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高发,该如何用药?

文摘   科学   2024-07-30 19:01   广东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每逢夏秋季,“红眼病”也迎来了流行季,近期很多学生纷纷中招。什么原因导致的“红眼病”呢?真的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会得“红眼病”吗?并不是的。


什么是“红眼病”?

大家口中所说的“红眼病”,在医学上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本病主要由肠病毒70型(EV-D70)或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CV-A24v)感染引起,腺病毒11型也可引起该病。属于丙类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病毒性眼病,人群普遍易感。





“红眼病”是如何传染的?

“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患者是主要传播源,如直接接触患者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品或患者摸过的东西、接触被污染的水等,并不会看一眼就感染。


“红眼病”有哪些症状?

“红眼病”潜伏期短,起病急剧,一般在12~48小时内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主要表现为球结膜下出血,出现眼红、刺痛、异物感、伴畏光、流眼泪及水样分泌物。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自然病程为2~3周,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部分患者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极个别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得了“红眼病”如何用药?

若您不小心得了急性结膜炎,应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按医嘱合理用药。

01

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可用抗病毒眼剂:0.1%羟卞唑、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膏;白天宜用滴眼剂,反复多次,睡前则用眼膏剂。

02

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结膜炎可选用红霉素眼膏,诺氟沙星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一次1~2滴,一日3~5次。

03

糖皮质激素类眼剂,有助于患者症状的减轻,但长期使用易出现眼压增高、视神经受损和再度感染风险,需遵医嘱使用。


// 温馨提示

并不是所有眼红都是“红眼病”,也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用眼疲劳等其他疾病引起,需由专业眼科医生诊断。不建议自行购买眼药水滴眼。

滴眼剂如何使用?

1


使用滴眼剂前要先洗手


用药时,头稍后仰,眼睛睁开向上注视,轻轻拉开下眼皮,药瓶口距眼2~3厘米,将1~2滴眼药水滴入结膜囊内。注意瓶嘴不能接触到眼睛,以防药品受到污染。


滴完后,尽快盖好瓶盖,闭眼休息,可以同时用手指轻轻按压内眦(鼻侧眼角)。


对于没有防腐剂包装的一次性滴眼剂,开封超过24小时后不再使用;其它有效期长的眼药水开封4周后,也不建议再使用了。




2


如需同时使用≥2种眼用制剂时,宜间隔10~15分钟,通常先用溶液型滴眼液,再用混悬型滴眼液,再用凝胶,最后再使用眼膏剂;


如果双侧眼睛同时需要用药,通常先滴健侧,再滴患侧。




如何预防“红眼病”?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尽量少揉眼睛,勤洗手。


日常不要共用毛巾、浴巾和眼部护理用品。


在“红眼病”高发季节,要尽量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比如游泳池、游乐场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 WS 217—2021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

2.上海市突发急性眼部疾病公共卫生应急防控和管理专家组.感染性结膜炎临床眼科防控专家共识[J].上海医药, 2021, 42(2).

3.王睿 主编.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89

4.我国糖皮质激素眼用制剂在角膜和眼表疾病治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16)[J].中华眼科杂志.2016,52(12):894-897


END



撰写:药学部主管药师 谢健敏

一审:药学部主管药师 张涛

二审: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 莫小兰

美编:药学部药师 舒蓉

校审发布:药学部主管药师 李慧仪


药学门诊简介


药学门诊服务由专业药师提供,包括用药评估、咨询、教育和方案调整。与传统门诊不同,药学门诊由主管药师及以上资格的药师坐诊,明确诊断后为患者制定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尤其适用于需多药联用的患者,确保用药安全,避免重复用药。


如果你是具有以下的情况,欢迎来看诊:


·患有慢性疾病,在不同科室同时治疗的患者

·同时服用5种及以上药物

·正在服用特殊药物的患者

·需要分剂量服用的婴幼儿患者

·备孕期、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

·怀疑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

·有任何用药问题的患者


01
药师团队


02
门诊地点

【珠江新城院区】:门诊大楼2楼药学门诊诊室

【儿童医院院区】:3号楼3楼特诊14室


03
挂号流程

点击关注“广州妇儿中心”公众号--门诊--当天挂号/预约挂号--儿童/妇女--珠江新城院区/儿童医院院区--药学门诊--选择相应就诊时间的出诊药师--选择就诊人。




广州妇儿中心药学部
本公众号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官方公众号。主要用于普及公众用药安全知识、药学科普、科室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