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理解: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教育
2024-08-01 08:25
浙江
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知识,知识是撬动核心素养的“阿基米德”支点。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教育变革,本质上是知识观的变革。要实现学科理解,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呢?这也就是来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斯宾塞之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我们试着来给这些最有价值的知识“画像”,以呈现它们的样态。观念性知识是经过提炼的知识,是高层级的知识,与其相对的是事实性知识。埃里克森和兰宁建构了一个知识的结构图(见图1)。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级,最下层的为“主题和事实”,中间层为“概念”,上层为“概括、原理和理论”。笔者所指的观念性知识就是概念、概括、原理等理论性知识。这些知识是对事实的抽象,是对事实本质的揭示和精炼化的结果。如《台阶》中的一段文字:“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学习这段文字,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知晓文字表达的是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向往,文中用的三个“摇”字,分别指树枝的摆动和父亲目光的移动,那么教学就仅传递了事实性知识,这种知识是“惰性知识”,无法迁移,价值极为有限。观念性知识需要从事实中抽象出来,凝练为概念,即三个“摇”字(事实)运用了“拈连”(概念)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是把甲事物的语词运用到乙事物上去,能使语言生动新颖。这就是一种观念性知识,可以迁移运用了。学生据此能仿写出“我站在操场上,秋风吹呀吹,却吹不走我心中深深的惆怅”类似的句子来。框架性知识是最为核心、关键的知识,与其相对的是次要知识、边缘知识。框架性知识属于“大知识”“核心知识”。正如要真正明晰一个城市的交通,就需要把握这个城市道路的几横几纵,了解几个地标性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城市交通的大的框架概念一样,要实现学科理解,也要建立这样一个类似“地图”的框架性的“知识图谱”,这就是学科结构。如布鲁纳所说,无论教授哪门学科,在没有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前,学生不可能真正学会一门学科。框架性知识是学科的基础、核心,其作用有如一幢大厦的承重柱和圈梁。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在有限的时间,就是要教给学生这样一些“少而重要”的核心知识。语文学科中,哪些知识属于框架性知识呢?笔者认为,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文化思想、关于文本特质的体式知识、能够广泛迁移的阅读策略和表达技巧,都属于语文学科的框架性知识。体式知识如散文的“有我”、小说情节的范式等;阅读策略如“整体把握作品”“基于语境推断意义”等;表达技巧和观念如叙事的波澜起伏、借景抒情、读者意识等。框架性知识的呈现形态既可能是知识,也可能是观念。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框架性知识呢?以《苏州园林》为例,看看下面三个问题,哪个问题能让学生获得框架性知识。(1)阅读《苏州园林》,说说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邀为一本苏州园林摄影集写的序文。文章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体现了序文的哪些特点?(3)表达一定要基于特定的情境。《苏州园林》与《中国石拱桥》分别介绍了苏州园林和石拱桥各自的特点,但基于不同的情境,《中国石拱桥》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而《苏州园林》则一个例子都没举,为什么?试分析其原因。第一个问题“说说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指向的是文本事实,显然不属于语文的框架性知识。第二个问题指向“序文”的写作知识,但因应用范围小,称不上核心知识,所以也不属于语文学科的框架性知识。第三个问题指向的是一个语文学科的基本观念——表达一定要基于特定的情境。这个观念能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力(从情境来分析文本)和表达力(情境意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迁移性,因而属于框架性知识。这样的问题,就是威金斯等所说的学科教学的“基本问题”,其目标指向学科大观念和核心素养。锚点性知识是网络化、结构性的知识,与其相对的是碎片化、孤立化的知识。这里的锚点性知识,也可称作“枢纽性知识”,即通过这一个点的知识,锚定其他诸多知识,从而使原本零散的知识连成线、形成片、结成网,让知识与知识之间彼此联结,在联结中实现知识的增值,达到深层理解。例如,单一理解“托物言志”,学生可能认为其无非就是通过对物的描绘来寄寓情志的一种手法。但如果将其作为锚点性知识,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见图2)。通过托物言志,将借景抒情、起兴、象征等知识联结起来,在比较与融通中,原本为一个小知识点的“托物言志”,格局一下子就变大了。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联结,促进学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