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崧洋节吾公七落大厝的往昔风华
廿十八世 孙朗/文
在悠悠岁月长河中,始祖节吾公,也就是我的第十三世祖,曾在洋厝村建成远近闻名的七落大厝,北至厝后刋番仔楼,南至青海店仔,规模之大,无以伦比,在孙氏家族悠久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彼时,家境殷实的节吾公,于村子西北处,精心打造了一座高楼。这座高楼气势非凡,直插云霄,可与竿湖相媲美。站在远处的埔地极目远眺,獭江的粼粼水波尽收眼底。
高楼距离家中不过几十步之遥,兼具多重功能。它不仅是家中女子对镜梳妆的雅致之所,那精美的雕花窗棂、宽敞明亮的房间,承载着无数温柔的闺阁时光;更因其坚固的构造,成为抵御外乡寇盗的坚实家堡。
高楼之畔,花亭水阁相依相伴。春日里,繁花似锦,亭中花香四溢,水阁旁垂柳依依,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令人沉醉其中。
然而,时光无情,岁月的车轮滚滚而过,这座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大厝,终究没能抵挡住风雨的侵蚀。房屋逐渐崩塌毁坏,只留下一片片残垣断壁。我年少时,还能依稀辨认出它昔日的轮廓,那残留的基石、斑驳的墙壁,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可如今,当我再次踩在这片土地上,眼前所见,唯有禾黍摇曳的田地和满目疮痍的废墟。
若我不对这段往事略作陈述,那么节吾公创业的艰辛,恐怕将永远被岁月尘封,无从查考。为了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我提起笔,写下这篇文章。
有诗云:
危楼百尺号梳粧,回想当年枉断肠。
近与螺峯争壁峭,远疑獭海觇波光。
雕梁已被风霜坏,画栋全经岁月荒。
地到三春犹献秀,烟销数代难寻香。
于今碎瓦埋青草,终古遗墟绕绿杨。
好乌有时从外入,名花无复此中芳。
廻欄泯没空还溯,故址远移良足伤。
满眼凄凉何所见,惟存轶事在崧洋。
翻译如下:
那百尺高的大楼,曾号称梳妆楼,每当忆起往昔,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悲伤。
它近处与螺峰争奇斗艳,陡峭的身姿在群山中格外醒目;远处望去,仿佛是从獭海之畔眺望那闪烁的波光。
曾经精美的屋梁,在岁月的风霜中渐渐腐朽毁坏;彩绘的栋梁,也在漫长的时光里变得荒芜寂寥。
春天来临,大地依旧展现出秀丽的景色,然而烟雾消散数代之后,楼中曾经的脂粉香气却再难寻觅。
如今,破碎的瓦片被掩埋在萋萋青草之中,自古以来的废墟旁,绿杨环绕,随风摇曳。
偶尔有好鸟从远方飞来,落在这残垣之上,却再也不见当年名贵花卉绽放的芬芳。
曲折的栏杆早已消失不见,徒留我在此处徒劳回溯。曾经的楼宇已然变迁,令人感慨万千,满心皆是凄凉。
如今所能看到的,唯有那留存于崧洋的轶事,还在默默诉说着那段被遗忘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