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中国史/辽金史
欧亚东方的多极共存时代:
大蒙古国时代以前
ユーラシア東方の多極共存時代:
大モンゴル以前
古松崇志
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2024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游牧王朝与中原王朝之所以能够并存数百年之久,其背后隐藏着复杂而微妙的动态平衡。在大蒙古国统一之前的欧亚东方舞台上,多个政权如星辰般璀璨并立,共同编织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本书深刻聚焦于契丹(辽)与北宋通过澶渊之盟所构建的“澶渊体制”,以及随后金(女真)时代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通过巧妙地融入丰富的考古资料,从外交策略、礼仪规范、宗教信仰乃至历史编纂的多个维度,对传统“东洋史”乃至中国史的认知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
作者所提出的“欧亚东方”这一概念,不仅是对传统“东亚”地理范畴局限性的深刻反思,更是受到近年来兴起的“中央欧亚史”研究潮流的启迪。这一概念的边界被拓宽至广袤无垠的草原地带,甚至与中亚地区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更为宏大、多元的历史空间。
在探讨这些政权间的相互关系时,作者创造性地使用了“多极共存”的表述。这里的“多极”,不仅涵盖了契丹(辽)、北宋、金(女真)等拥有强大影响力的主要政权,也包括了众多规模较小但同样重要的政治实体。通过对这些政权在外交策略、礼仪交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细致剖析,本书生动地揭示了它们如何在“多极共存”的框架下,通过智慧与策略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与互动,共同书写了欧亚东方历史上那段既波澜壮阔又细腻入微的篇章。
本书分为三部分,共15章:
序 章 ユーラシア東方の多極共存時代とは何か
第一部分 10~13世紀のユーラシア東方における王朝間関係
第一章 契丹·北宋間の澶淵体制と国境
第二章 契丹·北宋間における外交文書としての牒
第三章 契丹·北宋間の国信使と儀礼
第四章 金·北宋間の同盟をめぐって
第五章 金国の正旦·聖節の儀礼と外国使節
第二部分 契丹·金の儀礼と信仰
第六章 契丹の王権儀礼と信仰——即位儀礼·天地祭祀·喪葬儀礼をめぐって
第七章 契丹皇帝の喪葬儀礼——聖宗文殊奴の喪葬儀礼と慶陵埋葬を中心に
第八章 慶州白塔建立の謎をさぐる——契丹皇太后·皇帝の仏教信仰
第九章 法均と燕京馬鞍山の菩薩戒壇—— 契丹における菩薩戒の流行
第十章 金国の祭天儀礼——拝天と郊祀をめぐって
第十一章 金国の祖先祭祀——御容祭祀と宗廟
第三部分 多極共存時代の歴史編纂
第十二章 女真開国伝説の形成——『金史』世紀をめぐって
第十三章 脩端「辯遼宋金正統」をめぐって——元代における『遼史』『金史』『宋史』三史編纂の過程
终 章 10~13世紀のユーラシア東方史——時代史の概観
作者简介
古松崇志( FURUMATSU Takashi ),现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文化表象研究部门教授,专攻历史文化学。代表著作有《オアシス地域の歴史と環境》(勉诚出版,2011年)、《中国経済史》(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3年)、《概説中国史》(昭和堂,2016年)、《金·女真の歴史とユーラシア東方》(勉诚出版,2019年)等。
编 译:彭伊雯
历史学/日本古代史
女帝、皇后与平城京的时代
女帝·皇后と平城京の時代
千田稔
吉川弘文館
2024
内容简介
自磐余之地的初始辉煌,历经飞鸟之城的短暂驻足,直至平城京的宏伟落成,大和国在数次迁都的壮阔历程中,见证了六位女帝与光明皇后携手共进的非凡时代——大和时代的璀璨篇章。本书细腻地勾勒出从佛教正式传入的钦明朝,直至称德天皇统治时期的历史脉络,展现了大和国如何通过积极吸纳海外文化的精髓,不断巩固律令体制的根基,并精心规划城市建设,从而为其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过程不仅是大和国自身文明演进的生动写照,也是其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与融合能力的有力证明。
