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常见中成药妊娠期的使用信息

文摘   其他   2024-07-02 18:01   广东  

    妊娠期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是常有的事,而使用中药及中成药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以下是笔者参考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和《临床用药须知》等相关书籍资料,整理和归纳本院既往和现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常用的中成药在妊娠期使用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一.标准



安全性分级

分级标准

使用原则

禁用

大多是剧毒药或药性比较剧烈,服用后导致滑胎或死胎等影响的药,或是临床资料实验证实药物或其中某一类化学成分具有较显著的致畸、致突变或致死胎作用。

可能直接会对胎儿甚至母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不良影响,必须严格禁止使用。

忌用

程度较“禁”为次,具有明显“堕胎”、致流产作用的药,如大部分药性强烈的活血化瘀类药。

对孕妇可产生不良反应,应避免使用或最好不用。

慎用

程度最轻,没有毒性或有小毒,无强烈致流产作用,但有的药性猛烈或“下行”容易损伤胎气,如部分具活血化瘀功效的药、清热泻下、辛温走窜、破气消滞等功效的药。

毒性小,药性相对缓和,对孕妇也存在不利影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辨证谨慎使用。



二.中药



慎用

忌用

禁用

人工牛黄、三七、大黄、川牛膝、制川乌、小驳骨、飞扬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制天南星、天然冰片、木鳖子、牛黄、牛膝、片姜黄、艾片(左旋龙脑)、白附子、玄明粉、西红花、肉桂、华山参、冰片(合成龙脑)、红花、芦荟、苏木、牡丹皮、体外培育牛黄、皂矾、没药、附子、苦楝皮、郁李仁、虎杖、金铁锁、乳香、卷柏、制草乌、草乌叶、枳壳、枳实、禹州漏芦、禹余粮、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黄蜀葵花、常山、硫磺、番泻叶、蒲黄、漏芦、代赭石、薏苡仁、瞿麦、蟾蜍等。


大皂角、天山雪莲


丁公藤、三棱、干漆、土鳖虫、千金子、千金子霜、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马兜铃、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朱砂、全蝎、红粉、芫花、两头尖、阿魏、京大戟、闹羊花、草乌、牵牛子、轻粉、洋金花、莪术、猪牙皂、商陆、斑蝥、雄黄、黑种草子、蜈蚣、罂粟壳、麝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202

三.中成药




药品名称

说明书标注信息

禁忌说明

感冒类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孕妇慎用

本品主要成分包含蒲公英、黄芩、板蓝根和苦地丁,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成分都属于苦寒之药,大量或长期服用容易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孕妇慎用。

复方银花解毒颗粒

未提及

--

小柴胡颗粒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双黄连口服液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复方鱼腥草合剂


孕妇慎用

成分以鱼腥草、黄芩、板蓝根等中药为主,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药性偏寒凉。孕妇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尤其是在孕早期,强烈的子宫收缩可能导致先兆流产的风险。

保济丸(口服液)

丸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口服液:孕妇忌服

口服液成分含有天花粉,药性偏凉,且含有天花粉蛋白,可能导致绒毛破损和细胞内促凝物质外溢,进而引发胎盘循环和营养障碍,增加流产的风险,因此孕妇禁用。

蓝芩口服液

孕妇慎用

主要成分包括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和胖大海。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药性寒凉,大量或长期服用容易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孕妇慎用。

维C银翘片

孕妇慎用

本品是中西药复方制剂,主要包含维生素C、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马来酸氯苯那敏(抗过敏)以及一些中药成分如金银花、连翘、荆芥等。

对乙酰氨基酚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对胎儿的肝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可能导致胎儿血小板减少症。而马来酸氯苯那敏作为抗组胺药,可能会导致孕妇出现嗜睡、乏力等副作用,增加孕期不适。

银翘解毒片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清热消炎宁胶囊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清开灵口服液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板蓝根颗粒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复方毛冬青颗粒

未提及

--

连花清瘟颗粒(胶囊)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成分中含有大黄,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的功效,但因其药性峻猛且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一定影响。

藿香正气水(口服液、软胶囊)

水:不建议孕妇使用

口服液、软胶囊:孕妇慎用

藿香正气水中含乙醇40%~50%,孕期摄入酒精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导致胎儿酒精综合症。

藿香正气制剂中含有生半夏这一中药成分,生半夏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其需要经过炮制后降低毒性才能安全使用。在孕期,由于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发育,因此对含有生半夏的藿香正气制剂,孕妇应谨慎使用。

柴黄颗粒

未提及

--


玉屏风颗粒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感冒清热颗粒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抗病毒口服液

孕妇禁用

成分含有生石膏,寒性大,孕妇避免使用


四季抗病毒合剂

孕妇禁用

本品主要由鱼腥草、桔梗、桑叶、连翘、薄荷、荆芥、紫苏叶、苦杏仁、芦根、菊花、甘草等多种中药组成。其中,苦杏仁含有氢氰酸等有毒成分,且具有一定滑肠作用,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


银胡感冒散

孕妇禁用

中药成分中可能含有某些具有较强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作用的药材,这类药性峻猛的药物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对孕妇和胎儿较为不利,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

