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水墨童心——永兴幼儿园大三班班本课程报道

文摘   2024-12-30 19:20   江苏  



水墨童心


    南通市永兴幼儿园大三班班本课程报道     



挥毫泼墨不落尘,行云流水尽神韵,汉字和书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水墨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表现方式,更是国画的代表,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的强大魅力,了解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大三班的孩子们与老师共同经历了一场清新淡雅的水墨之旅,快来看看他们都碰撞出了哪些精彩的火花吧!


课程缘起




本次活动要从一次分享说起,在绘本分享的过程中,有小朋友提到自己在家里阅览的水墨绘本《小蝌蚪找妈妈》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我们便一同观看了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摇曳的水草,好玩的“墨点”十分神奇。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起来。



这故事真有趣,这些图画可真好看。


老师我知道,爷爷说这叫水墨画。


咦?什么是水墨画呢?和我们用水彩笔画的一样吗?


姐姐练毛笔字的时候告诉过我,水墨画也是用毛笔画的。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于是,围绕他们所好奇的点与心中的困惑,一场孩子与水墨相遇的故事,在一点一滴中慢慢呈现出来。





趣探水墨之文房四宝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房四宝吗?


我学写字的地方就有文房四宝,有墨汁、毛笔、宣纸......


还有砚台,我在书上看过,是可以磨墨的东西。


那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我们在美工区找到文房四宝有“笔”、“墨”、“纸”、“砚”组成。




文房四宝是指中国独有的绘画工具,即笔、墨、纸、砚。在中国发展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开始的工具代称,演变到今天成为书画艺术的象征。


了解文房四宝后,孩子们迫不及待想一探到底......


水墨作品要用什么写呢?

我知道!要用毛笔蘸黑色的墨水!

但是墨水好像有点臭臭的。

那个叫墨汁!


孩子们围绕“墨汁”展开了一场热闹的讨论。为了能更直观地体验、感受,我们找来一瓶墨,大家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初步认识了这位“新朋友”。

看一看

墨看起来是黑黑的。


闻一闻

墨汁有特殊的味道,有点臭臭的。


摸一摸

墨汁能从白纸上流下去,像水一样。


为更加深入了解水墨,我们记录下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两个问题“在哪里见过墨?”“墨汁可以用来做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展开了调查。接着,孩子们在班级里进行分享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加深了对水墨的认识


教师反思:大班年龄段的幼儿对世界的感知和探索欲望很强烈,利用调查表的形式可以使问题更加具象化,引导孩子有目的地进行探究。而亲子调查表一方面能增加亲子互动,以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能使调查结果更真实,丰富孩子对事物的理解,给孩子更多自主学习知识的渠道和方法。


趣识水墨之与墨共舞






墨从哪里来


认识了墨之后,有孩子提出:“为什么有的墨是从瓶子里倒出来的?”“有些要磨一磨才有?”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想出各种调查的方式,大家展开了调查。




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孩子对“磨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块小小的墨条,是怎么磨出墨汁的呢?”

墨条摸起来硬硬的,像石头一样,应该很难磨出来吧

我记得要在砚台里加点水,然后一直不停地转圈圈磨,就有墨汁出现了。

原来古时候的人们用来写字的工具只有毛笔,为了方便携带和书写,古人利用智慧制作出墨条,需要时只需加一点水进行研磨就能变成墨汁。利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墨条需要经历繁琐的步骤和长时间的沉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现代的人们利用科技的智慧加工出即时使用的墨汁,并且还设计出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瓶子用来存放。


古代制墨步骤图

现代制墨步骤图

孩子们原本以为磨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当自己动手时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坚硬的墨条需要花费一定的体力和耐力才能慢慢研磨细腻变稠。孩子们第一次体验用墨块在砚台中磨出墨汁,感受到了惊喜和快乐。


教师反思:了解到相关知识以后,孩子们被古人的智慧和现在的科技创新深深折服,懂得了要感恩先辈留给我们的智慧。通过亲身体验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的“磨墨”过程,让孩子们明白,放弃很简单,但坚持下去一定会收获成功,这样的体验为他们的持续探究也增添了自信和快乐。


墨的好朋友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毛笔吗?

毛笔尖尖的,下面是软软的毛。

我觉得毛笔很长。

那你知道毛笔怎么拿吗?



通过视频故事,我们了解了毛笔的由来,对毛笔的握笔姿势也有了新的认识,实物展示环节,一个个迫不及待地都想试一试握毛笔呢!


通过孩子们对毛笔的了解,又基于大班部分幼儿已有一定识字量,而且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及其它简单的汉字,于是我们让孩子们自主进行毛笔书写,感受握笔姿势。

练一练



写一写


当墨遇上水


在充分地了解、探索过墨之后,已经有孩子迫不及待提出想像古人一样用墨来写字、画画。于是,在了解过毛笔的特点以及用法之后,孩子们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尝试用墨。

磨墨时要加水,写字时还要加水吗?
我们用颜料绘画都需要加水,用墨汁绘画也应该需要水吧!