本书共由七章构成:
序 章 磯城嶋の大和─平城への長い旅路
第一章 推古天皇─転回する国家
第二章 斉明(皇極)天皇─中華帝国へのあこがれ
第三章 持統天皇─国家の構図を描く
第四章 元明·元正天皇─血統と遷都
第五章 光明皇后─国家理念と現実
终 章 称徳(孝謙)天皇─「ヤマトの時代」の終焉へ
作者简介
千田稔(SENDA Minoru),日本地理学者。现任奈良县立图书情报馆馆长、帝冢山大学特别客座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代表著作有《古代日本の歴史地理学的研究》(岩波书店、1991年)、《王権の海》(角川书店、1998年)、《邪馬台国と近代日本》(NHK出版、2000年)、《古代日本の王権空間》(吉川弘文馆、2004年)、《古代天皇誌》(东方出版、2016年)等。
编 译:彭伊雯
历史学/中日关系史/中国边疆史
古代的渤海与日本
古代の渤海と日本
中野高行·柿沼亮介(编)
高志書院
2024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日本新锐研究者关于古代的渤海与日本的研究。自698年建国以来,渤海派遣至日本的使节团累计超过30次之多。如此频繁的外交往来背后,反映了日本对待渤海的哪些诉求,以及渤海对待日本的哪些期望?本书不仅深入探讨了这些历史问题,还进一步揭示了古代外交政策复杂且真实的面貌,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外交博弈画卷。
本书收录研究论文8篇,并附研究笔记3篇:
はじめに
第1部 渤海社会の実像
小嶋芳孝:第一次遣渤海使が目撃した渤海の旧国
中澤寛将:渤海の文化変容と地域社会
古畑 徹:渤海国の高氏について
澤本光弘:高麗郡と契丹による渤海攻略とのはざま
第2部 古代日本と渤海
大日方克己:渤海からの到着地と京への道
浜田久美子:渤海使の入京路
【コラム】小嶋芳孝:古代加賀の港湾遺跡
柿沼亮介:高麗朝臣一族の改姓と渤海
【コラム】須田 勉:高麗郡高岡廃寺第2建物と渤海の墓上建物
中野高行:渤海国書をめぐる諸課題
【コラム】荒井秀規:高句麗・渤海と豉
あとがき
编者简介
中野高行(なかの たかゆき),1960年生,东京农业大学第三高等学校教谕,代表著述有:《古代日本の国家形成と東部ユーラシア交通》(八木書店)、《日本古代の外交制度史》(岩田書院)、《古代国家形成と国際的契機》(同成社)。
柿沼亮介(かきぬま りょうすけ),1985年生,早稻田大学高等学院教谕,代表著述有:《古代西海道の“辺境島嶼”と“越境”する人々》(《民衆史研究》第105号)、《新羅と倭·日本》(佐藤信編:《古代史講義 海外交流篇》,ちくま新書)、《藤原仲麻呂政権と武蔵国新羅郡の建郡》(須田勉·高橋一夫編:《渡来·帰化·建郡と古代日本》,高志書院)。
编 译:张晓舟
历史学/欧亚史/博物学
东部欧亚的物品交流与地域
동유라시아 물품 교류와 지역
동국대학교 한국문학연구소
경인문화사
2022
内容简介
本书是韩国东国大学文化学术院历经多年精心编纂的一部关于人类发明创造的多样物品的研究著作。这些物品按照地区和用途进行了详尽的分类,旨在揭示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通过对东部欧亚陆域和海域所产物品的多元属性进行深入剖析,本书致力于探索并阐明超越韩国地理范畴的东部欧亚地区文明与文化史的独特风貌。
本书第一部分聚焦于“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朝鲜之间的物品交流与地区互动”,深入探讨近代以来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围绕朝贡、赐予、贡纳等复杂关系而展开的丰富历史。第二部分以“东亚海域的物品交流与地区联系”为主题,将目光投向济州岛、琉球群岛等东亚海域的关键节点,揭示了这些地区在物品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历史变迁的生动面貌。最后,第三部分以“蒙古帝国时代的物品交流与地区融合”为核心,回溯蒙古帝国在东部欧亚地区称霸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蒙古高原地区不仅与西藏地区之间存在频繁的物品交流,而且与阿穆尔河流域、库页岛、北海道等地之间存在着赏赐品、布施品以及绢绸等珍贵物品的广泛流通。本书旨在通过探讨这些物品的流转,进一步丰富“东部欧亚物品学”的内涵。
