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中有升,登记在册1.89亿户;金融监管总局:引导中长线资金发力;三部门:积极推进绿色建材电子化采购交易

文摘   2025-01-13 09:28   北京  

中经头条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中有升,登记在册1.89亿户

1月1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中有升,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9亿户,比2023年底增长3.1%。

我国经营主体总体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一是截至去年11月底,我国实有登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1.89亿户,其中企业6086.7万户,分别同比增长3.1%和5.4%。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能够存续和新设的公司都是具有相应实力、能够实打实认缴注册资本的公司,所以增量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质量提升。二是去年我国企业信用指数上升到160左右,处于较好区间。三是在“四新”经济领域,也就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领域,新设企业239.3万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四成左右。

多措并举,加大助企纾困、涉企帮扶力度一是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重点,推动市场准入,包括企业的迁入迁出等提质增效,不耽误创业者进入市场。二是以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为重点,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去年,市场监管总局督促退还了涉企违规收费7.2亿元。以流量和算法的治理为重点,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以分型分类的办法为重点,精准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建成了“全国个体工商户名录”,这个名录的作用就是使那些小而专、小而精的个体工商户凸显出来,为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合作提供了依据。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会议提出监管政策要与财政、货币、就业、贸易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优化监管服务。



金融监管总局:引导中长线资金发力

1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提出,引导保险、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4年金融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有力有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显收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超5万亿元。支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二是突出改革导向提升监管质效。机构改革圆满收官,“四级垂管”监管架构正式形成。监管规制立柱架梁迈出坚实步伐。组织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保险业“报行合一”深入实施。建立金融消保工作协调机制,消费者服务平台和产品查询平台上线运行。三是多措并举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加力加劲落实稳增长一揽子增量政策。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将无还本续贷政策阶段性扩大至中型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围至18个城市,签约意向性基金规模超过3400亿元。指导做好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及重大事故应对处置。保险业赔付超2.3万亿元。

2025年进一步引导中长线资金发力。金融监管总局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监管质效、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六个方面。其中,在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部分明确提出,引导保险、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推进器”,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向好的重要抓手。保险、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通常具备资金来源稳定性高、规模体量庞大、使用周期长、风险偏好低等特征,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发挥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减少短期投机行为,优化资金配置,促进资本市场功能有效发挥,规范和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平稳运行。同时,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也是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保险公司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余额占总投资余额之比约为12.8%,较2023年底的12.3%略有提升,且远高于2018年底的11.71%。



财政部等三部门:积极推进绿色建材电子化采购交易

1月10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通知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朝阳区等101个市(市辖区)实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

有序推动绿色建材采购管理数字化转型。通知要求,各政策实施城市要探索实施对通用类绿色建材的批量集中采购,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定期归集采购人的绿色建材采购计划,开展集中带量采购。要积极推进绿色建材电子化采购交易,逐步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绿色建材产品纳入电子平台交易,提高绿色建材采购效率和透明度。绿色建材供应商在供货时应当出具所提供建材产品符合需求标准的证明性文件,包括国家统一推行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或符合需求标准的有效检测报告等。

大力发展装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筑工业。纳入此项政策实施范围的项目包括医院、学校、办公楼、综合体、展览馆、会展中心、体育馆、保障性住房以及旧城改造项目等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含适用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通知提出,各政策实施城市要以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为目标,运用政府采购政策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建设绿色建筑,形成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长效机制,引领建材和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打造宜居、绿色、低碳城市。





-END-

文章节选自 中经头条


中经专网+


扫码获取完整报告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中经专网
“中经专网”由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主办。公众号追踪国内外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和热点、重难点问题,筛选总结、提炼分析,支撑用户把握新阶段,研判新形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