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MTX)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治疗中,甲氨蝶呤的地位亦至关重要!那么,你对甲氨蝶呤了解多少?
甲氨蝶呤是什么药?作用机制是什么?
甲氨蝶呤在药品说明书上归类为抗肿瘤和免疫机能调节药,很多家长、孩子翻开甲氨蝶呤说明书时,会产生疑问,我只是关节炎,为什么要服用甲氨蝶呤这个治疗肿瘤的药物?甲氨蝶呤在最初确实是用在治疗肿瘤,但经过长期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表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减轻关节炎症状、减少致残及延缓影像学结构破坏等方面优于其他传统合成抗风湿药(DMARDs),已被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和联合治疗的基本药物,这已成为国际共识。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作用机理是竞争性抑制叶酸还原酶,抑制嘌呤合成。目前研究发现甲氨蝶呤主要通过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作用治疗JIA,其主要机制包括增加细胞外腺苷浓度、过降低炎症细胞的趋化性和黏附、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等发挥抗炎的作用。
2
甲氨蝶呤的用法用量和疗程是怎样的?
用法用量:
甲氨蝶呤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用量一般为每周一次,10~15 mg /㎡,属于小剂量治疗。
治疗疗程:
甲氨蝶呤发挥治疗效果的时间缓慢,不同研究报道的起效时间(3 ~18 周)之间有差别,一般需要6~8 周的时间才能发挥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通常需要观察至少 12 周才能评估治疗效果。
减量及停药时间:
目前,临床上对于 MTX 减量及停止使用的时间没有定论。但切不可自行根据病情进行减量或者停药,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2019年颁布的JIA指南建议在JIA病情缓解后,继续使用MTX至少6个月,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评价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停药。
服用甲氨蝶呤的时候,为什么需要补充叶酸?
甲氨蝶呤的主要作用机理是竞争性抑制叶酸还原酶,在DNA合成和细胞复制的过程中叶酸必须被此酶还原成四氢叶酸,应用甲氨蝶呤的过程会干扰体内的叶酸的利用。此外,有科学研究表明,补充适量叶酸能显著缓解和减少MTX的肝脏毒性和胃肠道毒性相关不良反应,且不会削弱其治疗效果,叶酸用量为 MTX 用量的三分之一,1周1次。
需要注意的是,甲氨蝶呤的血浆半衰期为4.5 ~10.0 h,在 24 h内经肾脏排泄率为 90%,因此叶酸应在MTX服用24 h后服用,防止削弱MTX的治疗效果。
甲氨蝶呤常见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甲氨蝶呤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影响有哪些?
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可能降低甲氨蝶呤的肾清除率,从而增加甲氨蝶呤的血清浓度。甲氨蝶呤与青霉素或磺胺类药合用时应密切监测。
维生素
含有叶酸或其衍生物的维生素制品可能降低甲氨蝶呤的疗效,所以不能同时给予。叶酸缺乏状态可能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
由于有肝脏毒性增加的风险,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其它潜在具有肝脏毒性的药物(如: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和酒精)。当硫嘌呤与甲氨蝶呤同时给药时应特别谨慎。禁止甲氨蝶呤和维甲酸(如:阿维 A 酸)联合使用。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也可以增加全血细胞减少的风险,不建议与其同时使用。
甲氨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能会降低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如果同时接种某种活疫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抗原反应。甲氨蝶呤治疗过程中不可接种活疫苗。
甲氨蝶呤可以降低茶碱的清除率;当与甲氨蝶呤同时给药时需要监测茶碱水平。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甲氨蝶呤同时给药会降低甲氨蝶呤的清除率,从而导致甲氨蝶呤血浆水平升高并伴有甲氨蝶呤毒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大剂量甲氨蝶呤,特别是患者有肾功能损伤的情况。
环孢霉素可增加甲氨蝶呤的疗效和毒性。二者合用时会有过度免疫抑制和淋巴组织增生的风险。
长期应用甲氨蝶呤安全吗?
甲氨蝶呤推荐用于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可作为以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全身型JIA初始治疗的首选药品。家长们给孩子用药时不必过分恐慌该药的毒副作用,充分认识该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时跟医生报告,保证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杨金连,莫小兰,陈永壮,等. 甲氨蝶呤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进展[J]. 广东医学,2022,43(3):331-336. DOI:10.13820/j.cnki.gdyx.20212673.
[2]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 甲氨蝶呤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8,57(10):719-722. DOI:10.3760/cma.j. issn.0578-1426. 2018.10.005
[3]李彩凤,黄新翔,王永福,等.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诊疗规范.中华内科杂志, 2022,61(02) : 142-156. DOI: 10.3760/cma .j.cn112138-20210929-00666
[4]李彩凤,李士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精准诊断及精准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1,36(01):1-5.DOI:10.19538/j.ek2021010601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