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莫言受到集中批评,准确地说,是受到了围攻。文艺批评属于文艺评论范畴,围攻却不属于。
我见到一些书籍、刊物、网文提到莫言的1996年,大多是只言片语,一带而过,此事范围有多大,哪些人参与,过程如何,结果是什么,这些一概不知。我费劲巴力找到了一些资料,梳理了正反双方的评价。资料仍嫌不全,请指正。
一、《大家》·红河文学奖,评委如此说
大家都知道,1996年,莫言凭《丰乳肥臀》获得了《大家》·红河文学奖,获得了10万元奖金。提醒一下,这个文学奖,是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家》杂志社和红河卷烟厂共同设立的。
摘录几个评委的评语:
1、徐怀中(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少将军衔):
《丰乳肥臀》是一道艺术想象的巨流,即或可以指出某些应予收敛之处,我仍然认为是长篇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五十万言一泻而下,辉映出了北方大地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风云。苦难重重的战争年代,写得尤为真切凝重,发人深思。书名似欠庄重,然作者刻意在追求一种喻义,因此在我看来不是不能接受的。
2、汪曾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著名作家):
这是一部严肃的、诚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对中国的百年历史具有很大的概括性。
这是莫言小说的突破,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次突破。
书名不等于作品,但是书名也无伤大雅。丰乳、肥臀,不应该引起惊愕。
3、谢冕(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大地和母亲的永恒的颂歌,作家的执著相当感人。
这篇小说在历史的纵深感、内容的涵括性,以及展现生活的丰富性方面,标志着莫言创作的新高度。
题名嫌浅露,是美中不足。
4、苏童:
我欣赏此作所保持的莫言一贯的泥沙俱下的激情,这种激情中有金子的闪光,有对民族、人类、社会的宽阔的审视角度,尤其众多的女性形象所投注的母子之爱,这种爱经过变形、夸张,但仍然是有深度的,富有诗意的。
小说篇名在一些读者中会引起歧义,但这不影响对小说本身的价值判断。
5、刘震云:
鉴于《丰乳肥臀》是一部在浅直名称下的丰厚性作品,是莫言在文学情感与世界通道上极富总结性和伸展性的并富于大家气派的作品,我同意将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颁予莫言。
6、评委会评语:
《丰乳肥臀》是一部在浅直名称下的丰厚性作品,莫言以一贯的执著和激情叙述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深刻地表达了生命对苦难的记忆,具有深邃的历史纵深感。文风时出规范,情感诚挚严肃,是一部风格鲜明的优秀之作。小说篇名在一些读者中可能会引起歧义,但并不影响小说本身的内涵。
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云南分会对小说展开批评后,收到若干来信
这就明白了,为什么云南分会集中批莫言,原来是那个文学奖的缘故,奖在云南,批也在云南,彭荆风也在云南。
批评的文章刊登在云南分会会刊、《云南当代文学》等刊物上,有彭荆风、陶琬、汪德荣、赛实礼等人。彭荆风的文章,我曾经写过一篇彭荆风批莫言,不但文学观落伍,而且忘了自己的人生, 作过介绍,其他人的观点,后续再介绍吧。
然后《云南当代文学》收到了一些作家的来信,摘录几个:
1、陈荒煤(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主编):
看了你们的会刊,实在吃惊!现在的文学圣坛到了这种地步,真是可悲。
2、刘白羽(《人民文学》主编):
《中国航空报》除发表莫言那篇文章,还登了一批捧场摘语。世风如此,江河日下,我们浴血奋斗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竟培养了这些蛀虫,令人悲愤。
3、程代熙(《文艺理论与批评》主编):
《丰乳肥臀》被炒起来,是《大家》的“功劳”(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也有功)。
4、方萌(湖南株洲市文联原主席):
看到诸篇评论文章后,我非常气愤,这样的作品竟然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有发表园地,而且还获得重奖,给奖的这些评委先生可能都是……(省略号原文如此)
5、陆宁:
你们的会刊使我大吃一惊,我们的文人竟堕落到如此地步。
6、端木蕻良(著名作家):
《丰乳肥臀》这部大奖作品,我因病和忙无暇顾及。这次看了你们的会刊,使我有瞠目结舌之感,就像听见《废都》作者自己画框框删节一样。
7、柯原(部队诗人)
读《云南当代文学》上的文章,我才意识到莫言小说的严重性,以及《大家》为之颁发大奖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8、纪鹏(部队诗人)
我和李瑛同志读了你们会刊后,颇为惊讶。听说已不准书店出售,但书摊上还有盗版书,流毒匪浅。
三、对照正反双方,不难理解几个事实
1、对莫言的批判,集中在《云南当代文学》、《中流》杂志,从1996年5月开始到年底,后来人们所依据的,就是这几篇文章。批评范围有多大?就这么大。
2、一些著名作家,他们根本就没看过《丰乳肥臀》!这就是争议的真相。
他们都是看了《云南当代文学》上刊登的彭荆风等人的文章,然后就赶紧大吃一惊、感到愤怒,比如陈荒煤、刘白羽、端木蕻良这样的老作家,有的甚至在病床上,不容许他看大部头小说了。
有朋友动辄称“莫粉”,这是错的。作家没有粉丝,只有读者,即使要批他,也得读过之后才批。
比如刘白羽吧,他的文章我只在中学课本里读过《长江三日》,当时只感觉他“精力充沛”,那堆叠的词汇,充溢着我的大脑空间,没有一丝缝隙,头疼,现在更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都想不起来了。我读了之后才有资格作如是想,他刘白羽根本没看过小说,气愤个甚?
3、这个风波的结果,是莫言被要求给出版社写信,不再出版《丰乳肥臀》,现有的封存,然后是他转业。人没有被处分,书也没有被禁。因为是莫言主动要求的嘛,这不能叫禁。然后市面上出现了50万册的盗版书,就像前面有人发言指出的那样。
4、对《丰乳肥臀》持肯定态度的作家、评论家、学者,都没有针对彭荆风等人写反驳文章,这让反方很不满意,一是一拳打出,对方不接招,有打空气之感;二是风波立即降温,莫言照样写他的小说,他们觉得“不了了之”。
5、1995年,我跟一个理工科老领导说,莫言出了一部小说叫《丰乳肥臀》,老领导哈哈大笑,说这大概是写土地和母亲的。可见鉴赏能力、宽容度、雅俗观点等等,是因人而异的。我的老领导,和那10万元大奖的评委,鉴赏力相同。
莫言一度曾经想把小说改名为《金童玉女》,后来觉得没有必要。我也认为,没必要。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