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不少家长被新的小学英语教材雷到了。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英语,就直接面对句子和对话,而不是传统的字母、音标和单词学习。这种跳跃式的学习方式,让许多家长感到非常震撼,不知所措。
26个字母都不认识,怎么发音也不知道,单词是什么概念也完全没有,更别提记得住记不住,直接上句子,直接对话。
而且教材中的人名也从熟悉的"李雷"、"韩梅梅"变成了"Mike Black"、"Sarah Miller",完全没有考虑从中文到英文的过渡,增加了读音的难度。
这是教材编写者默认学生在校外学过26个字母,学过自然拼读,学过国际音标,背过一定数量的单词,而且有过比较标准的英语(非中式英语)沟通表达经历。
学过或者教过英语的人都知道,上来就上难度,只会增加对英语的厌恶和反感。
教学这种严肃又需要考核的事情,本来就容易把一个东西变得无趣又痛苦,所以真要让学生学到东西,就得符合人类学习认知规律,就应当有语言习惯过渡,逐渐适应英语思维,难易适度。如果部分学生学有余力,完全可以通过课后阅读+补充材料+课外活动的形式学习,就算中高考增加10—20分拉开档次的题目也可以。之前也是也是这么做的,为什么现在不这么做了呢?
稍微想一想都知道,在一个完全不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上来就有英语表达习惯的和认识的家庭有多少?
不要说一般家庭了。我认识很多高学历、需要发英文论文的科研工作者,他们的英语水平也不咋地,尤其是口语表达,绝大多数无法与外国人直接沟通。他们本身对英语也不适应,甚至颇有抵触,只是在不得已的时候勉强用一下,因此他们培养自己孩子的英语水平也一般。
但是总有一些家庭具有培养孩子英语水平的条件。
其实这个条件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有钱。
只要有钱,从小就可以上双语幼儿园和学校,可以请私教,甚至可以请外教一对一,从2、3岁起就适应英语表达习惯。这种孩子到了3年级,教科书的内容对他们来说自然是简单到无聊。
英语是最容易通过钱堆起来的能力,甚至成人也可以——你到国外也好,或者在国内花钱找几个老外天天陪着你讲,有那个应用的环境,你的英语水平自然就起来了。
但是为什么不是数学教材变难呢?
因为数学讲的不是应用环境,而是讲天赋。没那个天赋,堆多少钱也没用,不会就是不会。
为什么又不是语文教材变难呢?
因为大家都用中文,家长至少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很难拉开差距。
懂了吗?
英语是最容易通过氪金拉开差距、拉开层次的学科。
这就是数理化拼娃、英语拼爹。
生育率降低,但有些工作又还得有人去做,比如保姆家政护工保安泥瓦工水管工矿工,让高学历的人去做……有点浪费了吧?
所以教育的一大作用就是,在进入社会之前,提前筛选,分流,让相应的人“认命”,遵循社会人力分配体系。
——考试都是公平的啊,大家都是凭自己本事看分数,你考不过人家,那你是不是该认命?
考试从实际表现和给人的感受,不都是公平的吗?你面对这种公平,还有什么好说的,还能怎么样?
一个正常成年人如果工作不行,他往往不会抱怨是父母的经济地位导致他现在的处境,而是后悔自己当初没好好读书考个好学校。可是考试真是你努力了就能考好的吗?
社会舆论尤其是官方媒体一般只会强调努力,最多偶尔加个天赋。但是几乎不会直面家庭经济条件带来的影响。
也就是说,教育不仅有筛选人才的作用,也有筛选家庭阶层的作用。
如果你真的天赋异禀,那确实也能从穷苦家庭环境中脱颖而出;但是如果你资质平庸,家庭条件也能强力托举。
这跟一些游戏里非常相似——穷人靠变异,富人靠氪金。
以前是中专分流,现在是小学三年级分流,筛选逐渐前移。
但早期筛选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试想,如果一个家庭条件一般或很差的人通过自己努力进入优秀学府,学历很高,但是最后走进社会发现分配体系并不仅仅是学历一种,甚至并不主要看学历,他们会怎么想?他们的怨气大不大?这对社会稳定也不好。
现在很多985、211毕业生没有工作,他们和他们家庭的怨气就大得很。这也对他们的教育投入造成了实质上的浪费——他们的家庭条件够不上更上一层阶层分配体系。
早年前读书确实是有明显跃升阶层、改变命运的作用,因为那时候社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各个领域都在开创、建设之中。但现在不是过去,不能刻舟求剑,现在很多东西已经稳定,存量变大增量变少。
《黑神话·悟空》里,灵吉菩萨说了一句话:
众生自有根器,持优劣为次第,可乱来不得,你说对吗?孙悟空!
菩萨的话,你悟了吗?
-End-
本文正文到此结束。
很多人认为学英语最大的作用就是考试,甚至因为没条件学好而厌恶英语,为不学英语找各种理由——我爱国、中文最美、英语用不着、以后有各种人工智能设备和替代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英语从致用的角度来说作用不大,但作为一种语言,必定直达思维底层,是人认知和世界观的基础和表现形式。
“语言的边界就是思维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而认知和世界观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和人生路径的塑造起着最根本的作用。作为一种形成环境完全不同、广泛使用的语言,英语能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能开拓人的认知宽度和眼界。
这里稍微展开一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视觉比听觉传递信息多,因此逻辑性就不需要太强——你都能直观看得到了还需要什么逻辑?
表音语言就不行,信息太少,必须把事物定义清楚,然后把事物之间的时间、空间、先后、主次……理清楚,否则就会产生混淆。
英语每一个名词单词就是一个定义,大量的介词和介词短语例如on 、above、upon、at top of……就是表达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事物准确定位。这些如此相近难以区分的介词,从来都是国内英语考试要点,也是折磨国人的痛点。
下定义+找位置,这是西方哲学思维的典型范式。这在英语为母语的人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对中国人来说就不容易,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概念,所以经常逻辑混乱。当然代价也有,他们往往也会有“逻辑强迫症”。
因此逻辑相对清晰是英语的一个特点,这也是英语比汉语更便于编程的原因之一,程序设计必须逻辑清晰,不可有歧义。
而中文中的歧义非常普遍。
国外一个9岁小孩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5级,结果很多国人在评论区给小孩来了点汉语“博大精深”的震撼:
歧义、语义多解性本身就是中文“博大精深”的构成,也是中文美感的核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种大量名词直接堆砌的无逻辑表达,在英语中是不可接受的,更不要说最后居然与情绪关联,这令西方人很难理解。但这种表达在国人看来就是一幅非常凄美的画,也很自然就能与古人感同身受。也就是说,古人可以通过文字穿越千年与你有一样的感受,这在英语中极难做到——缺乏时空逻辑反而可以超越时空。
这里并不是说哪种语言好,好坏是一种限定时空和对象的主观判断,这里只是客观阐述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异。
如果你有英文的逻辑思维,与中文的感知思维,那么你将会比只有一种思维的人看得更远、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