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国家发改委:将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央行:择机降准降息

文摘   2025-01-06 09:25   北京  

中经头条




国常会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

会议指出,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统筹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完善城市功能,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要加强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统筹用好财政、金融资源,完善市场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超1.2万亿元。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向城市群和县域两级全面拓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地正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诸如“数字长三角”“数字大湾区”等一系列项目正在全面推进之中。专家预计,随着AI大模型、区块链、数字孪生、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正逐步从简单的“城市数字化”阶段,迈向全面的“数字化城市”新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整个城市将在数字领域构建一个庞大的系统,数据的规模效应和应用范围将得到更多扩展。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预测,2024–2028》现实,2024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为9397.1亿元。IDC预计,到2028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2325.4亿元,2023–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



国家发改委:“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将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1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介绍,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

“两新”工作成效明显,有力拉动有效投资、提振居民消费、加快绿色转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也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路径,扩大消费是促增长惠民生的关键。此外,消费还是拉动投资的关键,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能。为促进投资和消费,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两新”工作进行系统部署。7月,统筹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此次会上,袁达表示,去年以来,“两新”工作对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居民消费、加快绿色转型的综合效应持续显现。比如,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快速增长,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销量明显增加,新能源汽车、一级能效家电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今年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一是扩大范围。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二是提升标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家装消费品换新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机制。进一步简化设备更新审批流程,提高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的便利度。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分配,向去年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倾斜;降低企业垫资和经营压力,简化补贴流程,及时高效兑现补贴资金;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等,持续提高政策效果。袁达表示,将尽快公布今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具体方案,指导各地及时做好相关支持政策跨年度顺畅衔接和平稳有序过渡,力争取得更大实效。



央行:择机降准降息

1月3日-4日,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

2024年央行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一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多次实施重要货币政策调整,推出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明确央行政策利率,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综合施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二是完善和发挥宏观审慎管理功能,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和平稳健康发展。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重点机构和重点区域风险处置稳步推进,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持续完善。三是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全球金融治理合作不断深化。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六大核心要素”建设。金融市场建设步伐加快,金融业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推进全球金融政策协调。四是金融管理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反洗钱法完成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等重要立法修法取得积极进展。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分省数据库试点落地。持续优化支付服务,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国家金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试运行,机构改革平稳顺利实施。

2025年央行将择机降准降息。货币政策取向方面,会议明确,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择机”意味着如果外部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那么降准降息的时间点会提前;如果国内经济恢复回升态势稳固,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或将下降。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认为,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降准是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降息则有助于债务置换发挥更大政策效能。预计未来1年半时间内,我国仍有约4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




-END-

文章节选自 中经头条


中经专网+


扫码获取完整报告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中经专网
“中经专网”由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主办。公众号追踪国内外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和热点、重难点问题,筛选总结、提炼分析,支撑用户把握新阶段,研判新形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