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数据雷同责任在编辑,郑民华医生被攻击,责任在愚昧和反智
文化
2025-01-25 12:02
吉林
1月24日媒体报道,记者在查询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时,发现瑞舒伐他汀钙片和盐酸曲美他嗪片,两个仿制药生物等效性数据完全相同。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迅速回应:高度重视,立即对相关品种的数据进行了核实,这是在2019年和2021年公开相关产品信息时,由于编辑错误导致上述问题。他们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表达了歉意,后续将加强信息审核力度,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这是说所有的责任都在小编,决不是数据造假。说实话我找不到理由不信。哲学家说,一个人一辈子最神圣的事,就是确认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是真实的。我同意这话,当判断和客观实际想吻合,人就是幸福的。吃饭重要,吃药神圣。另一件事更加出乎意料。最近上海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20位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份提案。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明这种质量风险,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然后郑民华医生受到了网暴,这两天看了一下,按在他头上的帽子至少有十多顶,戴高乐也戴不了这么高的帽子。殖人、公知、西方医药利益代言人、追求回扣最大化、资本代理人、带货辉瑞、汉奸买办、辉瑞的狗腿子、资本的乏走狗、西方药企的嘴替、崇洋媚外、卖国贼……郑医生是上海市政协常委,“两会”期间,与医学界专家共同提交提案,这是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上海人民的重托,更是他们必须要履行的职责,他接受媒体关于“两会”提案的采访,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要遭到网暴?郑医生已经注销了微博账号。从前张文宏坚持了三年,面对各种骂声,他坚持给大家普及防疫知识,然后说到做到,疫情结束,安心当个医生。据我看,攻击郑医生的有两个人,一个叫愚昧,另一个叫反智。他是为所有人说话,因为人们迟早会成为患者。不可否认,我们身上附着经济属性,我们之间有着贫富差距,可是在需要救命的时候,生命本身对药品的需求没有任何差别。可能有朋友会认为,反正原研药我用不上,可见郑医生就不是替我说话。这得多么荒谬?这样想的人,都是暂时没病的人,待他遭到“麻药不睡”,他变得比谁都快,他不需要才怪呢。这就叫愚昧,他们甚至不知道医生为谁说话。愚众会拿着馒头去蘸烈士的鲜血,鲁迅第一个发现了这一点。此后李敖《北京法源寺》写到谭嗣同被问斩的时候,看到黑压压观看杀人的人群,“这些可怜的同胞啊,他们不知道,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个秘诀就是:以个别冒充一般,以情怀侵入科学,以空洞代替具体。郑医生等20位医学专家,是针对临床中遇到的问题而发声,提醒集采可能面临的风险,他所举的例子,只能是“具体的”而不是“一般的”,是“现象”的而不是“本质”的,只要是正常脑袋,都不会认为他是在否定集采。但是阿Q最愿意在这种逻辑上耍流氓。比如你指出阿Q头上有虱子,他会大怒,你敢说中国人头上有虱子,你这是抹黑。那个亚人就是这种思维,游客请他让一下,方便他人照相,他立即大怒,你敢让中国人给日本人让地方!这时候,他一个刑满释放分子,就是混乱侵入了一个“整体性概念”。再比如有人说,我家人用了十几款仿制药,都没问题,可见仿制药完全没问题。这与上面相同,以个体胡乱推导整体。郑医生指出的具体问题,他们就上升到整体高度,同样是这个荒唐逻辑。自古的莫须有,罗织构陷,用的全都是这种伎俩。在这种荒谬的逻辑下,对所有提出问题的人,都可以义正言辞地剿灭他们。中国古代还有诸如“兼听则明,偏听则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是这种逻辑,绝对会掩盖所有问题。一线医生指出集采药的风险,他们有着医生的良知,完全正确,品质可贵。你看,药监局的数据,都有可能出现失误,产品质量凭啥能绝对没有波动?医生作为施药的一方,对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不但天经地义,而且本身就是他们的职责!视而不见问题,反而是失职的!那将是医生的耻辱!最荒唐的是,国家医保局“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当好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吹哨人”,作为患者的人们,却攻击救病治人的医生了!他们抡起的大棒,就是以爱国情怀,侵入科学领域。爱国与科学并行不悖,尊重科学才是真正的爱国,可是反智的逻辑不一样,他们认为提出问题就是“反对集采制度”,说原研药好用就是“崇洋媚外”,于是愚昧导致反智,反智更加愚昧。他们翻来覆去玩弄几个空洞的名词,那些名词对应的涵义,他们并不知道,比如什么“公知”,谁能解释清楚什么叫“公知”?诸病可医,愚昧难医,反智难医,蛮不讲理更难医。所以鲁迅弃医从文,是选择了最难的一条人生路。郑医生一看,拉倒吧,我还是当我的医生好了,写什么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