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4季度,我们认为资金面可能波动不大,债市的风险点可能主要源于权益市场行情、增量政策出台情况、基本面的边际变化和海外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对长端的扰动可能大于短端。
从政府债融资角度,年内新增国债、地方债的发行也接近尾声,11-12月往年都是财政支出大月,政府债缴款对资金面的扰动可能降低。若后续有增量财政措施,有可能落地实施到位的时间会从今年延续到2025年,且央行大概率给予配合。
4季度资金面可能相对平稳,央行买债也可能主要集中于短久期国债,短端利率债风险不大。
长端利率债波动性可能增大,从期限利差水平,以及和权益市场的相关度而言,短期内建议投资者规避30Y这一期限,7-10Y利率债回调可能是更好的买点,11月初海外美国大选的结果和国内人大常委会议的信息落地后,债市可能迎来更好的配置时点。从期限利差的保护垫来看,当前国债10Y-1Y的利差处于高位,而30Y-10Y的利差仍处于相对低位。30Y-10Y利差与市场风险偏好、基本面预期等因素有关,短期内大幅压缩的可能性偏低,且近期30Y国债近期和权益市场的相关度偏高,随着权益市场行情的演绎,30Y的波动可能放大,投资者持有30Y国债获取资本利得的过程可能并不顺畅。7-10Y国债由于期限利差保护垫相对较厚,即使有回调可能调整幅度也相对可控,11月初海外美国大选的结果和国内人大常委会议的信息落地后,债市可能迎来更好的配置时点。
和今年大部分时间相比,4季度债市尤其是长久期债券的波动可能放大,若投资者对净值稳定性要求较高,可以考虑阶段性用国债期货进行套保,套保品种的选择上,与权益市场、政策预期等因素相关度更高的TL和T品种可能较优。
风险提示: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房地产政策超预期、财政支出力度超预期
报告正文
10月以来,债市先修复后调整
近期债市的波动除了受股市行情影响,税期、政策预期等均对债市形成扰动。9月24日以后,随着股市行情的启动,债市收益率有所上行。进入10月后,债市行情一度有所修复,但10月17日以后,10Y国债收益率又出现了5BP左右的调整。一方面,10月是大税期,叠加政府债供给和权益市场一定程度上会扰动资金面。另一方面,近期政策端积极表述较多,投资者对后续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仍有期待。
10月中旬起债市的小幅回调,国债期货市场显示出了一定的领先性。我们在《净基差能否提供有效的现券交易信号?_20240717》中基于10年期国债期货加权净基差指标和10Y国债收益率指标构建了2个现券风险提示信号,这2个卖出信号均于10月15日发出提示。截至10月25日,风险提示信号发出后10Y国债现券最大回撤已超过5BP,符合我们报告中对于有效信号的界定。
2
近期债市面临的风险点
政府债发行可能接近尾声,央行货币端仍然维持呵护态度,资金面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近期汇率层面对资金面的制约可能有限。2022-2023年下半年,汇率波动一度对国内资金面产生影响。当前,人民币即期汇率与中间价走势较为一致,海外美联储已开启降息周期,国内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基本面可能边际好转,人民币汇率对资金面的制约可能有限。
从政府债融资角度,年内新增国债、地方债的发行也接近尾声,11-12月往年都是财政支出大月,政府债缴款对资金面的扰动可能降低。若后续有增量财政措施,有可能落地实施到位的时间会从今年延续到2025年,且央行大概率给予配合。新增地方债发行进度也已接近尾声,国债发行进度也快于往年。从财政存款的季节性来看,11-12月财政支出大概率加力。年内即使有进一步增量的财政政策,有可能落地实施到位的时间会从今年延续到2025年,11-12月政府债供给可能增加,但幅度上可能弱于市场预期,后续政府债缴款对资金面的扰动作用可能也会趋于降低。
从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而言,央行大概率继续维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基调,更窄的利率走廊也意味着相较于以往年份,资金利率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在降低。10月以来,央行和财政部正式建立联合工作组,10月18日潘功胜行长提及年内不排除进一步降准0.25-0.5个百分点,进入税期后央行明显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力度。8-9月央行连续2个月净买入国债,10月央行大概率继续公告买债,释放基础货币,指向央行对资金面可能维持呵护态度,结合7月起央行进一步收窄利率走廊宽度,11-12月资金面大幅波动的风险可能可控。
权益市场行情、增量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债市投资者对基本面的预期等因素可能是4季度债市的主要扰动因素。
