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局发出“三连招”;2023年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9%;2024年中国铁路跑出加速度

文摘   2025-01-03 09:16   北京  

中经头条




国家数据局发出“三连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国家数据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接连印发的《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三份政策文件。

“三连招”聚焦“三个紧紧围绕”。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介绍,数据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据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显示,全国4成数据仅被存储而未使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质效有较大提升空间,数据产业生态还不完善,需尽快破题起势,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潜力。三个文件的政策主线、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总体可概括为“三个紧紧围绕”:一是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目标。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发展数据产业,都是培育新的增长点。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二是紧紧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工作主线。出台数据产业、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可信数据空间三个政策文件,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具体举措,是一组政策“组合拳”。三是紧紧围绕企业关切诉求和市场期盼。我国拥有超1.8亿经营主体,激活企业数据价值,是要素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

数据流动将激活行业利润增加10%。国际研究机构预测,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为10%左右。陈荣辉表示,当前,我国数据要素“供给-流通-应用”的市场化循环体系仍不畅通,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约为32.85ZB,但仅有2.9%的数据被保存,企业超过一年未使用的数据占比近四成,大量数据一直在“沉睡”,数据要素价值尚未充分释放。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表示,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数据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发挥地方和行业的积极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台子”原则,“优”增量,“活”存量。



2023年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9%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经核算,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12755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9.9%。

数字技术应用业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比重最高。为了全面反映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状况,国家统计局根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核算了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经核算,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12755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9.9%。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内部构成看,数字技术应用业增加值为55636亿元,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比重最高,为43.6%;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为43135亿元,所占比重为33.8%;数字要素驱动业增加值为24747亿元,所占比重为19.4%;数字产品服务业增加值为4037亿元,所占比重为3.2%。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首次增加数字经济调查内容。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王冠华在日前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国家统计局持续推进数字经济的统计监测与核算工作,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当中首次增加了数字经济的调查结果。从普查数据来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23年末,全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从业人员3615.9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6.2万个,从业人员1337.2万人,营业收入20.5万亿元;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7.4万个,从业人员151.9万人,营业收入4.2万亿元;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143万个,从业人员1460.9万人,营业收入14万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法人单位95万个,从业人员665.9万人,营业收入9.7万亿元。



2024年中国铁路跑出加速度,多项指标创新高

1月2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铁路多项指标创新高。

我国铁路投资高位运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国铁集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优质高效推进铁路建设,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国铁集团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铁路项目和“两重”项目为重点,加大推进实施力度,宜昌至涪陵高铁重庆段、龙岩至龙川高铁武平至梅州西段、兰州至张掖高铁武威至张掖段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杭州至义乌至温州高铁、池州至黄山高铁、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高铁等42个项目开通运营;聚焦联网、补网、强链,深入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批复佳木斯至同江铁路扩能改造等20个项目可研;加快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铁路专用线44条、物流基地12个。

我国高铁运营能力持续增强,多项指标刷新纪录。国铁集团通过优化高铁列车开行结构,增加主要城市间列车数量,扩大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的运营范围,并首次引入复兴号高铁动卧,有效提升了铁路运输能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再创新纪录。2024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40.8亿人,同比增长10.8%。其中,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创下新纪录,达到2144.8万人。在春运、暑运及节假日期间,旅客发送量多次刷新历史纪录。此外,国铁集团通过公开招商方式,部分旅游列车市场经营权得以拓展,全年旅游列车开行数量同比增长20%,达到1860列,进一步促进了服务消费。2025年,国铁集团将坚持安全可靠、成本可控的基本要求,推动CR450动车组试验考核,推进基础设施优化提升技术成果示范应用,为CR450动车组商业运营创造条件。未来,中国铁路将继续扩展,进一步提升出行体验,连接更多城市,让“高铁梦”触手可及。





-END-

文章节选自 中经头条


中经专网+


扫码获取完整报告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中经专网
“中经专网”由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主办。公众号追踪国内外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和热点、重难点问题,筛选总结、提炼分析,支撑用户把握新阶段,研判新形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