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语言经验:内涵、特征与发展策略
梁 俊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 210012
摘要:个体语言经验是个体在实践中得来的,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意思、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知识或技能,具有文化性、规范性、主观性和实践性。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形成语感;品析鉴赏,明晰语理,在语感和语理的交互作用中,促进其个体语言经验的发展。
关键词:个体语言经验;内涵;特征;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发展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究竟什么是个体语言经验,目前学界还没有权威定义。本文试图对其基本内涵、特征及发展策略作初步探讨。
个体语言经验的内涵
如何理解个体语言经验的内涵呢?“语言”,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意思是:①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②话语。“经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①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②经历、体验。由此可作出判断,“新课标”中的“语言经验”是指在实践中得来的,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表达意思、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知识或技能。这种“知识”是“实践性的知识”,是“用以追求有效的应用行动”的。“语言经验”依赖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起点是用语言做事,终点是更好地用语言做事。义务教育阶段,其目标应定位于两者之间,即在一定情境中恰当地用语言做事。在“语言经验”之前加上“个体”二字,一是强调“语言经验”是个体在生活、学习实践中积累、发展的,可以根据情境变化和目的自由运用;二是强调这样的经验既有规范性又具主观性,符合个体特点、风格,体现着个体差异。
个体语言经验的基本特征
“新课标”中提到的个体语言经验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文化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蕴含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内涵意义及特殊趣味。例如,母亲常常称自己的孩子为“淘气鬼”“小坏蛋”。这里的“淘气鬼”“小坏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淘气”和“坏”,而是表达喜爱的一种昵称。又如“吃货”“吃饭”“吃瘪”等词语,都有一个“吃”字,然而在相异的语法构造中已经生成相异的释义。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做事,并在此过程中习得的个体语言经验,就具备这样的文化性。
二是规范性。作为表达意思、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工具,在不同领域,面对不同对象,根据不同的目的,个体语言经验都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例如文学性作品中古诗用词精简,音律严谨,往往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小说则通过情节、环境、人物,借助矛盾冲突形成表达张力。实用性文体中的说明文强调表达的客观、准确,论说文强调逻辑严密。写倡议书,要遵循一定的格式,把倡议的内容和倡议的理由写清楚。而编故事,则要确定目标,设置悬念,用一波三折的情节吸引读者。诸如介绍信、律师函、判决书、申诉书或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等,都有其体式规范。
三是主观性。个体语言经验强调的是“个体”,其终极目标是构筑起自己的言语体系、表达风格。这是一种超越规范的“主观自由”状态。例如老舍的文章,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透着浓浓的京味儿。张爱玲喜欢大量运用比喻、对照、反讽等手法表达情感……“新课标”要求“形成个体语言经验”,更侧重“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
四是实践性。“新课标”提出“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个体语言经验既需要在语言实践中积累、梳理和整合,形成语感,又需要在做事过程中领悟语理,在语感和语理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形成。“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四类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形成过程中各有侧重。“识字与写字”为语言经验的形成奠基;“梳理与探究”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语料结构化;“阅读与鉴赏”引导学生了解语理;“表达与交流”则让语感与语理相互作用,促进个体语言经验的形成与发展。
个体语言经验的发展策略
01
积累运用,形成语感
“语言材料是语言建构的基础,语言材料越丰富,语言建构能力越强”。发展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首先要引导学生广泛积累,丰盈语料库。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阅读中留心“陌生化的词句”“新鲜的表达方式”“意想不到的言语形式”,有意识地积累、梳理并形成习惯。
此外,还需引导学生基于当下表达困境,有意识地去语料库中调取与此次表达任务相关的词句段,把他人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例如学生描绘色彩往往习惯运用“红色、绿色、紫色”“红彤彤、白花花、黑乎乎”等表现单一色彩的词汇,对于复杂色彩的描绘,或同一色彩的细微区别,则无法运用准确的词语表达。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料库中调取相关积累,如《火烧云》一文中“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这种并列式的表达,“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比喻式表达,以及《绿》中“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这些表现绿的不同程度的词语,进行仿写运用,让学生贫瘠的语言变得丰富、细腻、富有画面感。
又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写一写最近观察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动笔之前,可引导学生回顾语料库中可能与此次习作要求相关的相关语段,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花的学校》中的“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的“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这些语段对事物的观察、刻画和场景描绘都非常细腻独特,既暗示了可以“写什么”——寻常环境中特别的景致,“如何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甚至用手摸;还呈现了生动的表达方式——描写时加入自己的联想或想象,把景物当作人来写。这样的语言材料积累得越多,越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促进个体语言经验的发展。
02
品析鉴赏,明晰语理
“词句、语段是语言经验形成的重要物质材料,需要不断累积和丰盈”,但为什么用这个字而不用那个字,为什么这样表达而不那样表达,学生只有明白其中奥秘,才能更好地化用,形成语感。
比较辨析,积累“炼字”经验
精彩的语言都基于表达需要,背后蕴藏着作者的巧思。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聚焦作品中的经典语言,通过比较辨析,体会作者的用意,逐步养成“炼字”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白鹭》一文时,可聚焦“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一句中的“韵”字,引导学生思考:“‘韵’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会用哪个字?”把自己的表达与原文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更能表现白鹭的气质和作者的情感,从而领悟作者是如何基于表达需要选择恰当的词语的。
2. 梳理揣摩,提升表达经验
学生习作或口语交际表达常常固化、泛化、模式化。教师可借助教材,引导学生在鲜活的文本语境中梳理、揣摩,习得表达方式,提升表达经验。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要求通过他的表现反映他的内心。学生常以为只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写具体,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心情和状态。教师可引导学生梳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思考:“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为什么用“狂”字形容自己的状态?沃克医生为什么居然口吃起来,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什么?“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这样描写是为了表现什么?通过梳理和揣摩,学生就能发现,作者是如何通过与人物年龄、性格、地位、职业形成巨大反差的语言、动作、行为描写,充分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情感的,从而提升自己的表达经验。
3. 探究仿创,优化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的经验
除了用词、造句、写段,中高年级还要重视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是“围绕中心意思写”,如何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搭建文章的整体架构更能表达中心?写作前可带领学生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中探究一番。
在整体感知文章后,学生会发现作者写的内容有些是自己没想到的,可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这些内容的顺序能不能调整?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选材的,之所以写了“生物的成长”还要写“非生物的长”“人的成长”,是因为要从不同角度囊括世间“万物”,三部分“成长”呈递进关系,顺序不能调换。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围绕中心准备选择哪些材料,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学生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的经验就能得到优化提升。
个体语言经验的发展需要实践,在实践中“拿来”,在实践中调取,在实践中理解运用,在实践中形成习惯和风格。这是个体语言经验发展的必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