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崧山村:岁月沉淀中的灵秀之地

文摘   2025-01-10 09:15   广东  


惠安崧山村:岁月沉淀中的灵秀之地

          

 

(豆包AI成文)

          

 

在福建泉州台商区的一隅,有一座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村落——崧山村,它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被誉为泉州台商区美丽的后花园。这里山水相依,群山层峦叠嶂,翠影摇曳,青松翠柏傲然挺立,四季皆景,奇花异草芬芳馥郁,如诗如画的山景与众多的名胜古迹相互交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秀丽的风光相得益彰,加之淳朴的民风和杰出的人才,共同勾勒出一幅钟灵毓秀的乡村画卷。

          

 

穿越历史的长河,崧山村的行政归属历经变迁。宋、元、明时期,它归属于二十五都黄田急铺,清朝与民国时则隶属于镇安铺。新中国成立后至 1958 年,先后归属东园区、四区、七区美峰乡,随后纳入张坂公社,设立崧山生产大队,直至 1984 年公社改制为乡镇,正式归属张坂镇,成立崧山村民委员会。当地有“顶三乡(洋厝、庄内、大坪)”之称的崧山与“下三乡(玉田、玉塘、玉园)”的埔塘,相映成趣,共同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岁月记忆。

          

 

现今的崧山村,地处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北部、张坂镇西北部,是惠安县东南部惠东南地势较高的丘陵山脉所在。它南望浩瀚东海,北眺惠城,地理位置优越。与周边村落紧密相邻,距惠安县城 25 公里,距张坂镇 12 公里,独特的区位使其兼具山水之美与交通之便。村内西北部的大坪山主峰海拔 250 米,为全村最高峰,群山环抱之中,美峰水库宛如一面明镜,熠熠生辉,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村庄现居住着 436 户人家,共计 1700 余人,拥有耕地 630 多亩,山地 6500 多亩,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村民的生活与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片土地上,崧山孙氏祖茔静静坐落于洋厝自然村村东部的茂林(古称东林)山下,这片山林中生长着一两百棵国家三级渐危植物油杉,数百年来,它们被崧山历代村民视作风水宝地悉心守护,传承着对先人的敬仰与对自然的敬畏。孙氏祖茔乃是崧山孙氏开基祖质甫公夫妻的合葬墓,据族谱记载,质甫公,世人尊称三十七郎,为惠安埔塘孙氏八世重贤公次子,于明洪武七年(1374 年)入赘崧山杨厝,原配杨氏未有子嗣,后娶刺园兜庄氏,育有应祖、观二子,历经六百余年的岁月流转,其后裔发展成为崧山大房、二房两大族群,贤才辈出,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家族的辉煌篇章。

          

 

崧山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无酷热之扰,冬无严寒之虞。村民们依循着自然的节律,主要从事种植业,花生、地瓜、大豆等农作物是他们辛勤劳作的结晶。村里的男丁大多掌握着采石、木工、泥水工、水电工等技艺,从事着传统的“五匠”作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村民也选择外出务工,凭借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追寻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崧山村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山之间,德政路、溪崧公路等纵横交错,公路总里程达十几公里,为村庄与外界架起了沟通的桥梁。2004 年,往南通向张坂镇政府的德政路竣工通车,并开通了 7 班往返惠安县城的班车,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与物资的流通。2013 年,溪崧公路建成,向西打通了与惠安县城的通道,进一步促进了村庄与外界的交流与融合。在社会事业方面,崧山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9 年荣获惠安县“文明村”称号,2010 - 2013 年连续被评为台商投资区“文明村”,2014 年入选台商投资区美丽乡村,2015 年又被列入泉州市新农村建设行列,这一项项荣誉见证了崧山村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的华丽蜕变,也预示着它在未来将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续写更加动人的故事。    

          

 

(整理者:孙朗)    

阿郎的银河
银河里流淌着繁星点点,亦如我流过的岁月,流过的制药经历,流过的跑步汗水!愿驻足于此的您有所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