本书收录研究论文10篇,目录如下:
제1부 명청(明淸) 중국과 조선의 물품 교류와 지역
徐仁範:청(淸) 칙사(勅使)・통관(通官)에의 조선 호피・표피 사여와 무역
具都暎:15~17세기 조선이 명(明)에 보낸 조공품의 변화와 의미
金炳模:국가 수취 대상으로서 조선시대 교(膠)의 분류
제2부 동아시아 해역의 물품 교류와 지역
李丞鎬:5~8세기 탐라국(耽羅國)의 대외 교류와 진상・조공품
高秀美:10~12세기 탐라의 대외 교류
林慶俊:근세 동북아시아 해역 질서와 ‘전복’의 길: 원명 교체기 제주도 특산물의 교역과 진상
渡邊美季:류큐・일본 관계에서의 관복(冠服)과 조칙(詔勅)
제3부 몽골제국 시대의 물품 교류와 지역
薛培煥:“인간은 친절의 노예다” -사우가(Sauɤa) 문화와 몽골제국 사회・경제・정치 네트워크-
崔素暎:몽골제국 시기 티베트 승려에 대한 보시와 운송 문제 고찰
中村和之:아이누의 북방 교역과 중국제 견직물 ‘에조 비단(蝦夷錦)’
编 译:张晓舟
文献学/中朝·韩文化交流
朝鲜的畅销书《史记》
조선의 베스트셀러 사기
김소희
한국학중앙연구원출판부
2023
内容简介
在近代印刷技术被引入之前,高丽与朝鲜的书籍发行体系已颇为完善,不仅中央与地方官厅,连寺庙、书院乃至个人都积极投身于书籍的出版与传播。这些时期的出版物种类繁多,既有满足统治与业务需求的典籍,也不乏医学、天文地理等日常所需的实用书籍。本书探讨了朝鲜时代丰富多彩的出版印刷文化,还探讨了中韩两国间书籍流通与演变的历程,尤其聚焦于《史记》这一经典著作的不同刊本。
自朝鲜三国时代起,朝鲜半岛便与中国展开了密切的书籍交流,积极吸纳并利用引进的中国书籍。司马迁于公元前91年所著的《史记》,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均备受推崇,其版本亦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进,如宋刊本、元刊本、明刊本等,各具特色。而在朝鲜半岛,这部巨著或被原样重印,或经历脱胎换骨的改编,形成了全新的风貌。对于朝鲜的知识阶层而言,《史记》是探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必备读物,更是启迪思想、指导实践的重要教材,因而广受青睐。然而,《史记》全书共130卷,字数高达52万6500字,内容浩瀚无垠。因此,在朝鲜半岛流传的《史记》多为精选其核心内容的缩略版,而非完整原著。这些缩略版的编纂与体例,无疑折射出当时读者的兴趣与偏好。本书不仅阐述了《史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内容,更通过对其发行方式与形式的细致剖析,生动展现了中国书籍如何流入朝鲜,以及朝鲜如何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朝鲜时代出版印刷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书目录如下:
1.사마천과 『사기』
2.중국의 『사기』 간행
북송 대 인쇄본의 출현
남송 대 삼가주본의 등장
원 대 팽인본 방각본의 출판
명 대 『사기평림』과 『사기찬』의 간행
3.조선의 『사기』 간행
주자소와 『사기』
作者简介
김소희(金素熙,音译),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文学博士,曾任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忠清南道历史文化研究院全职研究员,现任韩国学大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韩国与中国书籍交流及地方印刷文化史,代表论著有《朝鲜后期金属活字本校勘案例研究——以壬辰字校勘本为中心》《17—18世纪完营出版的刊行形态和特点——以〈资治通鉴〉〈朱子大全〉〈东医宝鉴〉为中心》等。
编 译:张晓舟
文学/历史学/中朝·韩文化交流
《皇华集》与“皇华酬唱”
황화집과 황화수창
심경호, 김한규, 이종묵, 김은정, 박용만,
노경희, 김덕수
한국학중앙연구원출판부
2022
内容简介
