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攻击莫言的这句话最荒唐:请看今日竟是谁家天下?

文化   2025-02-01 11:50   北京  
1996年,一位叫汪德荣人写文章批莫言。百度了一下,他当时大概是云南作协副主席,不敢确定。他在文章中说:

作为部队的一个老战士,我希望有关领导重视部队作家的写作倾向,像这样的作品也能够获得什么大奖,真是不能不问一声:“请看今日之中国,竟是谁家的天下?”

有一位叫杨宵彤的说:

关于《丰乳肥臀》的讨论文章,我认为彭荆风的写得最好,汪德荣的文章我最欣赏的是:“请看今日之中国,竟是谁家的天下?”

如果1996年我看到这句话,估计会吓一跳,现在看了,感觉这是个大笑话,应该入选当代《笑林广记》。

我惊诧的是:一个人义正辞严地说错话,另一个人击节赞叹那个错话,他们浑然不知这是个错话。

唐朝不是有个开国功臣李世勣吗,他本名徐世勣,就是评书里的徐茂功,他的孙子叫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抗武则天,请骆宾王写了一篇讨伐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这篇千古雄文,把武则天的历史扒个精光,说她“秽乱春宫”,“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疾,天地之所不容”。

文章最后一句是千古之问:“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这一句道出了武则天的最大尴尬,天下姓唐,姓李,尽管此后她改了姓周、姓武,但最终她也拿狄仁杰、张柬之没办法,还政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给自己的侄儿。

据说武则天看了这篇檄文,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惊讶地说:这样的人才,朝廷竟然没有发现,这是宰相的过失啊

可见武则天是个明白人,她用来俊臣这样的小人干尽了坏事,也用狄仁杰这样的能臣做了正事。徐敬业兵败之后,据说骆宾王不知所踪,野史中说他做了和尚。据说宋之问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下半句就是来自骆宾王。传说不足信,宋之问为人不咋样,本事是真的。

骆宾王这句“谁家之天下”,管了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也契合此前一千多年的中国社会。比如中唐的安史之乱,危如累卵的大唐只是靠着人民的认同而续命,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就是明证;唐玄宗唐肃宗父子,给十几个地方军官赐李姓,也是明证,说明这时候李姓还好使。
待到唐朝末年,李姓就不好使了。

所谓的“谁家天下”,就是封建社会延续的奥秘,这奥秘就是认同那时候人们知道“天下”姓谁,却没有“国家”这个概念。

武则天是个明白人,她无法回答骆宾王的质问,于是干脆不回答。她临死前嘱咐不许替她镌刻歌功颂德的文字,只留下了一块独绝千古的无字碑,后人爱咋写咋写吧。她明白,即使集中了她的北门学士,也无法击败骆宾王,反而会击败自己。

什么叫历史,历史就是沉淀之后的书写
汪德荣攻击莫言的这篇文章,不但谈不上文艺批评,甚至比多年前的批判稿还要糟糕。

你可以解释说,“谁家天下”,无非是一句比拟,借用古代的典故,不能生硬理解,应该理解为“人民坐天下”。我当然可以这样理解,当然不会上纲上线,不过以今日中国一些人的阅读理解水平,怕是很多人做不到我这种明白。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阿Q的祖宗是朱元璋,阿Q的子孙是毛星火,追溯了一下朱元璋的毛病,这其实是鲁迅的追溯,但是有人这样留言:

朱元章(璋)放牛娃后来当了皇帝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但愿莫粉…..也有这个本事。

还有一位这样留言:

书写者用的不是中国人的脑袋,用的是盎格鲁撒克逊、犹大的脑袋思考问题。朱元璋推翻元朝的反动统治是对历史最大贡献。

我不知道这位心里,100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把德先生、赛先生请进来,用的是什么脑袋思考的,鲁迅塑造阿Q,又是用什么脑袋思考的。
我还不知道,朱元璋一个放牛娃统治中国三百年,这有什么光荣,这又算什么本事?!《射雕英雄传》郭靖对要死的成吉思汗说,大汗你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大帝国,可是你为了自己的功业,留下了多少孤儿寡母之泪

一对比就知道,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他算什么英雄?!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他们俱往矣。诗句他们应该都会背吧,可是他们理解吗?
所以汪德荣的“谁家天下”,不是简单的一句误用典故,这话有它深厚的土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两大任务,反帝反封建,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可是封建余毒,谁敢说现在清除干净了?

辛亥革命结束了“家天下”的漫长历史,但是人们脑子里的观念,这种精神的遗传、这种文化糟粕的遗形物,还需要扫盲工作。

往期回顾: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受奖演讲:有罪的草帽,到底什么寓意?

书写者
文学、社科、书法、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