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学的海洋中,每一项突破性发现都是对知识边界的勇敢探索。AME旗下杂志一直致力于挖掘和发表具有深远学术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医学领域的发展,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为了深入挖掘这些研究成果背后的故事,我们特别邀请文章作者进行一系列深度访谈,为广大读者呈现科研工作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见,展现他们的学术理念和人文思考。我们相信,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能够启发和激励更多年轻人,帮助他们在科研之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杨璋副主任医师。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福医协和)杨璋医生十几年的医学旅途中,充满了地理位置上的辗转腾挪,从中国的天津、成都到福建,再到瑞士的伯尔尼,以及美国的学术殿堂。
这一路上,他也经历了华丽的转变,从实验室的研究员到无影灯下的外科医生,从充满求知欲的医学生到独当一面的副主任医师,再到拥有医学与分子生物学双博士学位的学者,并成为培育学生的硕士生导师。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你只会看病、做手术,人们会称你为医生,而当你既精于手术又擅长科研时,你才堪称临床科学家。”Schmid教授的一番话,激发了杨璋追求成为“临床科学家”的志向。
在伯尔尼大学的学习经历,对于杨璋而言,“仿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开始从分子生物学这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肿瘤。“以前,我看到的是肿瘤患者的个体和器官,而现在,看到的是肿瘤细胞背后的信号通路和基因突变,这让我真正理解了肿瘤的起源和发展。”
在实验室中,在彭仁旺老师的指导下,杨璋实现了从临床到实验室的转变。他从细胞培养到动物模型的建立,学习了基础实验技术,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2017年,CRISPR 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处于发展阶段。尽管FGFR1扩增突变为肺鳞癌提供了潜在的靶向治疗方向,但临床获益的患者数量有限。基于此,彭老师提出了原发耐药的假设,带领杨璋等探索了双药联用的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延缓耐药的发生。
通过深入研究,成功将 PLK1 鉴定为 FGFR 靶向治疗的强效合成致死靶点,为 FGFR1 扩增的肺癌及其他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2021年,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并荣获瑞士外科协会最佳发表论文奖。杨璋表示,这是对他研究工作的认可,给他带来了莫大的鼓励。
图1 杨璋在瑞士伯尔尼大学胸外科实验室与同事合作实验
科研之路从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踏实做好每个细节,还要拥有坚定的意志面对失败。“有时对某个机制进行探索,努力了三个月甚至半年,突然发现假设不成立,甚至背道而驰,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便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
此外,投稿过程也尤其考验耐心和毅力。“尽管历经多次拒稿和修改,彭老师始终鼓励我坚持下去,他相信我们研究的水平,经过进一步的完善,一定能够发表到理想的杂志。”最终,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这项研究在杨璋的整个科研生涯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开展的多项课题在《EMBO分子医学》(EMBO Molecular Medicine)、《实验与临床癌症研究杂志》(JECCR)和《细胞死亡和分化》(CDD)等权威杂志发表。
走出舒适圈
2024年4月,杨璋从福医协和临床工作中抽身,再次踏上了学术探索的旅程,前往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主攻“肺癌转移机制”这一临床难题。
抵达美国后,杨璋便面临了未曾料想的困难。最初的两个月里,实验开展得异常艰难,加之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他曾一度想过放弃,然而,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此前,杨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KRAS突变肺癌的治疗与肿瘤药物耐药性方面,而此次研究的是肿瘤转移机制,无论在方法还是技术上都有很大不同。与国内相比,美国的科研平台也更为先进,研究方法更为复杂和深入。由于近3年没有亲自进行基础实验,而是更多地把握研究方向,这次需要重新回到实验室,亲自处理细胞和动物模型,让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得益于之前打下的坚实科研基础,他最终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
此次杨璋以进修访学的身份来到美国,本可以轻松地度过这2年,但他还是申请了博士后学位,以此督促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他希望能够至少发表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不负美国导师及自己的期待与要求。
除专注于美国的科研工作,杨璋同时还兼顾着国内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他带着一个由12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小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每周,他都会组织至少1场科研讨论组会,同时会与个别学生单独开会,跟进各项课题。同时,他也努力兼顾家庭生活,参与孩子的成长中,弥补过去因为工作所缺失作为父亲的责任。
图2 在美国期间,杨璋与国内的研究小组开会讨论
面对压力,杨璋选择了直面挑战,而不是被压力击垮。他坚信:“只有走出舒适圈,才能实现自我突破,迈上新的台阶。
做有温度的导师
作为一名不到35周岁的年轻研究生导师,杨璋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他希望与学生建立起兄弟般的关系。“我和学生们一起做事,遵循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让大家感受到温暖和尊重,让他们感到跟着我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我是在用心地给他们指导。”
他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细致地帮学生修改文章,逐字逐句地打磨,甚至在必要时重写部分内容,并保留修订格式供学生学习。有时一篇文章会经过七八个版本的修订,以确保文章达到高标准。
近期,由杨璋担任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黄仁杰和杜建挺为第一作者的文章在《胸部疾病杂志》(JTD)上正式发表。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D打印技术结合近红外荧光技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发现这种技术组合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实现更精准的结节定位与切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在当前肺结节高发的背景下,这项技术有助于胸外科医生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同时也让年轻医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技能,缩短学习曲线。