在与明朝的外交互动中,朝鲜的文风得到了鲜明的展现。朝鲜秉持着事大以诚、交邻以信的原则,与中国及周边各国保持着稳固的外交关系,其中与明朝的交往尤为密切,两国使臣的互访络绎不绝。每年,朝鲜都会派遣包括进贺使、谢恩使、奏请使等在内的三使,以应对各类外交事务。而当中国皇帝登基、太子诞生与册封、条规颁布等重要时刻,也会向朝鲜派遣“诏使”与“天使”,以示两国间的深厚情谊。
在朝鲜,对于那些奉诏书和敕谕而来的使臣,他们往往对朝廷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力,因此朝鲜方面总是给予他们最热情的接待。接待使臣被视为国家大事,朝鲜不惜耗费巨大国力,以确保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在接待过程中,最为费心之处便是与使臣们的酬唱交流。这不仅是对使臣们应对策应能力的展示,更是朝鲜以“小中华”自居,彰显其独特文风的绝佳机会。
在外交关系的背景下,凝聚着朝鲜文化自豪感的《皇华集》应运而生,成为两国使臣文学交流的宝贵平台。然而,由于“臣不外交”的原则,明朝与朝鲜文人的酬唱活动主要在朝鲜境内进行。明朝使臣与朝鲜官员在义州、安州、平壤、黄州、开城等地频繁举办宴会,并展开精彩的酬唱。抵达汉阳后,他们又在太平馆、堤川亭以及汉江上的亭子船上举行盛大的诗会。
《皇华集》是朝鲜与明朝在政治、外交关系中的文学结晶,它记录了朝鲜文官与明朝使臣之间的诗文交流。这种文学活动被称为“皇华酬唱”,是朝鲜展示本国文明的重要载体。当然,《皇华集》作为朝贡体制的文化产物,其编纂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用中国文献、颂扬名士。但朝鲜文臣们在《皇华集》的序言及酬唱作品中,却强烈地表达出了独立自主的文化观念,这凸显了《皇华集》在传统时代东亚“倡和外交”思想中的独特地位。
本书收录研究论文7篇,目录如下:
심경호:『황화집』 서문과 기자 관련 창수에 나타난 조선 문신의 자주적 문명의식
김한규:『황화집』의 문학 명사(明使)
이종묵:황화수창의 공간
김은정:『황화집』을 통해 본 명 사신의 조선 문물 형상화 양상
박용만:원접사와 관반의 선발과 역할
노경희:중종 연간 대명외교와 『황화집』 간행의 정치적 성격-관각문인의 문학과 외교 활동을 중심으로
김덕수:황화수창 시고의 작성과 간행-1537년 황화수창을 중심으로
编 译:张晓舟
历史学/朝鲜史/高丽史
高丽地方制度成立史
고려 지방제도 성립사
윤경진
서울대학교출판문화원
2022
内容简介
在韩国悠久的历史脉络中,地方制度作为透视社会结构特征的窗口,始终是学术界持续探究的焦点。特别是高丽王朝时期,地方制度与乡村势力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是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深切关注。本书深度聚焦于高丽地方制度,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国家体制的成熟度,并围绕时代划分的权力关系理论展开讨论,同时细致入微地剖析了高丽地方制度的具体架构与运作实况。
依托对《高丽史》地理志的全新解读视角,本书重新审视了高丽地方制度的诞生背景与演变历程,力图揭示其深层次的历史逻辑。在此基础上,本书深入探索了从基础单位(郡县)经由中间单位(主县—属县体系)至广域单位(界首官、道、京畿)的整个制度架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有机互动,展现了高丽地方制度精细化构建的初步尝试与成就。
本书目录如下:
들어가며
제1부 기초 운영단위의 편성
〈1〉 통일전쟁기 성읍의 분립과 운영
〈2〉 읍호개정과 군현 획정
제2부 중간 운영단위의 편성(1): 군-영현체계와 주-현체계
〈1〉 태조대의 지방제도 개편과 군-영현체계
〈2〉 성종 11년의 읍호개정과 군-영현체계
〈3〉 성종 14년의 지방제도 개편과 주-현체계
제3부 중간 운영단위의 편성(2): 주현-속현체계
〈1〉 주현-속현 영속관계의 성격
〈2〉 현종 9년의 주현-속현체계 성립
제4부 광역 운영단위의 편성(1): 계수관
〈1〉 계수관의 기원과 성립 과정
〈2〉 계수관의 설정 원리와 구성
제5부 광역 운영단위의 편성(2): 도와 경기
〈1〉 10도제의 시행과 운영체계
〈2〉 도의 다원적 편성과 5도의 성립
〈3〉 경기의 성립
作者简介
