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与儿童发展
我国有一句古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古文《伤仲永》里的仲永便是最佳例证。但父母们又担心,如果给孩子的教导太少,将来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那么,早期教育是教还是不教呢?
早期教育与儿童发展
静进教授认为:若早期给予孩子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感觉的、知觉的,会一过性出现超前发育,但是否会出现长久的超前发育,这种超前发育是否对孩子的后期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尚无定论。无论是否有定论,这里需要提醒家长们警惕这样一个趋势:就是盲目地过早强调早期教育,像有些孩子三岁练钢琴,四岁练芭蕾、五岁学绘画、六岁学奥教,七八岁出现焦虑倾向,继而出现学校恐怖症,甚至退学。这类例子并不少见。对于这种畸形的早期教育,静进教授称之为早期超负荷训练。在临床上,常遇见焦虑症、多动症、注意力集中困难、强迫症,甚至有抽动症的孩子,究其原因,在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往往存在着超负荷的早期训练情况。
早期教育与儿童发展
如今,各类婴幼儿早教遍地开花,形成为一种规模可观的产业链。无数父母怀着“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念,将学龄前的孩子送到各类早教机构接受训练,训练的内容无非是识图、认字、英语、音乐、钢琴、数学、象棋、围棋、绘画、舞蹈和感觉统合等等。所有这些早教的训练内容无一不带“符号”特征。大量研究证明,“符号系统”的过早输入会造成儿童大脑的“神经拥堵”现象,其结果会导致孩子出现注意力集中困难、易兴奋冲动、自控能力降低、计划执行功能受损和严重拖拉行为等。在此忠告这些父母,还给孩子的自由游戏活动、无结构的运动体验、同伴交流的机会等等,这才是培养和提高孩子注意功能的最好做法,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
早期教育与儿童发展
静进教授认为,基本原则就是:尊重儿童的自然成长发育规律,千万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国外现在特别强调的是个体化的教育。它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彼此都不一样,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整个发育进程及各自天赋都不一样,应根据他们各自的天赋来实施适宜教育。所以,早期教育的内容要因人而异。
静进教授还批评了目前国内早期教育项目一哄而上的现状,认为很多项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拔苗助长的性质,这样做,不但不一定会给孩子带来促进作用,还有可能带来负面作用。
早期教育与儿童发展
鲍秀兰教授则认为,早期教育存在的一大误区是,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特别迫切,加之某些机构炒作得很厉害,导致歪曲了早期教育的本意,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很多压力。像家长之间的相互攀比心理、如别人的孩子会翻身了,我的孩子不会,别的孩子会坐了,我的孩子还不会,家长便会非常紧张。其实,每个孩子的发育都不一样。也许这个孩子运动发育早一点,那个孩子语言发育早一点,只要在正常范围以内,都是没有关系的。比如坐,在五个月到七八个月之间会坐都是可以的。有的孩子说话晚一些,到两岁时也只会叫爸爸妈妈,可他什么都听得懂。家长固然应该重视某些现象,但也没必要过分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穷究我的孩子会认多少字啦,我的孩子会背多少唐诗啦,我的孩子会心算啦,等等,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
鲍教授认为:早期教育不是知识的准输,而是给予孩子一种温暖的情感环境,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由自在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