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时政》第146期:展望岸田弃选后日本修宪的可能走向

文摘   2024-08-27 08:05   浙江  

8月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自民党需要就宪法第九条“明记自卫队”加快讨论。作为自民党内保守自由派(原宏池会)的派阀领袖,岸田为何会在言行上偏向同党保守右派(原清和会即安倍派)的修宪主张一直存在争议。一种合理的解释是:支持保守右派的选民“修宪归属意识”较强,而支持保守自由派的选民一遇政局有变,则可能弃票或者将选票投给在野党。而岸田本人“追求彻底的现实主义”,因此其之所以表露出修宪言行,正是希望在避免选票流失的同时,亦借机拉拢清和会(即安倍派),从而稳固政权基础。但须看到的是,岸田本人实际对修宪相对消极,加之清和会在安倍遇刺后群龙无首,而岸田又利用“派对券”丑闻大力打击安倍派,因而日本短期内再难出现如安倍晋三一般强力推动修宪的政治家。


图1:8月7日岸田文雄于自民党宪法改正实现本部发表讲话。图片源自自民党官网


此外,就护宪一方的现状而言,日本各大在野党选举“共斗”面临困境,护宪力量势颓,难以对自民党的修宪言行进行牵制。目前公认护宪政党主要是立宪民主党、社民党和日本共产党。立宪民主党的源流之一是冷战时期护宪的社会党,因此有“社会党化的在野第一大党”之称。但是,以在野党联合政权构想为例,立宪民主党与日本共产党仅确认能够达成“有限的阁外合作”。更关键的是,立宪民主党最大的支持团体“日本劳动组合总联合会”反对与日本共产党合作。因此,在众参两院选举上,二者至多在调整候选人方面达成合作,而候选人相互推荐、选举支援等选举合作乃至建立在野党联合政权则无从谈起。此外,立宪民主党虽与在野第二大党日本维新会在“统一教会”问题中迫使岸田内阁阁僚辞职以及打击岸田内阁支持率等方面取得成效,但尚未能在选举合作方面达成共识,尤其是后者主张修宪,两党政策理念上的差异阻碍了选举“共斗”的实现。


从日本国民的角度看,修宪在冷战时期属于政治禁忌,而在安倍期间国民已表现出“修宪脱敏”的倾向。以中间偏左的朝日新闻和偏右的读卖新闻所实施的舆论调查为例,前者一般使用“是否需要修宪”,后者则采取“是否应当修宪”的表述方式,由于采取不同的选项设置,因而所得到的数据会有所差异。相对而言,读卖新闻实施的舆论调查中支持修宪的国民比例会更高。但即便如此,据历年朝日新闻的舆论调查数据显示,支持修宪尤其是支持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国民比例亦逐渐接近50%。总体而言,日本对修宪已呈现出“个论赞成,总论反对”的态势,即对安倍时期提出的“修宪四项目”(“自卫队加宪”、新增“紧急事态条款”、参议院“合区”以及高等教育无偿化)整体持反对意见,但对修改个别条款持赞成态度。


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只要再出现力推修宪的政治家,日本便会修改维系近八十年的宪法。首先,就自民党而言,以安倍政权最为稳固的2017年众议院选举后为例,自民党议员中有近2/3支持修宪,但仅有不足10%的议员将修宪列入top3的政策优先选项之中。换言之,修宪虽已在自民党内形成部分共识,但自民党整体推动修宪的意愿并不强烈。其次,日本国民对修宪具有强烈的“宪法保守主义”意识。根据历次东大·朝日新闻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政策议题中,日本国民对宪法的意见稳定性最高,而自民党的修宪草案中一旦有包含改变日本防卫政策现状的内容,日本国民就会普遍表现出“过敏反应”。以2005年为例,日本国民在此之前对修宪的支持率一度有所上升,但在自民党2005年版修宪草案公布后,国民反对修宪的比例迅速上升,而诸如“九条之会”等护宪民间团体的数量则快速增加。


图2:日本每日新闻于8月24-25日实施的全国舆论调查


随着8月14日岸田宣布不参加九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这意味着日本的政治格局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可以预见的是,主张修宪的保守右派将难以挽回颓势,修宪将不再是日本政治的主流议题。一如日本著名杂志《文艺春秋》所预测的一样,2024年的100个主流议题中修宪不被列入讨论范围,事实上无论是岸田本人亦或是可能的继任者都不会在修宪议题上有明显的实际举措,只是出于拉拢右派的考虑会在诸如宪法纪念日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发表修宪言论而已。从现状而言,基于出于完成博士论文的需要而在日本进行的访谈,加之笔者的长期观察,日本更有可能选择“解释修宪”即修改宪法解释的“渐进型修宪”路径。当前,日本已于安倍任期内部分解禁集体自卫权,这对1972年“国际法上拥有,宪法上不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是一个巨大突破,未来日本保守势力有可能再次选择这条路径,而非冒着国民的巨大不满强行推动修宪。此外,由于2025年日本将再度迎来国政选举,加之自民党亦将迎来成立七十周年的重要节点,出于选举的需要,修宪作为自民党的“党纲”是否会有所变化也值得关注。


作者:洪云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

浙商大东亚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东亚研究院官方公众号。旨在: 扩大学术交流,助力学科建设;夯实研究基础,发挥智库作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