윤경진(尹京镇,音译),韩国首尔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庆尚国立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高丽史,代表论著有《古文书史料所见高丽地方行政体系》《高丽前期界首官的运营体系和功能》等。
编 译:张晓舟
文学/中阿文化交流
中国文学经典——解读与批评
قراءات نقدية في كنوز الأدب الصيني
منير عتيبة
بيت الحكمة للثقافة
2021
内容简介
尽管近年来中阿文学翻译活动呈现出蓬勃增长的态势,阿拉伯读者对中国文学的深入认知却依然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穆尼尔·奥泰巴以其力作《中国文学经典—解读与批评》为桥梁,精心剖析了15位杰出中国作家的20部经典小说佳作,向阿拉伯世界的读者群体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文学的非凡魅力与深邃内涵,这无不彰显了作者对中国文学领域的深刻见解与独到剖析。
穆尼尔·奥泰巴敏锐地指出,阿拉伯文化与中国文化在诸多日常生活场景及社会结构层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在探讨人性本质及面对社会普遍问题的维度上,两地人民的生活体验实则相通相融,并无根本性的鸿沟。因此,该著作不仅是一部严谨的文学批评集,更是一场跨越文化界限的探索之旅,它以阿拉伯视角为透镜,深刻挖掘并呈现了中国人民的独特精神风貌与文化多样性。
作者简介
穆尼尔·奥泰巴(منير عتيبة),埃及小说家、评论家和诗人。曾担任阿拉伯互联网作家联盟媒体委员会主席。迄今为止,共发表60多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文学批评、儿童文学,在埃及广播电台和美国阿拉伯之声广播电台创作了众多连续剧、短剧和广播节目。他曾两次获得埃及作家联盟奖,被评选为2022年埃及三十位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人物,并在2023年带领埃及获得阿拉伯故事讲述推文竞赛一等奖。
编 译:姬鲁冰、洪 晔
国际政治/日本/阿拉伯
日本与阿拉伯:历史与展望
اليابان والوطن العربي: العلاقات المتبادلة والآفاق المستقبلية
مسعود ضاهر
مؤسسة الفكر العربي
2013
内容简介
黎巴嫩大学历史系的杰出教授马苏德·达赫尔博士,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广泛搜集并深入分析了丰富的统计数据与历史文献,巧妙融合了英文、法文及阿拉伯文的多语种学术研究成果。历经数载精心提炼,他成功地将日阿文化交流活动中的思想精髓凝聚于一书之中,全面且深刻地回顾了阿拉伯国家与日本在多个领域内交往的悠久历史。
在这部著作中,马苏德教授对阿拉伯国家与日本在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科学等领域的交流历程与现状进行了详尽无遗的全景式描绘,不仅细致梳理了双方交流的脉络,还深刻总结了日本在阿拉伯国家重要事务中所持的立场与态度。同时,他以其前瞻性的视野,对日阿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富有洞察力的展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特别强调了阿拉伯青年与全球成功现代化理念进行积极沟通与互动的重要性。他高度评价了明治维新期间一系列改革所蕴含的理念,认为这些理念在日本的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实现了精妙绝伦的平衡,为阿拉伯国家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典范。
作者简介
马苏德·达赫尔(مسعود ضاهر),黎巴嫩中国友好联合会会长,黎巴嫩大学历史系教授,阿拉伯世界著名的东方史专家,精通阿拉伯语、俄语、英语、日语,曾获得由日本天皇颁发日本文化奖。代表作有《黎巴嫩宗派问题的历史根源:1967-1861》、《黎巴嫩社会史》、《日本近代史1853-1945:挑战与展望》、《阿拉伯人眼中的日本:1904-2004》等。
编 译:姬鲁冰、李家旺
— END —
往期书讯
编 辑|张晓舟
排 版|彭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