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近日宣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增强银行业竞争力,包括为Kiwibank注入资本以及要求新西兰央行更加注重市场竞争。这些举措被寄予厚望,希望打破澳大利亚四大银行的市场垄断,带动银行业服务更公平、更高效。然而,这场改革背后既有亮点,也埋藏着争议。
Kiwibank的角色:是解决方案还仅仅是象征意义?
Kiwibank成为了这次改革的核心。政府计划通过KiwiSaver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为其注资5亿纽币,以期让Kiwibank在银行业中扮演“挑战者”的角色。Nicola Willis表示,这一计划旨在削弱四大银行的垄断地位,为消费者争取更多利益。
然而,这一决策并非没有质疑。为何政府选择支持Kiwibank,而不是为其他更具市场活力的私营银行提供类似的支持?作为国有银行,Kiwibank不仅面临运营上的限制,还肩负政策责任,其效率和灵活性不如私营银行。
更值得关注的是,Kiwibank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要等到2028年数字化转型完成后才能进行。在此之前,政府为吸引投资者,承诺若IPO未能实现,投资者可以按公平价值将股份出售给政府。这种安排能否打动市场投资者,仍是未知数。
新西兰央行改革:稳定与竞争的平衡
相对于Kiwibank的资本注入计划,新西兰央行的改革被认为更具实质意义。长期以来,央行更侧重于维护金融稳定,而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则被忽略。这次改革明确要求央行在政策中同时关注稳定和竞争之间的平衡。
具体而言,央行的改革措施包括降低新进入者的资本门槛、扩大结算系统准入以及减少毛利土地贷款的障碍等。这些政策若能有效实施,或许能为市场注入真正的活力。然而,央行长期以来对风险的保守态度是否能快速转变,仍需观察。
澳大利亚四大银行的回应:合作还是观望?
面对政府的改革,澳大利亚四大银行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回应。BNZ明确表示支持政府增强市场竞争的政策,特别是在推进开放银行方面,该行自2018年以来已经为25万名客户提供了相关服务。ANZ也表示愿与政府和监管机构合作,推动改革落实。然而,Westpac拒绝置评,ASB也尚未作出回应。这种不一致的态度反映了四大银行对改革的态度仍有保留,实际行动可能更多取决于政策压力。
银行业竞争真的不足吗?
尽管政府强调银行业缺乏竞争,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目前,新西兰共有27家注册银行,但四大银行的市场份额高达86%。虽然市场集中度较高,但消费者对现有银行服务总体上并没有强烈的不满。
此外,高利润是否等同于市场缺乏竞争,也引发了争议。商务委员会此前的一些干预措施(如阻止Alpha Theta收购Serato)被认为是过度执法。这让人不禁疑问,银行业改革是否真正针对了核心问题。
政府的强硬态度:象征性改革还是实质行动?
Nicola Willis多次强调,如果大银行未能在竞争改善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可能会采取更严厉的措施。然而,这场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政策设计,更取决于执行力度以及银行和市场的积极配合。
Nicola Willis明确指出,大银行已经被列入“重点观察对象”。她强调,内阁希望这些银行在以下领域做出实质性改进:
加速开放银行,简化消费者与第三方共享金融数据的流程;
改善支付切换服务;
提高住房贷款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她还警告,如果没有看到显著进展,政府将采取进一步行动。Willis表示:“竞争是推动市场公平的核心。这是一个倾向于消费者的转变,我们希望看到银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总结与思考
这场银行业改革为增强市场竞争提供了一个框架,但是否能转化为实际成效仍有待检验。从Kiwibank的资本注入到新西兰央行的职责调整,再到四大银行的不同回应,这些措施在推动市场公平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疑问。未来,这些政策能否真正改变市场格局,取决于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和市场各方的积极参与。如果改革成功,消费者将迎来更多选择和更公平的服务;否则,这场改革或许只能停留在象征意义的“姿态”层面。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