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的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这里简要说一下,化债,不是还债,不是平账,不是核销债务。
化债是用低利率债置换高利率债,用长期债置换短期债,让当下还债压力小一些。但是债,还是在,还是要还,还债主体并没有变,该是你的债还是你的,不是中央替地方兜底还债。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次中央肯定是实打实帮地方了。
而且这个代价不可谓不小。
现在全国上下都知道国内内需不足,消费不振,这是事实也是共识。
试想,如果这么大量的资金用于促进、提振消费,会不会有助于缓解甚至改善现在消费不足、就业压力、产能堆积……的通缩问题?
10万亿加上棚户区改造隐形债务2万亿,总共12万亿,摊到全国每个人头上都有8500多块,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都不是一笔小钱,这个资金量,我想对消费还是会起点作用的吧?
但现在这个资金没有用于促进消费,而是用于化债。化债不直接产生实际消费行为,对于目前消费不足进而带来的一系列通缩的状况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善,甚至因为把可以拿来消费的钱拿去化债而导致通缩更明显,那为什么还要赶紧化债呢?
为什么要把钱给地方政府,而不是直接给民众呢?
救民先救官。
但是请不要误会,这里的“救官”,只是一个代称,并不是指要先维护官员个人的利益,不是指官员个体的利益优先于民众、责任小于民众、风险弱于民众,而是要让地方政府和相应行政机构的权力回到恰当的位置。
什么意思?
近几年来,关于过度执法、机械执法、小错大罚、逐利执法的新闻和报道很不少,有些行政执法部门已经被当地政法和政府重点整治,公开征集线索,而且涉及各个领域,方方面面。
比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比如教育部门:
比如税务部门:
比如卫健部门:
比如生态环境部门:
比如矿业部门:
比如住建部门:
比如水利部门:
比如农业农村部门:
比如交通运输部门:
你看常州市交通运输局对于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抓得都非常精准,整治内容全部都高度切合实际,有的放矢,没有半句废话。
至于城管部门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懂。
其实这些问题国家很清楚,各地方各级部门也很清楚,多次、多角度、多部门联合出台过相应的规定和政策: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这类现象还是很多,尤其近些年。
这些部门的执法问题对于企业和民众当然有很大影响,但是相比下面这种影响,上面这些还不算什么:
远洋捕捞。
各行业、领域的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依据的主要是行业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行政命令,这些部门处罚的权力顶格就是罚款+除名,对于当事人最坏的结果大不了就是罚款+不在这个行业或这个地方干了,起码人不会有事,他们不能单独跨行业、跨区域执法,他们只有行政权,没有刑事权。
但是公安部门不一样,他们有刑事权,这个权力直指个人的财产、人身自由,公安部门掌握的个人信息更加全面,远不是一般行政部门可比,而且现在还出现跨区域执法现象。
一旦涉及刑事,不光是钱和能不能进哪个行业的问题,是小命保不保的问题。
由于是公安部门执法,“远洋捕捞”效率非常高,副作用也显而易见。
2013年,公安部等多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2020年,公安部印发了《公安机关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的通知。2021年,公安部专门发布《公安机关禁止逐利性执法“七项规定”》进行专项整治。
然而现在这种现象又抬头。
本质上还是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大,现在财政缺钱。
人家浙江官方还专门举办了一个“远洋捕捞”现象研讨会,说明官方对于这种问题非常清楚,而且很重视。
但真要解决这个问题却非常困难。
一方面不能收回或缩小执法权力,那样的话会造成违法行为泛滥、市场混乱,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不作为;
另一方面又很难直接处罚这种过渡执法、逐利执法,因为很多时候这种执法不是个人行为,不是因为体制内人员或领导为了一己私利贪腐,而是“集体行为”——财政缺钱,但是各项支出却实实在在,事关体系内的每个人,必须通力协作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出了事不是拎出哪个来背锅就行的,每个人都不是为了个人,都是为了组织,你能怎么处理这种人?即便你硬找出一个人承担责任,但是整个系统现状没有改变,还是会继续啊!
这就是以前常说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有些专家和企业家想当然地表示,将罚没款作为非税收性收入上缴中央财政即可。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上缴中央的要不要以各种形式返还呢?如果返还,这不等于还是多罚多得?如果不返还,是不是等于地方只有事权,没有财权?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的执法权力?那么地方还会认真执法吗?不执法到时候一片混乱又怪谁?
另外,上缴中央要不要搞个KPI?如果不搞,你爱缴不缴,你让中央怎么管理?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认真执法了?如果搞KPI,又不返还资金,那么是不是要给嘉奖,是让罚得多的升迁吗?那这与地方直接拿罚款又有什么区别?
权力就是这样,只能从根子上引导,不能从表面对抗,哪怕是大权力面对小权力。
大权力固然能让小权力暂时屈服,但是小权力也会从更小权力甚至没有权力的地方找补,这样一来层层向下传导,最终受害的是完全没有权力的对象。
上面列举的各部门各种过度执法、逐利执法,就是这种小权力对无权力者的伤害。
所以没那么简单。真正要做到执法为民,不能只针对表面问题来处理,要有更大的格局。
权力并不是一般想象的,我只要有比你更大的绝对权力就能完全按照我的预期目标来。
权力是作用于人的东西,人不是石头,不是东边的力量大就一定往东,人有主观意识,会有各种各样局面出现,如果只是强压,最后到处都是问题。
要引导权力去到恰当的地方,就要找准关键矛盾所在,而这次化债,就是找准了关键矛盾,减轻地方压力,让地方不至于因为解决燃眉之急而动用权力涸泽而渔,杀鸡取卵。
这就是“救民先救官”的底层逻辑——不要让权力伤害没有权力的人,而要让权力服务他们。
所以这当然是为了民好,而且是既对地方好,也对民众好的好政策,体现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治国智慧。
最后,新修订的《反洗钱法》发布了。
你可以对比看看修订前后二者的区别。“远洋捕捞”和买卖二手商品被警方列为嫌疑人、冻结账户问题,往往涉及洗钱。现在发布的《反洗钱法》和化债政策结合起来,就更容易理解一些问题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