,那么的干净,身心如此的干净。

这点几乎常人也很难达到。一个人很难通过戒律达到如此的身心纯粹。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够达到身心纯粹的话,你的身心会在某一个片刻,变得透明、变得通透。

当身心透明的时候,它就被放下了。这也就是庄子讲的,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了。你的身心不再吸引你,它如此纯净,如此干净,以至于干净到你把它给忘了,你几乎把它给忘了。你一旦把它给忘了,你的意识就回到了源头,就回到了那个无限当中、浩瀚当中。所以优波离以持戒身心,而得圆通。

有一类人是适合这样的,不多,但是里面会有一个偏差。如果你真的能够超越“身”,让“身”永远遵守戒律还不难,但是心很难超越。有很多人持戒持戒持到后来就变得很顽固不化。他走向了极端,他走向了纯粹的形式主义。他不知道那个戒律在他的心里其实也是一个概念、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本身也要被超越,也要被戒掉。但他无法戒掉这个最终的念头,这个戒律的念头。

戒律的最高境界是无戒,没有戒,连持戒的心都被超越掉。但这点很难做到。人们总是被有形的戒律框住,最后变得越来越执着,然后变得越来越谴责。他变得非但谴责自己,也开始谴责他人。

一个善于持戒的人,你会发现他非常有谴责性。因为他在吃素,他不吃肉,他说这是戒律。他绝对不吃肉,绝对不杀生。然后他看见别人吃肉,他的眼神里都透露着某种蔑视的感觉,某种轻蔑的感觉。好像别人突然间就比他低了一等,他是高贵的,他是纯洁的,而别人是肮脏的。

这样的持戒属于持身戒而没有持心戒,他的心充满了暴力,他的心对他人充满了暴力。当你吃素的时候,你没有权利要求别人也吃素,对不对?当你吃素的时候,你从心里都没有权利来蔑视别人的行为。他产生了一个对比,你以你的行为来对比他人的行为,这种对比就是暴力,就是分裂。

所以它不是一个戒律的问题,它是纯真的问题。你的心是否纯真?一个心纯真的人,即使身犯戒,他也没有犯戒。 真正的戒律是要用在心上的,而不是用在身体上。这个修法对于现代人来说真是非常非常困难,它意味着你必须要回到童真,变得那么的纯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好佛,号香山居士。仰慕鸟窠禅师,有一次,他去见鸟窠禅师。禅师住在树上,枝叶繁茂,盘屈如盖。

白 曰:“禅师住处甚危险。” 师曰:“太守危险尤甚!”

白 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 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

又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 曰:“三岁孩儿也解 恁么道。” 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作礼而退。

“薪火相交,识性不停” 才是真正的危险!你的各种善恶的思想在主导你的行为,你能超然之上,成为旁观者,不受思想左右吗?这就是心戒。一个心戒的人,自然善恶尽打却,菩提性宛然了。

摘录于《楞严今释》011,夕阳老师著
🌿🌿🌿🌿🌿🌿🌿🌿🌿🌿🌿🌿

文章由小编整理自 意识内化网站 https://yishineihua.com/ 


以下是 夕阳老师本人 的赞赏账号。

想赞赏的同学点击【喜欢作者】按钮即可。

大智发于心
分享 夕阳老师的讲座,整理自意识内化网站。抖号也是“大智发于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