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名医平一指紧缺,肖飞买药更难得

文化   2025-01-14 12:06   北京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结果正式公布,这次集采被业内称为“历史之最”,产品数量最多,降价幅度历史最大,药品价格历史最低,多个产品降幅90%以上。

原研药无一中选,进口药会逐渐退出公立医院。
人生只有两次没什么差别。第一次是出生的时候,除了贾宝玉含着一块石头来到世间,其他人都是光溜溜的;第二次是行将告别人生的时候,穿上病号服,亿万富翁和贩夫走卒一样。

但是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可能会引起“病号人生”的剧烈波动。我从来没有住过院,也没到服用二甲双胍、络活喜的时候,但是想到人生挣扎的大戏,会在病号身上上演,不禁内心一颤,就像龚琳娜的歌声:忐忑。

1、是看广告,还是看疗效?

什么手机啦、汽车啦、食品啦,这些都是最能体现情怀的领域,但是药品领域,从来没有过争论,所有人都认可赵本山的广告:别看广告,看疗效!

小时候听过袁阔成的评书《肖飞买药》,八路军英雄侦查员肖飞,头戴礼帽,穿着灯笼裤,腰悬王八盒子,骑上自行车,到敌人开的药店,掏出蓝皮pass,买了几支抗生素,因为八路军伤员要急用。

这就是疗效,郎中开的药不好使。

《笑傲江湖》里杀人名医平一指给令狐冲治病,他把十多个名医一脚一个,全都给踢了出去,“这些个庸医,有个屁用”。这也是看疗效。

进口药为什么会贵?因为这些药企投入了大量资金搞研发,研发的新药有专利保护期,过了保护期,其他药企可以仿制。这时候进口原研药就要面临仿制药的竞争,它怎么可能不贵?

有人会说原研药在保护期内已经赚大了,保护期外当然要面临激烈竞争,这没毛病,实际情况是,如果原研药企业感觉得不偿失,那么必将主动退出市场。

按说仿制药的质量和标准必须和原研药完全一致,具体如何,我没吃过,不知道,这事大概只能是吃药的人说了算。

至少在一些病号看来,不只是平一指这样的医生是难得的资源,能搞到药的肖飞,也会相当抢手。

2、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

国内医疗资源,公立医院占绝对主导地位,尤其是大病、重症,看看在大医院连夜排队的人群就知道了。对有经济条件、有自身意愿、愿意自己花钱的患者,如果能提供自费进口药,看起来是合理的。

《我是刑警》里的连环杀人犯,被抓后还要求警察,他要吃降压药,而且还嘱咐,他平时吃的是进口的。
现在的问题是,公立医院,进口药自费也没有。相当于有钱想吃澳洲龙虾,对不起,只有小龙虾。

私立医院倒是有进口药,但是目前私立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没法跟公立相比。

这又造成了撕裂,上牙下牙永远对不上辄,一边有黄药师的九花玉露丸,一边有名医平一指,病人可难办了。

3、肖飞,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行业群体?

那么,患者会不会想尽办法,在公立医院住院,用私立医院开的进口药?

我觉得不要小看国人的智商,这种逻辑肯定存在,它无非是多了一个环节,搞定医生。

还有,各种电商平台,也会想方设法进入原研药销售领域;商业保险,也许会琢磨这里面的商机。
再有,代购、黑市交易,然后是医疗纠纷,各种风险都有可能。甚至电诈,可以设想会立即跟上,你想啊,救命的药品,这时候只要掌握患者信息,知道他有钱,想用进口药,那还不一骗一个准?

小时候,进口电视机要凭票,谁能搞到这种票,那是本事;待这拨人老了,谁能搞到进口药,那才是本事。

所谓公平,本质上是机会公平就像考大学,谁都可以考,这才是真正的公平。假如大家都吃白菜价的药品,那也没什么心态失衡,就怕公立医院也能搞到其他货品,而大家没机会看到,更别说染指了。

至于众多药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还有几家企业有能力、有心思花大钱搞研发?怕是都在千方百计想着降成本、压价格、活下去吧?

小小的药片送到人的口中,这涉及到一个体系,成本是要考虑的,不过这不是什么关键指标,药品的关键指标,永远只是疗效。
莫言说,道德,是吃饱了以后才去想的问题。这吃药跟吃饭一样重要,试看会不会引发一系列道德问题。
往期回顾:

莫言说吃饱饭才会想道德问题,与鲁迅、胡适、刘强东的道德观

李连杰《黄飞鸿》道出了缅北电诈的基本盘:没有实名的内鬼

新迷信:美国登月是假的,西方抄袭永乐大典,与俄罗斯商品馆

辜负了当时明月,干嘛非要当官?


书写者
文学、社科、书法、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