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民族团结的粘合剂,也是矛盾冲突中的排头兵。
“粘”本来是“黏”的俗字,应当读nián。宋元以来“沾”由“沾湿浸润”引申出“黏贴”义,后来人们用“粘”来记录这个词,形成了复杂的用字格局。“粘”读zhān的原因是同义换读。
“粘”和“黏”之间有什么异同?《汉语大字典》“粘”字下注了两套音义:
(1)zhān(旧读nián)粘贴;胶合。也作“黏”。
(2)nián同“黏”,具有黏性……
“黏”则只有nián一个音,而有粘贴胶合、有黏性等多个义项。“粘”既旧读nián,为什么今改读zhān?“也作黏”和“同黏”区别在哪里?平时应当怎么使用?光靠《汉语大字典》等辞书的记载很难弄清。许多学者都曾撰文解释这两个字的源流和用法。如今“权威”的说法往往认为:作形容词的时候应该读nián,写作“黏”,作动词的时候则读作zhān,写作“粘”。为什么要这么做?目前学界大多认同薛志霞的研究,她说:“粘”是“黏”的俗字,大概产生于南朝时期,读音同“黏”,同音的情况一致持续到宋代。《中原音韵》“廉纖韵”阳平声下收录“黏”字,与“鲶拈”同音;同韵阴平声下收“粘”字,与“瞻詹占沾”等字同音。这么讲大约没什么问题。为什么到这时候读音变了?薛提出:“可见到元代时,‘粘’字在一些北方方言中产生了又读,原来同音同义的正、俗两个字读音发生了分化。”[①]这却值得讨论。
为什么产生“又读”?事实果真如此吗?细究下去,不难发现,“粘”读zhān其实是同义换读的结果,这时候的“粘”记录的是表粘贴义的“沾”的音义。
《说文·雨部》有“霑”字,注曰“雨𩃵”,大約就是雨水浸潤的意思,也可以泛指一般意義上的浸潤、沾濡。(慧琳《音義》卷七《大般若經》第五二一卷“霑彼”条音义引《说文》“霑,𩃵也”,故丁福保谓今本衍“雨”字,其说可参。)先秦经典中不乏用例:
(3)上天同雲,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既優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穀。(《诗经·小雅·信南山》)
(4)攬茹蕙以掩涕兮,霑餘襟之浪浪。(《楚辞·离骚》)
《说文·水部》有“沾”字,释为水名。不过现存的材料中,上古时候“沾”往往也用来记录浸润、沾濡义:
(5)麗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與王同筐床,食芻豢,而後悔其泣也。(《庄子·齐物论》)
又前引《诗经·小雅·信南山》“既霑既足”其中“霑”字敦煌本伯2978号《毛诗》作“沾”。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凡沾濡浸润者多黏附在一起。“沾”的浸润、沾濡义行用既广,后来便引伸出接触、沾染、附着等义,进而出现了“霑黏”一词:
(6)白草堂檐短,黄梅雨气蒸。霑黏經汗席,颭閃盡油燈。(唐元稹《元氏长庆集》卷十一《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
这里的“霑黏”大约是沾湿黏附义。到了宋代前后,文献中频见“沾黏”一词:
(7)(朱熹:)“是各自開去,不相沾黏。”方子佐录云:“是不沾著一箇物事。”(《朱子语类》卷六七)
(8)不用沾黏點染,直須剥脱屏除。(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饶州荐福道英禅师)
(9)凡瘡疹兒病大盛,遍身濆濆(潰潰?),膿血沾黏衣衾,睡卧不得。(宋佚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八“疮疹”)
有时候也写作“沾粘”:
(10)此藥不沾粘肉,即以尋常膠黏膏藥。(宋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十三“神仙接骨丹”)
(11)六出霏霏過小簾,梅梢著處似沾粘。天工底事巧裝點?只爲花疏特故添。(元王义山《稼村类稿》卷二诗《梅梢上雪》)
(12)“休,休,方信道相思是歹証候,害的來不明不久,是做的沾粘,到如今潑水難收。”又:“小姨夫統鏝緊沾粘,新人物冤家忺。”(载元杨朝英《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卷七套数二)
有时候又写作“占黏”:
(13)撩紙:凡撩必用黄蜀葵,梗葉新擣方可以撩,無則占粘不可以揭。如無黄葵,則用楊桃藤、槿葉、野蒲萄皆可,但取其不粘也。(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
显然,“霑黏”“沾黏”“沾粘”“占粘”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而且由唐至宋元,这个词的“沾湿”义渐渐淡化,“粘贴黏附”义渐渐强化。《汉语大词典》收录“沾粘(沾黏)”,下设两个义项:(1)联结在一起;不可分离。(2)比喻不干脆,不爽利。其实直接注为“粘贴黏附”反倒显得干脆爽利。
宋代前后,文献中出现了“粘黏”一词:
(14)若渾身瘡破,膿水不绝,粘黏衣裳,難以坐臥,可用二三升攤於蓆上,令兒坐卧,其效如神。(宋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卷八“败草散”)
(15)心兒久粘黏,意兒苦拘鉗,淚點兒如絲暗暗的添。(明金銮《萧爽斋乐府》卷下小令)
例(9)“脓血沾黏衣衾”与例(14)“脓水不绝粘黏衣裳”语义相近,则后例也应当读作“zhān nián”。这时候“粘”已经被用来记录表黏附义的读zhān的“沾”了。所以到了《中原音韵》中,“廉纖韻”阴平声下“粘”字才会与“瞻詹占沾”等字同音。
这样做其实不难理解:“沾”“粘”二字都从“占”,形体接近。古时候常用米面一类的东西制作浆糊用于胶合物品,所以凡表粘贴义的字多从“米”“黍”等旁。“沾”字既表胶合义,自然可以改用“米”旁乃至“黍”旁,写作“粘”“黏”等形。
但问题在于,表“黏附”的“黏”字颇为古老,而且一直行用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相当强势。“黏”的俗字“粘”也在南北朝到宋元之间广为行用。来自“沾”、读作zhān的“粘”和来自“黏”、读作nián的“粘”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混淆。
近代以来,在“粘贴黏附”这个生态位上,不同方言格局差异相当大。如今的普通话中,似乎更倾向于用粘zhān表示粘贴这个动作;nián则变成了一个语素,用在表“粘贴”义的双音词中。制定语言文字政策的专家们也颇举棋不定。1955年年底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专家们把“黏”作为“粘”的异体字淘汰了,这样一来“粘”变成多音多义字:读zhān的时候是动词,读nián的时候是形容词。十年后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又把“黏”字给恢复了。后来又经过几次调整,终于形成“粘”作动词读zhān、“黏”作形容词读nián的格局。
这种格局形成这么久了,大家相安无事,用得挺顺,我也无意改变现状。唯一值得说明的是,涉及古籍整理、文献研究时,面对宋代以前的材料,大多数时候,无论是“粘”还是“黏”都应读作“nián”,一些古书中的名词,如书籍装帧中的“黏叶装”,律诗绝句技法中的“失黏”,围棋招式中的“黏”,自然也都应写作“黏”而读作“nián”。
注释:
[①]薛志霞:《黏、粘二字形音考》,《语言科学》2007年第4期,107—110页。
作者丨刘丹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原题丨“粘”“黏”字词关系补说
致谢丨本研究受求是初等人文研究院资助
编辑丨扬薇儿
往期文章
付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