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打人了,我就跟他做好朋友了

育儿   2022-06-28 18:46   中国香港  
“曹三,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就发生在一个小学里。”听说是小学生的故事,跑在我前面的曹三立刻收起脚步,支起了耳朵。

“有一天同学们都在吃午饭,一个男孩和同学闹了点矛盾,就说同学是猪。”曹三和我并排走着,脸上露出关切的表情。

“同学就去告了老师。结果,老师来了之后,男孩说,他没有这样叫过同学。”

听到这里,曹三说:“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女同学 X 踢我,我告诉她这样做不对,但她不听,我就去告了老师。X 也说,她没有踢我。”

“那老师怎么说?”

“老师说:'我看见你踢了。'然后就批评了她。”

“要是老师没看见,男孩和同学各执一词,该怎么办呢?”

这个故事,是一位朋友转述给我的、发生在她朋友小孩的校园里。当时我正在为「十分之一」准备第一期的内容,很喜欢这个非常细小、却十分常见的校园问题。我想了一个主意,请不同的人来代入故事,一起讨论发生在少年们身上的这件小事。曹三便成了我的第一个试验者。这其中也掺杂着一个妈妈的好奇心,就像你听说了别人的 MBTI 之后总会忍不住去测一下自己的一样。

🐷
“老师没看见的话,别的同学看见了吗?”

“如果你是别的同学,你会怎么做呢?”

“我会告诉老师事实是什么。”

“你猜他们的同学是怎么说的?有两个男孩的同学,向老师作证,男孩没有喊过猪。”

“为什么?”

“因为男孩一直拜托他们,请他们帮忙。如果是你,你会帮这个忙吗?”

“当然不会。我们要讲事实呀。”

“你想,现在是 S(曹三在学校里最好的朋友)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他求你帮忙,你也不帮吗?”

“那也不会。”曹三想了想,补充道,“有一次,数学老师让我和 S 出去罚站。下课之后,老师来问我们,我说了实话,S 故意编了一个理由,我们当时都指着对方说:‘你瞎说’。”


什么?罚站?什么时候被罚站了?为什么被罚站了?怎么从来没听曹三提起过?一连串的疑问涌现,但顾不上这条故事的支线了,我只能接着问:“那你生气吗?明明是你说了实话,他说了假话,他却指责你瞎说。”

“我不生气。”曹三仍然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为什么?”

“我只是觉得他很无聊。”

“这是什么意思?”

“不讲出事实,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我觉得这样做很无聊,所以我就不跟他说话了,我自己走了。”

“无聊”,原来曹三会这样想。在小孩的世界里,还不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还没有对与错之间的灰色地带,但就是这样一种简单,却更容易化解复杂的局面。有一些行为,不论动机如何,都是无聊的;对于无聊,我们大可以置之不理。

👬
“那他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你还跟他做朋友吗?”

“做啊。他以后不再这样就可以了呀。”

“你知道吗?那个帮男孩作证的小女孩,其实并不在现场,是男孩找了她好多次,她没办法就答应了。后来她就去跟老师说了实情。结果你猜小男孩怎么说,他说他根本没有去找女孩,是女孩自己主动要帮他作证的。”

“那女孩一定很生气吧。”

“如果是你,你会生气吗?”

“如果是我,我就不跟他做朋友了。除非他承认了错误,改正了。”

“改正了又可以做朋友啦?”

“对啊。那当然了。我们班 W(另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以前经常打人,后来他不打人了,我就跟他做好朋友了,他背古诗还挺厉害的。”

让我忍俊不禁的是,不管回答什么问题,曹三都能立刻举出一个真实的例子来。(她以后一定很适合给人讲课。)正是因为这些例子,我意识到曹三不是在随随便便回答我的问题,也不是随随便便看待生活里发生的事情。

一件事情的对错,不能完全地评判一个人的好坏。在不好的背后,可以看到一个人好的一面。

后来和一位青少年心理辅导老师聊天,老师说,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曹三正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年龄阶段,即服从权威。也就是说,她现有的价值观是遵从家长的,是在家长约束下,而非自主地去采取这些观点。

然而,要接纳这样的价值观对一个小孩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它要求你并不停留在表面的、单点的是非,而是相信事物有另一面,相信事物会发生变化。尽管她现在理解的变化是简单的,但是在进入日渐复杂的社会之前,能拥有这样朴素的价值观,能在一件件小事之中辨认出这种价值观,是多么难得。

🍬
“你不担心男孩——就是 S——不理你了,不跟你做好朋友了吗?”


“不担心啊。”

“为什么你不担心呢?”


“因为我们是好朋友啊。”


“为什么你们不管发生什么都是好朋友呢?”


“因为我们喜欢在一起玩呀。”


从前我总是担心曹三对社交关系过度敏感而损失了必要的自我,那天却发现,曹三拥有充足的自信。


🌧️

第一个学期,曹三的班主任曾经和我通过一次电话,提到她情绪容易激动。问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主要就是跟前面提到的女孩 X 的冲突。这背后有许多个由“好朋友”关系引发的事件,曹三同我讨论过几次。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迫切地希望孩子能摆脱这样的关系。但是一个人如何理解关系、如何应对关系之中的冲突,却是必须以亲身经历去学习的。它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个历程。大人的干预,在一个小孩的眼里,有时候是支持,有时候又可能是不信任,犹如走钢丝一般的选择。假如曹三是抱着对自己的相信、对他人的相信走进这个历程的,我能做的就是增加她的自信、在她需要时提供帮助。


我问老师:“她们发生冲突的次数是越来越频繁了还是逐渐变少了?她情绪激动是变得严重了还是缓和了?


“这么说的话,倒是最近不太发生了。”


“她情绪激动,确实会给大家带来困扰,真是很抱歉。不过我想她需要以这种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给她一点时间,让她学习怎么去更好地处理这件事。如果冲突又发生了,请老师告诉我,我会及时和她讨论的。”


这是我鼓起勇气对老师说的,也是鼓起勇气对自己说的。


2022.3 @ 北京

曹三有一阵迷上了《足球小将》,特别喜欢里面的若林源三。若林是一个非常坚韧的人,如果这也是曹三向往的品质,那真是太好了。

下雨天去郊游
约定好去郊游的日子,下着雨也要出发。这就是生活的趣味之处吧。如果你愿意,跟着这个6岁的孩子一起去郊游吧,看看目的地会不会出现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