咽喉不适

清咽滴丸

孕妇慎用

清咽滴丸中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如薄荷脑、青黛、冰片、诃子、甘草等。薄荷脑因其清凉刺激性和通窍行气的作用,理论上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尤其是在孕早期,这可能会增加流产的风险。同时,一些研究提示,大量摄入或长期接触薄荷脑可能对胎儿发育有潜在影响。

冰片也称龙脑,是一种清热止痛、开窍醒神的药物,但它同样属于寒凉性质,且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刺激性。对于孕妇而言,吸入或口服含有冰片的制剂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比如腹痛、恶心等症状,并有可能间接影响到胎儿。

口炎清颗粒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银黄含化片

未提及

--

金嗓散结颗粒

孕妇禁用

主要成分含有马勃,莪术,金银花,桃仁,玄参,三棱,红花,丹参等。其中,莪术、三棱具有破血行气的功效,为孕妇禁用药,可能会对胎儿甚至母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不良影响,孕妇应避免使用。

金喉健喷雾剂

孕妇慎用

主要成分为艾纳香油、大果木姜子油、薄荷脑、甘草酸单胺盐等中药材,这些成分多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消肿的功效,其药性偏寒凉。中医理论认为,孕妇体质特殊,不宜过多使用寒凉性质的药物,以防损伤胎元或引起子宫收缩。

开喉剑喷雾剂

孕妇禁用

含有八爪金龙、山豆根、蝉蜕、薄荷脑等中药成分,辅料含乙醇。薄荷脑具有清凉、刺激和舒缓的作用,但它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发育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孕早期使用时,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增加流产风险。

孕期摄入酒精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导致胎儿酒精综合症。

克感利咽口服液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止咳平喘类

蜜炼川贝枇杷膏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成分含有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生半夏含有生物碱类有毒物质,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等症状。虽然经过炮制的法半夏或姜半夏降低了毒性,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急支糖浆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成分含麻黄、枳壳。由于麻黄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果孕妇盲目使用,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从而引起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的症状。此外,麻黄中的麻黄碱可能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引起平滑肌兴奋性增加,容易导致流产。因此,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慎用麻黄。

枳壳含有成分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伤害,如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不良影响。此外,枳壳也有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

孕妇禁用

本品辅料含乙醇,孕期摄入酒精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导致胎儿酒精综合症。

橘红痰咳颗粒

孕妇慎用

主要成分含有化橘红,百部,苦杏仁,茯苓,半夏,五味子,白前,甘草等。其中,虽然经过炮制的半夏降低了毒性,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应慎用。

杏贝止咳颗粒

孕妇慎用

主要由麻黄、苦杏仁、桔梗、前胡、浙贝母、百部、北沙参、木蝴蝶、甘草等多种中药组成,其中部分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例如,麻黄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血管收缩,而苦杏仁含有氢氰酸等物质,过量或不当使用有潜在毒性。

蛇胆陈皮口服液

未标注信息

--

蛇胆川贝液

孕妇慎用

本品辅料含少量乙醇,孕期摄入酒精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导致胎儿酒精综合症。

肺力咳合剂

孕妇慎用

肺力咳中含有红花龙胆等多种药物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红花龙胆具有活血作用,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严重者会导致流产或早产。

金振口服液

孕妇禁用

主要成分含有人工牛黄,生石膏,羚羊角,平贝母,大黄,黄芩等。其中,人工牛黄和大黄为孕妇慎用药;生石膏,寒性大,孕妇应避免使用。

消化不良

健胃消食口服液

孕妇慎用

成分中含山楂、麦芽。山楂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

麦芽本身对于孕妇来说较为温和,适量食用一般不会造成明显危害。但是,大剂量或长期服用麦芽可能因其含有的催乳素抑制因子影响到乳汁分泌,因此分娩前后的妇女应谨慎使用。





    妊娠早期感冒使用中成药治疗应注意中病即止。疗程3-5天,一般不超过7天。

药师提醒:中成药的随意使用可能导致妊娠风险的增加,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中成药还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擅自用药





    药品资讯可能会不断更新,请以相关说明书及诊治指南为准。本文资讯仅供参考。



END



参考文献:

[1] 朱莉红,于姝娟,邵明鸣,等. 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妊娠期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12):1291-1295,1329.

[2] 陈彧,冯欣,杨华,等. 妊娠期疾病常用中成药使用原则及禁忌[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2):5-8.

[3] 杨亚蕾,苗明三,凌霄等.感冒类中成药说明书中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信息分析[J].中医学报,2021,36(09):2005-2009.

[4] 张瑞丽,王景红,苏爽等.中成药在孕妇中使用的安全性研究[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09):38-41.


撰写:药学部主管药师 冯婉华

一审:药学部主管药师 邓后亮/李柠钰

二审: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 莫小兰

美编:药学部药师 叶美琳

校审发布:药学部主管药师 冯婉华



广州妇儿中心药学部
本公众号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官方公众号。主要用于普及公众用药安全知识、药学科普、科室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