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儿童”的课堂观察记录

文摘   2024-12-14 21:39   河南  



对“特殊儿童”的课堂观察记录

 

写在前面:本次作业,要求坐在学生身边观察课,呈现自己的观察过程,深度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力争表达对学生与学习的新发现和新理解。在我们这所比较偏僻的农村小学,除非是学校组织听课的时候,本校教师才愿意你去人家的课堂听课。无奈,我只好跟我搭班的语文老师求助,希望能在她的课堂上观察我们班新转来的“问题儿童”,以此寻求更好的方法帮助这个孩子。并且再三跟她强调,这个不算听课,就算我跟她一起帮助本班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一个“尝试”,她才同意。如此,就有了以下的观察记录。

观察设计

“小犟”是我第三次作业书写的那个刚转来没多久的孩子。所有的科任老师都反馈这个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固执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趴在桌子上休息或者钻到抽屉里,上课经常左右晃动,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不顾班级纪律的随意发生等不良学习行为。本次观察我就以这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作为观察对象。

我作为观察者,我在上课前三分钟的时候进到教室,为了更客观地观察他,我特意坐在他的斜对角,这样可以更清楚的观察到这个孩子上课的举动,更细致地捕捉他的课堂表现。观察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他的注意力集中情况、课堂参与度、学习习惯以及他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希望通过此次观察,能够发现这个孩子学习中的难点与亮点,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他改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观察行为

 

1.观察初期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语文老师进入教室,喊过“上课”以后,其他同学快速起立问好,小犟歪着身子慢慢起立问好。在老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的时候,他读过一两句之后就开始把书放平,趴在桌子上看课文,并没有张开嘴阅读。但可以看出他在默读,并且能够逐步沉浸在课文阅读之中。但在他自己默读完以后,我注意到他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他的眼睛时常会游离出课本,望向窗外或同桌的文具。他的手脚也不时地动着,仿佛总有一股力量在驱使他无法安静地坐着。在瞟到我看他时,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但很快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2.课堂进行中

在教师进行课文讲解时,小犟的注意力有所集中,但他的眼神中仍然透露出些许迷茫。他时而低头看课本,时而抬头望向教师,但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当教师提问时,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被点名回答,也会先问一句“老师你说的啥呀?”在同学们闷笑的时候他会做鬼脸。语文老师再次重复问题后,这个孩子也能比较精准地回答出正确答案。

在小组讨论环节,这个孩子的参与度有所提高。他会趴在小组成员身上听小组成员进行简单的交流,被同伴扒拉下来后又趴在桌子上听。可以看出小伙伴不太喜欢跟他交流,他想融入交流却不知道该如何跟同伴沟通。他的眼神中偶尔会闪烁着对某个话题的兴趣,但很快又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在小组讨论结束后,他无法准确概括出小组的讨论结果,这表明他在参与讨论时并没有完全投入,也或者他并没有能力将他人的话语进行言语组织的能力。

3.观察后期

语文课程过半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再次分散。他开始摆弄自己的文具,想与同桌进行交谈。在老师眼神提醒他注意课堂纪律时,他显得有些尴尬,但很快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然而,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老师请孩子们说自己学完这篇文章的感受的时候,这个孩子的回答相当精妙且与众不同,在语文老师当场表扬他的回答很精彩的是时候,他以一种洋洋得意的神态在自己的座位上摇头晃脑。当教师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时,他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他认真听取教师的总结,并仔细记录下作业要求,这表明他对于学习任务还是有一定的重视程度的。

 

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改变

通过此次观察,我发现小犟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以下问题:

1. 注意力分散:他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他的眼神和手脚总是不由自主地动着,这表明他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2.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中,小犟的参与度较低,这表明他缺乏自信和主动性。

3. 学习习惯不良:小犟在课堂上经常摆弄文具或与同桌交谈,这表明他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意识。

然而,在观察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小犟的一些闪光点:

1. 对学习任务有重视:尽管小杰在课堂上经常分心,但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他能够认真听取教师的总结并仔细记录下作业要求,这表明他对于学习任务还是有一定的重视程度的。

2.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够集中精力对待,虽然缺乏持久性。

3. 有改变意愿:当老师提醒他注意课堂纪律时,虽然显得有些尴尬,但并没有表现出反感和抵触情绪,这表明他对于自己的不足有一定的认识,并愿意做出改变。

 陈大伟老师在他的公众号里写到:观课议课致力推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教学方式变革。其主要策略是:观课时,把关注重点和焦点要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教、发现应该如何教,可以如何教,这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思考教;议课时,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故事和现象,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和依据,这是以学讨论教;通过观课议课,促进参与者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以及其中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因学施教,因材施教。观察研究学生的学意味着要坐在学生身边,眼睛要放在学生身上。

如果是之前,我更多的是抱怨——自己怎么摊上了这么个费气的孩子?眼里只看到他的不足和缺点,总想着要狠狠整治他才好。现在有了心平气和“观察”的任务,又发现了孩子之前看不到的“优点”。也让我再一次重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了。

对学生与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在课堂观察结束后,我跟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交流。我们在沟通了这个孩子的课堂表现之后,对学生与学习有了如下的认识和理解:

我跟语文老师都有一个感觉,带这个孩子太累了。他一个人就耗费了我们大半的精力。但是我们也感受到这个孩子也渴望改变,渴望追求进步,但自我管理能力太差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行为习惯。对于像小犟这样多动、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我们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小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分心和不自信可能源于他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对于像小犟这样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我们需要通过训练和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可以通过设置小目标、给予奖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同时,结合对孩子家庭状况的了解,小犟的学习问题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解决,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此次观察,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杰的学习行为和特点,也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最后,要感谢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指导,让我以更客观、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也感谢这个之前经常气得我暴躁的“小犟驴”,让我的专业成长又有了目标和方向。

2024年11月30日星期六


恰在当下
读书、教育、见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