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1年,苏轼与王安石产生了意见分歧,苏轼主动提出了离开京城这个想法,王安石自然是欣然应允,就打发苏轼前往杭州做官。由于苏轼对佛家禅宗思想极为感兴趣,自然遇到庙宇都会流连一番。就在苏轼路过金山寺的时候,就曾上去游玩,从而写下了他人生当中最奇特的一首诗《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我们把这首诗读下来,会发现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金山寺中,看到的是晚上到日出的景象,诗中表达出来的是一种舒适安闲的心理状态。但是苏轼平生写过那么多首诗,这一首诗虽说写得好,但不足以让它成为绝唱。其实妙就妙在这首诗正着读是日出,而倒着读却是另外一个景象,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我们倒着读过来,发现的是路上的寺庙和小桥流水,清波荡漾,钓鱼的老者还有雪浪暗潮,这很明显是上午到晚上,在恬静的环境中,处处都充满着祥和的景象。苏轼的这首诗,其实是一首回文诗,我们正着读是日出,倒着读是日落,而且不论怎么读,语句都通顺,意境皆高远深邃,格调悠扬堪称一绝。这也是苏轼所创作众多诗词作品当中,最为特别的一首。
回文诗在创作上,相比普通的诗来说,难度更大,不仅仅要求平仄押韵,而且还要有内涵,而语法通顺,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细细品读这首诗,不论是在意境上还是美感上,都是经典的佳作,由此可见苏轼的文学水平,也担得起大文豪这个称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