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昌明了,但是迷信在全世界都有,如今又有了新形式,它披上了科学的画皮,其实仍然是个鬼。比如毛星火说,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都相信美国登月99%是假的。毛星火的依据,大概是网上流传的那些照片的“证据”。对不起,我宁愿被毛星火归为“智商不正常”,我也相信美国登月是真的。![]()
美国登月造假,最早是美国人说的。美国人出过书说登月造假,马斯克也说登月造假,本来么,真假属于真理问题,真理不怕怀疑,你能找到质疑点,那就说吧,可以说。
但是迷信不是这样的,比如毛星火,上升到了爱国情怀的高度,攻击刘亚东肯定美国登月,是“被布置故意带节奏”。这就是说,谁敢说美国登月是真的,那就说汉奸,是间谍,是败类,是带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就是迷信的特点:盲目而且不允许讨论,他们会千方百计躲避反对意见,甚至谁敢反驳,就是他的敌人。美国带回的月壤,普通人谁也没见过,没见到证据,如何做判断?这是一个思维问题。要我说,如果美国人登月造假,这个造假的难度,要大于真正登月的难度。那得发射火箭,带着载人飞船,在几万名观众的注视下,耗费巨资放一个大炮仗,只为了给苏联人看,倍儿有面子。航天指挥中心的科学家,他们都要像《皇帝新装》里在织布机上空忙的骗子一样,指挥轨道运行。美国总统也要参与进来,假装天地对话,宇航员虚假地说那句著名的“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不仅如此,还要有一个摄制组,找到中国香港的袁和平等人,用威亚技术,制造失重的跳跃。这个可不是我胡说,那时候美国电影拍不出来《黑客帝国》效果。怎么样,光荣吧?类似的迷信还有一个,《永乐大典》被西方剽窃,然后产生了近代科学。《永乐大典》编纂完成之后,只有一部,后来觉得这孤本太危险,所以又录了一部。明朝人和清朝人不是不爱书,他们是爱书的,但是他们把书编完之后,当成了皇家的文治武功,把书束之高阁,防火防盗,不要说老百姓看不到,官员、学者也没拿来进行普遍研究。清朝末年它就开始散架子了,官员们经常偷,揣在怀里一本两本的带出去。八国联军进北京,抢了财物,又抢图书,《永乐大典》太多,又被烧了不少,就像一个大蛋糕,蚕食之后,一片狼藉。西方强盗用坚船利炮的时候,抢永乐大典来促进科学生长吗?有人说那古籍在元明就流传到西方了,那正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我说大哥,中国的火药作为实物流传到西方,这个很容易。中国典籍成为西方科学的指导文献,那得有通汉学的人,你以为马可波罗一个人干得了这事吗?举个例子。中国向美国派出詹天佑等留学生的年代,美国人说你们大清文化值得学习,有什么书和我们交流一下吧?从前大清是不愿意这种交流的,生怕我上国瑰宝被洋人偷了去,这次不同了,慈禧想了想,就赠给美国人一部《四库全书》吧。最后是哥伦比亚大学接收了这部浩瀚的大书,它占据了哥大图书馆的一层,胡适在留学时就见过它。但是哥大研究汉学的人实在太少,又占地方,后来就把它放到地下室去了。唐德刚在哥大任教时,大声疾呼要保护好这部书,于是图书馆又挪了回来。到六十年代,它又去了地下室。西方人剽窃《永乐大典》,至少要在1500年,洋人需要上千个汉学专家。大概在1940年,也达不到这个数字。信神信鬼的迷信很容易分辨,但新式迷信很有欺骗性,它可以打着爱国的幌子,也可以号称科学论证,能骗很多人上当。比如最近突然冒出很多俄罗斯商品馆,有的是胡编的品牌,有的价格虚高,有的甚至是三无产品,连俄罗斯人都参与进来打假了。商品好不好,这是科学问题。苏联和俄罗斯长期工业比例失调,民生问题成了顽疾,他们的薯条巧克力能比得上中国的?但“俄罗斯商品”能成为招徕生意的“羊头”,说明有些人动错了感情,能轻易被欺骗。这小风抽得实在是太荒诞了。这种感情荒唐到家,对俄罗斯的好感,和爱自己的祖国,有任何关系吗?但是竟然也“擦边”爱国,招摇过市。迷信永乐大典被抄袭的,则是打着科学的招牌反科学。它的最初起源是大清朝的天朝上国的“虚骄”心态,它只是一种无知的自大,和自信没有任何关系。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