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张雪峰为2024届考生服务的17999元圆梦卡,在开售2小时就一抢而空。
这还不算什么。为两年以后的2026届服务、8999元起的名额,也卖完了。不是一个地方卖完,是全国各地都卖完了。
高考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件相对而言已经很公平的事。
但人生不是考试,高考也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新起点。上一个好学校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有个好工作,工作必然与专业有关。
这些年随着互联网上信息增多、“过来人”分享经验,一些天坑专业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不少高校一些红灯专业已经被国家停办、撤销。
但是对于学校来说,撤销专业代价非常大,不仅学校级别、规模、评价、收入可能会降低,安排被撤销专业的老师也很麻烦。
所以对于学校来说,最佳策略是就算明知这个专业没用,就业更是糟糕,但也要尽可能地保住专业,而且还要让更多的学生来读。这同时也是保住老师的饭碗,于是老师们也会全力配合学校,相互合力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鸿沟。
比如张雪峰就在直播中说过一个事:
某学校把法学、汉语言财会、金融、英语师范、英语非师范、护理这几个专业放在一个组,每个专业只招一个人。
更坏的是,有的学校将电子信息、计算机、土木工程放在一个组,计算机招1人,电子信息招2人,土木工程招15个人。
这些学校利用家长多半不看招生计划的特点,拿少数名额的好专业“引诱”多数考生和家长报志愿,来实现自己学校烂专业得以维系的目的。
你以为好歹进了大学,其实只不过是人生弯路的开始。
这些搞教育的人,第一要务不是培养人才,而是端稳自己的饭碗,这是现实的残酷,也是人性的幽暗。
但你想想看——拼死拼活卷高考分数,分数差不多进到一个学校,但是因为专业不同,有的毕业即失业,有的因为专业限制考公考事业单位报名都没资格,或者职业资格考试也没有报名资格,有的收入待遇差距非常大(这种差距学校越好越明显),作为家长和考生如何能接受?尤其是到毕业面临找工作的时候。那是人家的前途和未来的生活啊!遇到了是一辈子都会有怨气的事。
我一个朋友,专业是理学,工作多年技术非常好,但职位再往上需要执业资格证书,而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工科相关专业,他不符合报名条件,最后实在没办法去读了个函授,以函授毕业证去报名才通过,多走了好多年的弯路。
这还是单位看他技术扎实工作能力强一直给机会等着他,但机会往往是不等人的。
高考分数只是让选择面更宽、选优秀学校和专业的几率更大,不等于分数高就选得对。
在这场学校与考生之间的博弈当中,学校可以制定各种规则、隐藏或刻意强调某些信息,而考生只有“选择/不选择”这一种应对方式。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考生一方往往处于劣势。
实际上报志愿的复杂程度更高,因为除了考生与学校的博弈,还涉及专业所对应行业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政策制度、地区城市规划等。
同时,这些东西最终还得与考生本人的兴趣、性格、价值观、能力特长适配。
这将会形成巨大的信息差,横在考生和家长面前。
要知道中国人很多,人才也很多,但好的工作总是稀缺的,而且从目前的形势看机会将更稀缺,有的人注定会被“浪费”掉。
是否考得出高分,由天分、努力和教育资源卷的程度决定;但是否会成为被“浪费”的人由什么决定?
信息差。
如果说在高考前之前,出生在北京可以考的简单点、名校录取分数第一点,出生在上海名校录取名额多一点,从小学开始卷学区房和各种教育资源……这些是对明资源的较量与分配,那么各种有意无意制造的信息差和天然存在的信息差,则是暗资源的较量与分配。
所以张雪峰是不是在割韭菜我不好说,如果家长能做到对孩子感兴趣的专业方向非常了解,对市场环境、产业发展、政策制度、地区城市规划的信息都能掌握比较充分,那完全没必要找张雪峰。
虽然家长为孩子规划未来非常必要,但说实话这也很难,因为隔行如隔山——你在医疗领域人脉广阔信息丰富,但是孩子要搞电子信息呢?你对金融很有把握但是孩子要搞生物呢?
有的专业读本科根本没用,至少得博士;有的专业听起来像医学但考不了执业医师资格证;有的专业是为一些特殊去处准备的,家里没那个条件读了也白读,有的专业需要孩子有极高天分或悟性,否则就是折磨……
比较完美的比如:某些“书香门第”家庭,孩子从小对科研感兴趣,父母和亲人尽力培养,小学就做课题,中学就搞发明,大学就发顶刊,工作就进入千人计划,几年后就杰青优青长江学者,那倒是前途一片光明。
因此张雪峰对家长来说只不过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信息差——深入了解各个学校、专业、行业……虽然应该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而且还不一定对。
如果把这些时间精力用来挣钱更有价值,那当然应该花钱找专业人士来解决问题;如果自己能掌握这些信息给孩子规划好未来,那么这事亲历亲为更好。
只是现在市场上比较靠谱、能力比较强的这类专业人士不多,张雪峰显得比较耀眼而已。
其实张雪峰也有不太熟悉的领域,比如游戏相关专业。
说到底,高考就考试本身而言是相对公平的,但信息非常不对等——高考越是公平,信息不对等就越厉害,因为在公平之下入围的人数会多,有竞争力的人会多,但好资源好机会永远稀缺。为了既保证公平,又保证好资源好机会被“恰当”的人用上,当然要制造信息差来隔绝“不恰当”的人,让他们不知道资源和机会被操纵,而认为是自己无知,认自己的命。
不要因为高考的相对公平就默认其它与高考相关的环节都是相对公平的,不要有这种幻觉或者侥幸,否则将会造成很大的遗憾甚至痛苦。
最后,如果说不想把钱花给张雪峰,但是又想孩子报志愿报得好,应该怎么办呢?
1、对孩子的兴趣、性格、价值观、能力特长、优点劣势……了若指掌,是真的非常熟悉,而不是自以为熟悉,而且是以过来人的视角知道孩子短、中、长期的优劣和能力,以及不同环境下的优劣点和能力。这就非常不容易,这是个长期积累的功夫,短期不可能做到。
2、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几个对孩子而言的优势方向,查阅并分析各种信息,包括学校信息、专业信息、行业信息等,并尽可能量化。
3、查阅信息不是简单看看招生网站,也不是搜索一下专业,而是要深度查阅。
比如:
专业信息,一定要去该专业多个学校论坛(比如以前的人大经济论坛)、该专业贴吧、兴趣组、话题组、各种群等等,甚至该专业某个学生的自媒体。专业信息一定要看接地气内容,官方高大上内容完全没必要看。因为阴招肯定不会出现在官网。
行业信息,要看这个专业属于哪个行业之下/之中,要看行业所涉及的市场行为由哪个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有些怎样的规定和政策变化。这些要去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官网查找政策公开和通知公告等,不熟悉的行业还得先找一些行业研报、发展报告、调查报告看一看。好在这些现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AI帮忙。
4、找一些这个专业的学生进行沟通,实地到一些靶向学校看一看,有条件的在高中找机会参加一些夏令营、冬令营,或者学科比赛、竞赛,认识一些学长、辅导员和教授,经常交流。
5、找一些这些专业的毕业去向单位了解一下,如果能接触到其中领导或负责人那就更好了。
……还有很多,感觉越写越多根本写不完。
只能说,做好这些,实属不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