我们加水看看吧!





当墨遇上水,孩子们发现了有趣的现象。让我们用毛笔在滴了墨的水中蘸一蘸,再在纸上画一画吧。



每个孩子画出来的墨色深浅都不同,有很浓的墨,也有很淡的墨。淡墨是怎么变成的呢?墨的颜色有几种呢?

墨分五色


墨分五色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都是第一次接触,在一杯清水中滴墨,我们发现,滴一滴、滴两滴、还有很多滴,杯子里的水颜色就会浓淡不一,不同的墨色在纸上呈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孩子们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直接感知浓墨、淡墨的变化过程。



用墨汁做实验除了加水,还可以加什么?根据孩子们讨论的不同想法,我们把墨汁滴入水中,分别将水里加入牛奶、洗洁精,让孩子们亲身实践来观察墨汁的不同变化。

墨汁小实验
通过实际操作和直接感知,孩子们知道了墨汁滴入水里,墨汁会立刻沉入水底,并慢慢扩散,而洗洁精中的活性剂,破坏墨汁的流动方向,让墨汁迅速四散逃跑。     
教师反思:《指南》中提到: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亲身体验、直接感知,于是我们创设条件,提供材料,通过动态墨的小实验进一步感知墨汁的特性,同时孩子进一步感受到墨遇水发生的神奇效果,并用自己的童言趣语大胆表达着自己的发现。


当墨遇上纸


调墨的过程中,有孩子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在宣纸上画,不能在白纸、画画纸上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拿来一张宣纸、一张白纸和一张平时画画的素描纸,看一看,这些纸有什么区别?

宣纸看起来有点透,白纸和素描纸比它厚。

宣纸摸起来软软的,白纸滑滑的,素描纸摸着有些糙。

让我们用墨试一试它们,看看墨汁遇到它们会发生什么?



 孩子们把墨汁滴在不同的纸上,观察纸上出现的变化。


哇!墨汁在宣纸上很快就被吸干了!


墨汁在白纸上干得很慢,没有宣纸上的好看。



所以宣纸才是墨的好朋友。


教师反思:通过滴墨对比的实验,孩子们发现宣纸上的墨汁很快就被纸吸收,并且墨的范围会慢慢变大,颜色慢慢变浅;而白纸的吸水性不如宣纸,展现的效果不如宣纸,只有宣纸才能最大范围发挥墨的特性。因此实验结果自然就解开了“为什么在宣纸上画”的疑问。


趣玩水墨之百变的墨


墨迹图


墨汁、宣纸、毛笔三个好朋友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通过实验,孩子们发现在染色的时候,小手一定要捏紧,不能把纸张全部打湿,要留一小部分用手拿,这样拿出来的时候就不会破掉。为了让孩子直观感受墨的动态痕迹,我们进行了墨迹想象添画。


我们看到了墨迹图变化而来的神奇意境,水墨的墨迹让孩子们浮想联翩,创意无限……这也是水墨所表达出来的独特而神奇的韵味吧。我们不仅感慨中国水墨文化的神奇,同时也感受着水墨意境的唯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感受着中国水墨画独有的魅力。


水墨吹画


黑色的小墨滴,滴落在洁白的纸上,用嘴对着墨水吹气,小墨滴就慢慢的开出了许多粗细不一样的造型,用的力度不同,吹的方向也不同,所呈现出的画也是各有千秋。


古诗配画


结合古诗欣赏,我们进行了诗配画活动。


教师反思:《指南》中提到:艺术领域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强调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一笔浓墨,一纸挥毫,童心与水墨的相遇,无处不显孩子们本性的率真与质朴,一双小手拨动着墨浪,一颗颗童心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


水墨画展


我们的水墨作品越来越多啦!可不可以把这些作品给其他班小朋友看看呢?我们一起办一个水墨画展吧!


教师反思:这是一场遇见“美好”的视觉盛宴,除了浓厚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更多的是在整个画展的筹备中,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体验:办画展,我也可以。


课程感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一、尊重幼儿兴趣,基于契机深入研究。

     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我们走近水墨。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水墨画工具的独特之处,感受水墨文化的魅力,引发幼儿对“水墨”的深入探索。从而形成了本次的活动。
     二、遵循幼儿为本,给予支持师幼共长。

     教师始终相信并尊重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协商。从一开始幼儿引发了探索“毛笔”的兴趣,我们作为支持者,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可探索的环境,自由寻找班级里的材料,利用工具宣纸、墨汁,让幼儿可以随意尝试探索。

     在这场精彩纷呈的水墨之旅中,孩子们用心欣赏,大胆创作,提升了审美素养和创造美的能力。水墨润心,文化传情,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而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将文化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中,相信这一颗名为“传统文化”的种子,将在幼儿内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萦绕在笔尖的水墨,会继续书写大三班孩子们的精彩故事……



编辑 | 袁巾晶

图文 | 大三班

审核 | 朱家辉






南通市崇川区永兴幼儿园
宣传教育、咨询、引导、辐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