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22通讯 | 吴疆:反思数字人文的理论与实践: 以区域宗教系统的研究为例

文摘   历史   2024-11-16 09:00   浙江  



主讲人简介:


吴疆 , 1994年南开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毕业,200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宗教学博士,师从杜维明与詹密罗(Robert Gimello)教授,专治东亚文明史与宗教思想史,现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教授,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宗教系与古典系以及东亚系代理主任。出版专著 Enlightenment in Dispute: The Reinven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禅悟与僧诤:十七世纪中国禅宗的重构》(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2023中西书局中译本)以及Leaving for the Rising Sun: Chinese Zen Master Yinyuan and the Authenticity Crisis in Early Modern East Asia《蹈海东瀛:隐元隆琦与前近代东亚的本真危机》(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 荣获首届天柱最佳禅学著作奖,2022宗教文化出版社中译本)。另外编著有Spreading Buddha’s Word in East Asia: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Canon《法宝东渐:汉文佛教大藏经的形成与演变》(与贾晋珠教授合编,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2016),Reinventing the Tripitaka: Transformation of the Buddhist Canon in Modern East Asia《法宝重光:佛教大藏经在现代东亚的演进》(与Greg Wilkinson教授合编,莱克星顿出版社,2018),《佛法与方法:明清佛教及周边》(与王启元教授合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Religious Systems in Greater China《大中华区域宗教系统的形成》(Routledge 2022), The Digital World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Humanizing Technology for Wellness, Resilience, and Creativity: Proceedings of the 2022 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Annual Conference and Joint Meetings (PNC)《不确定时代中的数字世界:以人为本的科技如何促进健康、韧性与创造力——2022年太平洋邻里协会年会暨联席会议论文集》(与陈淑君、陈熙远教授合编, IEEE 2022)。另有论文多篇,主持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美国学术团体协会、蒋经国基金会等多项研究项目并担任多家国际学术丛刊和期刊编委。2023年荣获美国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Fellowship)。

吴疆教授讲座中


数字人文是近十几年来崛起和迅猛发展的交叉领域。这一新兴学科不仅在欧美大学和学术界站稳了脚跟,而且在中国国内的发展更加如火如荼。2024年11月8日下午,应我院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教授、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吴疆教授于东语楼202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展开了一场题为“反思数字人文的理论与实践:以区域宗教系统的研究为例”的精彩讲座。本场讲座由东语学院院长江静教授主持,我院多名老师、学生积极参与讲座。讲座开始前,江静院长对吴疆教授的个人经历及其研究成果作了简要介绍。

江静院长主持

在此之后,讲座正式开始。讲座伊始,吴老师就本次讲座召开的背景、目的做了简要说明,并向各位师生展示了本次讲座的大纲以及主要内容。
首先,吴老师向大家汇报了他带领的课题组此前在数字人文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向大家介绍了他们所搭建的区域宗教系统(projects.cbs.arizona.edu/rrs/)。随后,吴老师立即向大家阐释了什么是区域宗教系统。吴老师指出区域宗教系统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学者施坚雅(William Skinner)提出的中国地域的社会经济宏区域(Macroregion)理论。尽管这一理论可以指出某些现象的分布情况,但是施坚雅并没有指出特定现象如此分布的原因。以此为核心,吴老师及其团队以中国境内的宗教场所为研究对象,将相关场所分布划分为十个宏区域,并将宏区域内的宗教区域再次细分为若干个次区域(Subregion)。接着,吴老师又向各位师生进一步解释什么是区域宗教系统。吴老师提到,区域宗教系统的概念是研究宗教场所空间分布模式及其与其他社会和文化因素关系的新方法。吴老师及其团队主要基于大中华区宗教场所分布的空间分析和GIS建模,提出了区域宗教系统的概念。在这一部分的最后,吴老师对区域宗教系统做了更明确的定义,概括而言,即“区域宗教系统是某些相关或不相关的宗教场所的空间组合”。它的形成受到自然地理区、政区、文化区、社会经济区(如施坚雅的宏区域)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并对诸如人口、经济、交通、教育、文化、民族、方言等区域性和地方性分布的变量有高度依存关系,而区域宗教系统可以通过对上述变量的一系列考量加以确定。并且他提到,“每一个区域的核心和边缘可以根据热点分布和分布密度划定并根据相关历史文献加以修正”。在此理论背景之上,吴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施坚雅的中国宏观区域划分地图、根据佛教寺庙分布情况绘制而成的RRS中国区域划分地图以及清代清代佛教寺庙密度图叠加施坚雅宏观区域的地图。并且,吴老师还就《大中华区域宗教系统的形成》一书中提到的与区域宗教系统相关的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第二部分,吴老师针对其团队成员正在进行的杭州佛教相关的区域宗教系统项目做了介绍。首先,吴老师率先指出了这一课题的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尽管杭州宗教文化很重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像使用GIS制图技术那样以可量化的方式对杭州的宗教文化进行系统性调查”。因此,杭州地区佛教数字人文研究迫在眉睫。吴老师强调,杭州佛教的数字人文项目主要建立在区域宗教系统项目地图上,其中的数据和元数据已经做了一定处理,但迄今为止的项目仍然不是一个全面的GIS平台。最后,吴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带领的团队搭建的区域宗教系统网站,并向我们展示了部分区域宗教地图。其中,他以1368 - 1911年禅法传承记录中的杭州佛寺调查地图为例,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地图所包含的基本信息。