权益市场行情的演绎有助于抬升市场风险偏好,并引导部分债市资金流入股市,进而阶段性压制债市表现。9月24日以来,权益市场行情仍在延续中,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对债市表现形成明显压制,股债跷跷板现象阶段性较为突出。随着股市行情的好转,部分债市资金可能有流向权益属性更高的资产的现象。一方面,两融余额仍在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从场内ETF流通份额来看,利率债类ETF份额有所下降,而可转债ETF的份额则趋于上升。后续来看,站在为明年布局的角度,机构投资者可能倾向于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债市面临的“资产荒”可能有所缓解。
投资者对后续增量财政政策的出台抱有期待,下一个观察时点可能是11月初的人大常委会议。10月12日,财政部官员提及“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市场对于财政端进一步发力的预期上升。在11月初的人大常委会议前后,对于增量财政政策信息的交易可能是债市交易的主要逻辑之一。
前期各项政策落地后,若基本面出现边际好转,债市可能需要对基本面因子进行重定价。9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近期国常会也再次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成效”。各项政策发力下,不排除后续各项基本面指标出现边际改善(高炉开工率已有边际回升的迹象),届时债市可能需要对基本面因子进行重定价。
从海外的风险因素来看,美国大选的结果可能也会间接影响国内投资者对于增量政策力度的预期,这一不确定性也将于11月初落地。
从固收类产品负债端的稳定性角度,近期赎回压力可能较为可控。9月末权益市场快速上涨,导致固收类产品负债端赎回压力明显上升。10月以来,随着权益市场的行情演绎放慢脚步,固收类产品的赎回压力也有所减轻,理财规模也有回升的迹象,信用债市场也逐渐企稳。后续如果权益市场的赚钱效应相对稳健,则固收类产品面临的赎回压力可能较为可控,对债市可能不会形成明显扰动。
3
短端较为可控,长端等待更好的配置时点
今年4季度,我们认为资金面可能波动不大,债市的风险点可能主要源于权益市场行情、增量政策出台情况、基本面的边际变化和海外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对长端的扰动可能大于短端。
今年4季度资金面可能相对平稳,央行买债也可能主要集中于短久期国债,短端利率债风险不大。
长端利率债波动性可能增大,从期限利差水平,以及和权益市场的相关度而言,短期内建议投资者规避30Y这一期限,7-10Y利率债回调可能是更好的买点,11月初海外美国大选的结果和国内人大常委会议的信息落地后,债市可能迎来更好的配置时点。从期限利差的保护垫来看,当前国债10Y-1Y的利差处于高位,而30Y-10Y的利差仍处于相对低位。30Y-10Y利差与市场风险偏好、基本面预期等因素有关,短期内大幅压缩的可能性偏低,且近期30Y国债近期和权益市场的相关度偏高,随着权益市场行情的演绎,30Y的波动可能放大,投资者持有30Y国债获取资本利得的过程可能并不顺畅。7-10Y国债由于期限利差保护垫相对较厚,即使有回调可能调整幅度也相对可控,11月初海外美国大选的结果和国内人大常委会议的信息落地后,债市可能迎来更好的配置时点。
和今年大部分时间相比,今年4季度债市尤其是长久期债券的波动可能放大,若投资者对净值稳定性要求较高,可以考虑阶段性用国债期货进行套保,套保品种的选择上,与权益市场、政策预期等因素相关度更高的TL和T品种可能较优。
风险提示: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房地产政策超预期、财政支出力度超预期
相关报告
20241016 从脉冲到修复,从分割到收敛——四季度债券市场展望
分析师声明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兴证固收.利率】近期债市面临哪些风险点?_20241028》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8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黄伟平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4080003
左大勇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6070005
徐 琳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010003
(1)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2)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其中:沪深两市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3)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