在杨璋看来,科研的成功离不开几个关键的要素。
一、良好的思维与总结能力。在参加一位教授的退休纪念典礼时,教授展示了他的实验记录,并总结“better organize, better science.”,这与杨璋的观点不谋而合,清晰的实验记录和总结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沟通的重要性。与导师和经验丰富的人多加沟通能够事半功倍。科研之路没有捷径,比你有经验的人就是你的捷径。杨璋将组内学生两两搭配,由经验丰富的学生带经验较少的学生,共享资源和知识,大大提高了团队的整体效率,这种合作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每年人均发表3到4篇文章,远超过之前的一两篇。
三、独立的思考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从而取得更多成果。
四、保持科研的连续性。在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取得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杨璋与胸外科的不解之缘,始于一段向榜样趋近并追随的旅程。在天津医科大学读本科期间,一次手术台实习的偶然机会,杨璋得以近距离观摩了时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周清华教授的手术。
“实习的第一天,我非常紧张,因为周教授不仅是院长,还是国际知名的胸外科专家。我本以为他会非常严肃,然而他进入手术室时面带微笑,亲切地向每个人打招呼,轻松地与助手们唠起了家常。”这种亲切与真诚让学生杨璋深受感动,“他谦和的人格魅力是由内而外散发的,让我明白一个人无论成就有多大,都应该保持谦逊和真诚,这是真正能够赢得他人尊重的品质。”
这段经历激励杨璋以周教授为榜样,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周教授的研究生,开启了他在胸外科领域的探索之路。周教授很早便提出了基于分子的个体化治疗理念,对杨璋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胸部肿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方案,需要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病因,从基因层面探究耐药机制。”因此,对于胸外科医生的角色,杨璋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胸部肿瘤外科医生。
图4 2019年,杨璋陪同瑞士导师Schmid教授(左)到成都与周清华教授(右)进行学术交流,两位教授同台手术
他始终坚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仅赢得了患者的肯定,也建立了患者的信任和依赖。有患者甚至表示:“这辈子就认准你了。”一位东北的患者为了更方便地看病,甚至选择全家搬迁到福州,只为离杨璋医生更近一些。
从海外求学回国后至福医协和工作的第二年,杨璋被评选为“病人评选最满意医务人员”。这一荣誉由第三方机构通过电话调查患者意见评选,全院数千名医护中,仅有20人获此殊荣。
图5 杨璋被评选为“病人评选最满意医务人员”
对于这一荣誉,杨璋既感到意外,又很欣慰。他长期以来的医者仁心,早已为这一荣誉写下了注解。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他常常将门诊时间延长至傍晚6:30;深夜接到第二天即将手术、焦虑不安的患者的电话,他会耐心安抚;有时门诊结束后,他顾不上吃饭便直接上台手术……
“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把医生的角色做好。”这是杨璋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为医的行为准则。
尾声
多年来,杨璋一直保持着健身的习惯,这不仅使他拥有了健康的体魄,也保持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忙碌之余,他更喜欢置身于高山之巅,享受户外徒步的乐趣。独自一人的徒步旅行,是一次与自己对话的旅程。在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中,深入思考,聆听内心的声音,明确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山山而川,路途漫漫”,在攀登成为“临床科学家”这一职业高峰的征途上,杨璋不断地探索、学习、成长,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光明在前方引领,路在脚下铺陈,延伸至无限广阔的远方……
图6 在瑞士攀登雪山
感恩有您
采访中,杨璋对一路上的领路人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他特别提到了几位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师:
“陈椿院长在我的医学生涯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始终鼓励和支持我发挥自己的专长,不局限于临床工作,而是积极投身医学研究领域。
周清华教授不仅在手术上给予我宝贵的指导,更以谦逊的为人和专业精神对我影响深远,是我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激励我不断追求卓越。
彭仁旺教授和梁顺庆师兄是我科研上的领路人,在科研上给予我无价的指导和无限的鼓励。”
这些领路人的支持和鼓励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杨 璋
副主任医师,MD&PhD,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一科;
2017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
瑞士伯尔尼大学医学博士,博士后;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U)博士后;
华盛顿大学Barnes-Jewish医院访问学者;
福建省海外引进人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第4层次引人才;
福建省第5批“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人选;
福建省科技厅创双高优青培育计划;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青年委员;
2021年瑞士外科协会最佳发表论文奖获得者;
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AACR immuno-oncology research funding”“福建省自然基金面上”“福建省卫生厅中青年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创新联合项目”等7项课题,总经费300万人民币;
以第一作者及第一通讯在Cancer Research、EMBO Molecular Medicine 、JECCR和CDD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18篇。
资讯
责任编辑:董 杰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排版编辑:陈 童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查看JTD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