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厝厝后刊环公派下孙氏家谱 ‖-峩公
(编辑:廿八世 孙朗)
在崧山洋厝厝后刊的家谱中,峩公是第十四世祖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名讳继祖,字尔召,身为崧山邑的秀才,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其婚配亦是门当户对,妻子是知县洪矩的孙女洪氏,温婉贤淑。二人育有二子,取名日惕、日乾,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峩公一生德行高尚,福泽绵延,虽已离世,但功绩被后人铭记,他与孙子柱贵皆被追赠为登佐郎。其夫人洪氏,也被追赠为太孺人,备受尊崇。峩公的忌日是三月廿二,洪氏则是十月十三。他们最初的墓地与曾孙朝羽合葬在崧山本山的西崎尾云封寺后山屈塘前。此处原本有二筒塘,作为库塘起着重要作用,如今却已被本乡的乌郎叔开垦成园。其墓穴坐西向东,静静守望着这片土地。听先父讲述,后来峩公的墓又迁到了本山西山仔。而妣洪氏则单独葬在塘园后的水屈,只是后来是否再次迁墓,已无从知晓,给家族历史留下了一丝神秘的悬念。
翻阅长者公阄书的序,一段惊心动魄的家族往事浮现眼前。嘉靖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林家引来了海寇,孙氏家中家产和财物被付之一炬,惨遭洗劫。当时庄氏祖母年近七十,风烛残年之际,竟也未能幸免于难,被海寇掳走。在此危急关头,崧山公挺身而出,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孝心。他不顾路途遥远,不畏艰难险阻,竭力冒险跋涉在闽广两地之间。经过漫长的寻找,终于在漳浦的海滨寻回祖母的遗体。嘉靖二十四年,成功将祖母归葬,让逝者得以安息。
家族并未就此善罢甘休,对劫掠之事展开调查,最终捉拿了林家人。经过官方上司判决,将林贼安置在厝西沟仔外的小屋里,判决其世世代代男为奴、女为婢。这段仇恨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直到祖父那一代才放他们离开。家族还曾立下誓言,永不和林家结亲。然而,朝襄公却违背了这一誓言,娶了林氏,令人惋惜的是,最终他没有留下后代。誓言的灵验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定数,让人敬畏不已。
崧山公的孝心深深触动着我,我不禁写下几句,以铭记这段感人至深的家族故事:平日里尽孝,是本分;变故来临时,仍能坚守孝道,更是难能可贵。面对变故,唯有一颗坚定的心,方能勇往直前。遥想当年,家中财富万千,却在瞬间被劫掠一空。年老的母亲在晚年遭遇此等磨难,崧山公跋涉闽广,历经多年寻找,终于赎回遗体,归葬祭祀。他作为儿子,职责尽到,孝行堪称完美,值得家族子孙永远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