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拉大车,满眼“世界首演” | 争鸣

教育   2024-11-02 15:04   北京  


文 | 溪楠


日前,在某节音乐学专业课上,授课教师提及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现象:某位不知名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在一所院校的音乐厅内公开演出,不知是作曲家抑或创作团队的操作,节目单的曲目信息上赫然写着“世界首演”。老师不禁发问:那我们从事音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学者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投稿之后在期刊公开发表,是不是还要在目录中的标题后备注“世界首发”?现场同学听完呵呵一乐,权且当作一个谈资。


原以为授课教师说的这种现象只是个例,未承想几天之后接连不断看到国内外作曲家新创作的音乐作品举行“世界首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笔者在搜索引擎同时输入“作曲家”和“世界首演”两个关键词,得到的信息显示,不少国内外作曲家和创作团队确实在节目单或新闻宣传报道时使用过“世界首演”这一用语。其中既有蜚声海内外、已被广大听众熟知的知名作曲家,也有正在创作道路上奔驰、近年来在专业作曲比赛中屡获奖项的中青年作曲家,甚至还有一些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音乐创作者。将检索范围进行扩大,发现各类音乐体裁如交响曲、交响诗、音乐剧、歌剧、歌曲等,都有“举行世界首演”的新闻报道。


笔者又在中国知网“主题”栏输入“世界首演”为关键词,检索到的记录不到80篇,其中明确在文章标题中使用“世界首演”的报刊——《歌剧》7篇,《人民音乐》5篇,《文汇报》3篇,《音乐爱好者》《乐器》《舞蹈》各2篇,《音乐探索》1篇。不同于主流媒体和艺术类自媒体铺天盖地“世界首演”的宣传报道,期刊对“世界首演”的使用还是相对严谨的。


相声演员郭德纲和于谦曾在一段作品里谈到自己即将举行“全球巡演”,他调侃说既然是“全球巡演”,那就真得全球巡演——打从某某公交车站开始,这里一站、那里一站,一站都不能落下,那才叫真正的“全球巡演”。虽说都知道郭德纲是在插科打诨,用以博观众一笑,但还是可以一窥他对“全球巡演”这一宣传用语的覆盖面和广泛性有所考虑。


记得不少文艺名家都在研讨会或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当今文艺宣传“浮夸风”的问题:新创作的文艺作品还没有经过长时期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就在宣传材料中被称作“经典之作”;一些没有诸多代表作或被艺术受众广泛认可的文艺工作者为抬高身价,在个人简介中自封“著名xx家”。不由得联想到日前多家媒体报道的95后研究员赵某某(拥有4个博士学位、2段博士后经历、22项社会兼职)的学历争议事件,或许同样可以给音乐从业者带来一些启发。

笔者以为,广大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艺术家,始终应心怀对音乐受众的敬意,对音乐历史的敬畏,对音乐艺术的敬重,踏踏实实从事音乐创作和艺术实践活动。


音乐作品及其演出成功与否,最终还是由广大音乐受众来检验。虽然中外音乐史上不乏恪守“为艺术而艺术”或“自律论”的知名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但大多数音乐作品创作产生的最终目的仍是为受众所接受,否则就是孤芳自赏,尤其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理念渐趋深入人心的当下。


在中外历史上,曾经诞生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虽然历经岁月磨砺洗礼,仍有一部分在当今依旧被音乐受众和音乐研究者奉为名作和经典。当代作曲家及其创作团队要逐渐养成一种历史思维,保持对音乐发展史的敬畏,合理评估自身创作的音乐作品,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


音乐,作为人类创造产生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对于大众的日常生活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调节和疏导听众的情绪,一方面也可以陶冶和启迪受众的情操与思想。因此,音乐从业者要坚持对音乐艺术作品本身的敬重,不能完全把音乐作为夸大宣传、抬高身价的工具,要保持音乐艺术的独立性和相对纯粹。


用好宣传这把良方,用来提升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本来无可厚非,广大音乐创作者和接受者都能理解和接受。但是,“世界首演”这一宣传用语阵势颇大,并不是任何年龄阶段和资历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都可以适用。否则,就真有点小马拉大车的味道了。



- THE END - 

↓ 点击图片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欢迎扫码管理员微信
↓ 加入音乐周报乐迷群 

 热门文章精选 


《音乐周报》2024.10.30目录


她用合唱浇筑歌剧的地基 | 人物


中国团队获11个金奖冠军,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新西兰落幕


两位中国青年小号演奏家折桂国际小号大奖


当一个合唱指挥成为“网红”


弦乐参加乐团招考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中国需要更多“贵阳交响乐团”


失传半个世纪,徐悲鸿之女、钢琴家徐芳芳发现并首演江文也的《徐悲鸿的彩墨画》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音乐周报
有音乐的地方,就有《音乐周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