第三部分,吴老师就数据和可视化方法、可视化及地图绘制的技术和挑战等话题做了讨论。首先,吴老师点明了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数据可视化是数据科学家和数字人文学者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但仍然缺乏有效的可视化工具和创新的演示方法。另外,关于GIS,吴老师肯定了这一辅助工具的作用,但同时他也表明,已经有学者指出其可视化功能往往不能十分精确地反映空间数据集的复杂性。因此吴老师及其团队基于BGIS项目中创建的数据,开发更为复杂的数据可视化程序,帮助研究者解决以数字格式呈现空间数据的长期问题。同时,他还说明了创建杭州佛教寺庙寺院地图集的目的是将这一经验推广至全国各个省份。其次,吴老师指出当前可视化地图绘制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和挑战,包括数据保存和管理、绘图软件的选择以及如何使地图视觉效果更吸引人等问题。最后,吴老师展示了一部分数据可视化地图绘制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其中,吴老师结合宋代地方志记载,介绍了他的团队根据临安城内外佛教、道教等宗教场所的位置绘制的1127 - 1952年各阶段杭州主要宗教场所历时分布情况及其变迁地图。

第四部分,吴老师就反思数字人文为话题展开了讨论。吴老师提到,数字人文是一个协作式的跨学科领域,其主要内容是将数字和计算技术应用于人文学科的研究。它涉及人文内容的数字化、分析和呈现(例如文本、档案和创意输出),相关的项目使用数据集创建其主题的交互式解释(例如地图、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吴老师还提到,从历史上看,数字人文是从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发展而来的,并已与人文计算、社会计算和媒体研究等其他领域相关联。具体来说,小到策划原始资料的在线收藏、大到文化数据集的数据挖掘以及主题建模,数字人文涵盖了方方面面各种主题,并且在2012年纽约时报相关文章的推动下如火如荼进展,成为了人文社科领域绕不开的话题。此外,吴老师还表示,数字人文需要与研究目的高度契合,并非所有研究都需要数字化。他着重提到了空间人文的价值及其魅力,指出“空间人文”是通过重新将空间的地理概念到入有关人类行为和文化发展的问题,从而振兴和重新定义学术。吴老师强调,地图与叙事相结合才能形成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
最后,吴老师就本次讲座进行总结。首先,正是有了区域宗教体系,才促成了独特的“中国区域主义”的出现。另外,吴老师提到,高质量地图的数字地图集作为可视化工具和信息交流工具意义重大。他指出,高质量的数字人文地图需要有较高的可视化程度,并且地图本身可以清晰传达信息。最后,他还强调数字人文需要与实际研究相结合,数字人文主要起到辅助研究的作用。数字空间人文分析作为研究的辅助工具,应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科研、教学,最终为社会服务。

讲座结束后,东亚研究院王侃良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随后,现场参与讲座的师生向吴疆老师请教了关于数字人文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可视化数据的收集需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反映问题”“数字人文研究的未来与发展趋势”以及“可视化数据库搭建过程中的底层逻辑”等关心的热点话题。吴老师对各位老师、同学的提问做了细致地回答,收获了一致好评。本次讲座在吴疆老师和各位师生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预告:


……

黄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

伍安祖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亚洲研究系)

……



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相关链接: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21通讯 | 吴震:略谈近代日本阳明学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20通讯| | 司马懿(Chloë Starr):周大新、史铁生作品中的“来世”观念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9通讯| | 梅谦立:从孔子到朱熹:17-18世纪中西哲学对话的转变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8 通讯∣杨伟:翻译社会学视域下的《人间失格》译介研究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7通讯|潘钧:东亚文化圈视域下的日本汉字及汉字研究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6通讯|傅新毅:藏外汉语佛教文献与和刻本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5(6)通讯 | 东亚儒学系列讲座第六讲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5(5)通讯 | 东亚儒学系列讲座第五讲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5(4)通讯 | 东亚儒学系列讲座第四讲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5(3)通讯 | 东亚儒学系列讲座第三讲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5(2)通讯 | 东亚儒学系列讲座第二讲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5(1)通讯 | 东亚儒学系列讲座第一讲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4通讯|内田庆市:伊索寓言东渐并论“翻译是什么”

东语学院二十周年暨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3通讯|王宝平:明治前期赴日民间文人王治本之研究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2通讯|程永超:明清鼎革与日朝关系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1通讯|商兆琦、刘峰:东亚走向近代:国家、民族、文化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0通讯|林志猛:柏拉图和老子视域中的自然与本原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09通讯|魏美玲:革命的身体:重新认识现当代中国舞蹈文化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08通讯|李海涛:东亚佛教世界的形成、互动与认同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07通讯 | 沈予加:关于大洋洲的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06通讯 | 丁晨楠:17 -18世纪清朝对朝鲜半岛情报的搜集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05通讯 | 张西平:从中国与欧洲早期的互动看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04通讯 | 吴根友:“代差”“种差”交织的文明地理与共享的世界未来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03通讯| 刘东:各专地区,共享天下——地区研究的学科理由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02通讯| 郑先武:“东南亚区域规范研究的历史路径——以‘东盟方式’为例”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01通讯| 龚缨晏“日本所存浙江历史文化遗产的田野考察”学术讲座


海   报:王侃良

文   字:沈骏楠

审   校:刘   旭

编   辑:刘   旭

───────


浙商大东亚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东亚研究院官方公众号。旨在: 扩大学术交流,助力学科建设;夯实研究基础,发挥智库作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