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五部门:推动已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技术升级;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实现亿元级规模化应用

文摘   2024-12-12 09:40   北京  

中经头条




高压严打!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

12月11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下一步,国家网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的打击整治力度,规范网上金融信息传播秩序,着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会同相关部门处置一批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平台上从事非法荐股、非法金融中介等活动的账号,清理金融领域引流类及诱导性违规信息,加大对无资质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网站及账号的处置处罚力度。对从事助贷业务的网站平台,要求其规范营销信息展示和营销功能设置,加强信息风险披露。

非法金融活动呈现形式多样、隐蔽性强的特点。网信部门提示,当前非法金融活动呈现形式多样、隐蔽性强的特点,有的打着“拼单团购”“社交电商”“消费返利”“网络兼职”“虚拟养殖”“电子币交易”等旗号开展网络传销活动,有的以“债务重组”“债务优化”为名收取“砍头息”加重债务人负担,有的以“零门槛”“零利息”“到账快”等话术诱导盲目借贷。特别是随着近期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一些账号以“分享炒股技巧”“大佬看盘”“高手指导”为噱头,通过直播、短视频、图文等形式从事非法荐股活动并骗取高额费用,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造成财产损失。

广大网民增强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的防范意识。针对上述现象,国家网信办提醒广大网民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切勿轻信“赚快钱”“一夜暴富”“动动手指就赚钱”“锁定牛股”等渲染高收益、高回报的相关信息,注意辨别验证相关网站平台及账号资质,不参与非法金融活动,谨防个人财产损失。



五部门:推动已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技术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的通知》。根据通知,相关部门将推动已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技术升级,进一步发展壮大。

深化产融对接:促进科技企业卡位入链强链补链。“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发挥“股、贷、保、担”综合融资手段作用,通过组织线上线下各类对接活动,引导金融资源更加精准地支持链上中小企业。在股权融资对接方面,相关部门将围绕重点产业链,筛选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广泛吸引各类投资机构、邀请本地区政府引导基金参与对接。在信贷融资对接方面,五部门要求结合全国行活动,推进“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在加强产业对接方面,区域性股权市场要加强辖区内产业研究,形成产业链图谱,促进科技型企业卡位入链和强链补链,有效整合技术资源、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在并购重组对接方面,要组织有意愿的上市“链主”企业以及有对接资本市场意愿但暂未上市的中小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对接,增强产业链韧性。

加强并购重组: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开辟新路径。当前,并购重组对接可解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的调研,北京的80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中,基本上80%的企业在今明两年有融资需求,尤其是股权融资的需求。但近年来,许多投资机构的投资步伐放缓,专精特新企业获得股权投资的难度变大。北京博星证券董事长袁光顺认为,对于不能实现独立上市的中小企业,被上市公司收购将是更为可行的路径。袁光顺表示,202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迎来第三次并购浪潮,这是以产业整合、产业链升级、产业链“出海”为主导的并购浪潮,对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专业服务机构来说,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



产业端创新突破,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实现亿元级规模化应用

雄安新区率先探索数字人民币在产业端场景的全国首创及商业应用。日前,中国雄安官网发布消息称,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实现亿元级规模化应用。

首个产业端应用突破亿元级规模。据悉,2024年4月份,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的“开放银行(融E聚)+智能存管+保理”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在雄安新区率先推出。截至11月份,该场景实现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字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电e金服”应用突破1.2亿元。目前电网试点供应商已涵盖河北、山东、江苏和广东地区,带动电网产业链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突破8亿元,数字人民币流通交易额突破6亿元,数字人民币融资放款突破1亿元。

何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专家介绍,从设计逻辑来看,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可通过一定条件的设置来满足交易双方高效、安全执行合约的交易需求,可用于附带条件的交易支付,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保障资金交易安全,因此智能合约在应用中通常与资金存管进行结合。上述智能合约技术应用场景有效解决了线上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账户管理难、业务审查难和资金清分难等痛点,缓解了电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数字人民币在智能合约领域应用的积极探索。

数币智能合约场景应用潜力巨。事实上,数字人民币搭载智能合约是较为重要的创新,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不断推进,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经梳理,目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在消费红包、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在不同类型场景均有应用潜力。比如,在C端普惠金融领域,可追踪资金流向、保障贷款用途;在预付式消费领域,可保障资金安全,为消费者营造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在B端则可以为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流转、可信交易提质增效。




-END-

文章节选自 中经头条


中经专网+


扫码获取完整报告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中经专网
“中经专网”由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主办。公众号追踪国内外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和热点、重难点问题,筛选总结、提炼分析,支撑用户把握新阶段,研判新形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