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实施MLF大额净回笼;国常会重点部署,我国医药产业迎来创新发展新机遇;五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文摘   2024-12-26 10:10   辽宁  

中经头条




央行实施MLF大额净回笼,流动性管理趋于谨慎

12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当月16日MLF到期1.45万亿元。

央行MLF操作保持流动性充裕。本次央行开展了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是因为12月16日有1.45万亿元的MLF到期,央行通过此次操作来保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充裕。当前市场流动性状况良好,银行间隔夜利率维持在1.5%以下,国有大行的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已降至不足1.7%,显示出资金供给充足,因此央行判断不需要进行大量投放。此次MLF操作的具体内容包括金额为3000亿元,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为2.00%,与上月持平,最高投标利率为2.30%,最低为1.90%。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增至50890亿元,市场普遍认为这反映了流动性充裕的状态。此外,央行今年扩展了流动性投放渠道,引入了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多种工具,以减轻MLF续作的压力,并灵活满足市场需求。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当前货币政策强调“适度宽松”,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经济增长和社会融资规模的稳定。

央行MLF政策将适度宽松、灵活调整。未来央行在中期借贷便利(MLF)政策方面的变化可能会更加明显。首先,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正逐步转向“适度宽松”,以应对经济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预计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包括适时降准和降息,以促进信贷投放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其次,随着货币政策框架的改革,MLF的使用可能会逐渐淡化,央行正在探索更多灵活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如国债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这些新工具有望取代MLF在流动性投放中的主导地位。未来MLF操作的量与价格将灵活调整,央行将根据市场流动性、银行资金成本及宏观经济走势来调节MLF操作的规模和利率,尽管近期利率保持稳定,但降息和降准的预期将持续升温。最后,流动性管理仍然是重点,央行预计将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并通过各种工具确保信贷合理增长,以实现经济复苏目标。综上所述,未来央行在MLF相关政策上的变化将体现出适度宽松、灵活调整和工具多样化的趋势,以更好地支持经济增长并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国常会重点部署,我国医药产业迎来创新发展新机遇

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全过程改革,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更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

积极推广使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十四五”以来,我国国产创新药数量和质量齐升,共有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是“十三五”获批新药数量的2.8倍,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加速创新突破,中国企业开发的创新医疗器械共165个获批上市,产品融合运用深度学习、磁悬浮、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此次会议强调,要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积极推广使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技术法规部主任卢大伟表示,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发展。近年来,医疗行业一直致力于不断创新,这其中既包括本土企业的创新,也包括了全球化企业的创新。本次会议提到要加大支持研发和创新,对业界来说是非常急需的一步,也是国家监管机构和各个部门一直在做的事。近年来,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如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型生物材料、高端影像设备等均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也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同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医疗器械相结合,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减免临床试验。今年2月,国家药监局印发《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拟在有能力、有条件的省级药品监管局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的省级药品监管局可为本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化学药品补充申请提供前置指导、核查、检验和立卷等服务。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药监局局长李利指出,我国加快临床急需产品的审评审批,将符合条件的产品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缩短技术审评、注册核查、注册检验等各环节时限,加快审批步伐。本次会议指出,要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减免临床试验。要以高效严格监管提升医药产业合规水平,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开放合作。要及时跟进医保、医疗、价格等方面政策,协同发力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卢大伟认为,提出“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减免临床试验”属于制度上的革新,我国的药品审批部门近年来在加快审评审批这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这已成为业界共识。卢大伟表示,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这样高级别会议所传递出的信号,给业界注入了信心。



五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12月25日,国家数据局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旨在充分释放企业数据资源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为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总体遵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或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强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实现数据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举措,是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为此,《意见》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关键,以健全企业数据权益实现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分类推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企业竞争力,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提升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意见》从健全企业数据权益实现机制、培育企业数字化竞争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开放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健全企业数据权益实现机制。《意见》提出,完善企业数据权益形成、保护和分配机制。《意见》明确,企业对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或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依法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民商事合同或行政协议约定的各类数据权益。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对其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进行开发利用、流通交易,保护其经营收益等合法权益。企业有权依法或依合同约定,自主或委托他人基于其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开发数据产品或提供数据服务。鼓励企业采取共享开放、交换交易、资源置换等多种方式流通数据,促进数据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高效流通和价值复用。坚持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根据相关主体在数据产品和服务价值形成过程的实际作用,获得与其贡献相称的收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探索建立数据产品和服务的收益分配调节机制。




-END-

文章节选自 中经头条


中经专网+


扫码获取完整报告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中经专网
“中经专网”由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主办。公众号追踪国内外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和热点、重难点问题,筛选总结、提炼分析,支撑用户把握新阶段,研判新形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