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了一篇文章:对萝卜快跑有美好幻想的人,你们到底在幻想些什么?
本来是探讨萝卜快跑出来之后对底层民众的影响,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责权分配的内容,不过却吸引了一些……有趣的男人对此发表高见。
这些人只有牛马的命,却操着资本的心。
杨笠说男人普通且自信,也就是“普信男”,我一开始非常不认同。这不是无差别嘲讽、攻击男人吗,这不是搞性别对立吗?不过随着我和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非常多的男人接触,我竟然开始产生了怀疑,男人这个物种……有一些确实蛮有趣的。
这些男人大致可以分为“生产力信仰派”、“社会达尔文主义”、“二元对立派”、“美丽梦想派”。
具体阐述如下:
1、生产力信仰派
这一派的基本逻辑就是生产力决定一切,生产力提升必然惠及所有群体,生产关系不用在乎,也不是需要考虑的东西。
这种逻辑不能说全错,但局限性非常大。有这种认识的人,潜意识里会认为科学和技术是绝对中立的,会默认科技对人类社会只存在增量,只有正面效果,并不会考虑科技其实并不中立,也有负面效果,也有代价。
首先,科技掌握在谁手里,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你不能默认掌握在民众手里啊。
事实上这些牛逼的手段,从来都不是掌握在民众手里,而是掌握在驱使民众的人手里。科技越发展,驱使民众的手段越多、效率越高,只能使得民众被驱使得更厉害。
其次科技的代价非常大,需要大量资源支撑,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制度、人力和物质资源,而且由于人类认知有限,还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危害性。这一点在环境、食品、生物学或医学领域体现得最明显,甚至形成利益联盟(具体例子就不展开了,免得有人对号入座去投诉)。
再次,生产力创造的价值能惠及你吗?你有什么资格参与分配?你生活的任何过程,有哪一个环节参与到分配中来?你没有参与到分配,生产力提升对应的价值增量跟你有什么关系?别说增量了,你的存量你保得住吗?你的未来你保得住吗(比如房贷)?你只能祈求能决定分配的人,在指定分配制度的时候可以多怜悯你一下,这与去寺庙里求菩萨保佑有什么区别?
哦,有区别。菩萨是中性的,没有私利。但是你祈求的那些实在能决定分配的人,是人,他们充满了私利与私欲。你求这些人,真不如求菩萨。
比如那个“Carson”,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下班就是下班,谁也找不到你。但是现在,钉钉时刻盯住你,企业微信随时弹信息,老板要让你24小时待岗变得有理有据而且有手段充分。
比如那个“李工”,智能化工厂,港口,智能分拣设备增加你的工资收入了吗?就算你一个人能操作这些智能设备、完成以前50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通过自我提升努力进取把其它工人卷走,一个人干了10个人的活但是只拿了3个人的工资就骄傲了?你的收入增长能与领导相提并论吗?如果要说这种东西提高了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那算一种解释,只不过如果把自己工资捐出来,仅保留维持生存之必须,其他都捐了,那我相信更有利于国际竞争力。
打工人还卷出快感了?
科技只不过把10%的价值增量惠及普通人,却把90%的压力和责任给普通人,看把这些人嗨的。
2、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达已经是被学术界、社会实践所唾弃的理论,但架不住简单粗暴,容易被一些人接受和认可。
其实开网约车的人中不乏老板、科研工作者、工程师、行业专家。他们既非没有文化,也不是懒惰。事实上能来开网约车的,就谈不上懒惰,懒惰的话直接躺平在家,只要有口吃的就行,那才叫懒惰。
此人无视各人情况,以“成王败寇”、“抓到老鼠”的标准作为唯一判据,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种非常低劣的认知。
这种认知低劣在于,从逻辑底层颠倒了自然选择因果关系,比如规则制定者、资源继承者,在自然竞争中并无任何优势,但是在社会选择中却往往是竞争优胜者,甚至普通人命运决定者。
这也是很多人诟病的在一些领域劣币驱逐良币、逆向淘汰、外行领导内行的原因之一。
这种认知短期内看不出什么问题,长期必然危害社会整体,因为它从实质上违背了自然选择,物竞天择。在内部竞争权力、资源、规则是可以压住内部,但是面临外部竞争的时候……
3、二元对立派
二元对立作为一种粗浅的认知方法论,其实没什么问题,有的时候还便于看清楚问题和矛盾核心。但是此人的二元对立,居然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对立起来,实在是资本和管理者乐所见的,当然此人可能就是管理者。
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是绝对的矛盾对立体吗?管理者、平台隐身了?
让底层互相攻击、互相嫌恶、互相以为对方才是自己的矛盾所在,这就是管理者最乐见的。
把矛盾推到底层,让底层互害,管理方美美地隐身,管理成本就降下来了。甚至因为底层互害,最终找管理者裁决,进一步强化了管理权力。
但很多时候,矛盾不就是他们制造的吗?谁才是食利阶级?
其实,男女对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分而治之嘛。
4、美丽梦想派
这个人本性善良,保有一份天真,是在这些人中品质最好的。但可能也是这份天真会害了他。
他最天真的地方在于“然后改革财富分配机制”。
财富分配机制,这是人类社会从诞生到现在,甚至到灭亡,永恒追求的权力之一,岂是那么好改革的?一句话就轻轻松松改革了?
当年教员实施的分配机制改革,已经是无私伟人在当时条件下分配机制的最优解,到现在还有无数人诟病。
财富分配机制触动人性最本质的地方,按照前总理的名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这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其实现在很多问题就在于分配。
我们GDP世界第二,经济、科技、基础建设、服务、社会保障的增长官方经常通报宣传,要说我们还处在资源、资金匮乏的阶段,实在说不过去。
那么现在的困难,究竟是资源总量不足,还是分配出了问题呢?
这方面一分析就容易扯远,后面专门撰文分析。现在说回普信男——
有不少人把自己暂时的顺利、成果误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宠儿,是自己能力,甚至是天命者,其实很多时候这只不过是自己的行为和认识与当时的分配体系匹配而已。如果自己没有深度参与到分配体系中,或者没有资格制定分配体系,那么被“时代抛弃”是迟早的事。
这就是古人说的人生三起三落不到头。
如果这种人在顺利的时候进一步加入到分配体系中那倒是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如果没有,那终将成为被资本卖了还在替资本数钱的人。
然而分配体系又何尝是那么容易加入的。
分配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政策、行政命令、社会关系、文化习惯……有哪一个是容易的?有哪个是底层能参与的?你要是公务员、政府智库专家、政研室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协会)会长或者理事长……那倒是有可能。
其实我也理解这类“普信男”的莫名自信来源于哪里。他们往往是没有遭受深刻的打击,没有遇到事业崩塌带来的恐惧和痛苦,觉得自己还行,在睾酮的作用下认为自己的认知还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还能向上攀升,加入到分配体系中,改变自己牛马的命运。
这其实挺好,社会需要有这种冒险精神的人,需要有吃螃蟹、撞南墙的硬汉。从这个角度我是很欣赏他们的。
最后说一下,其实现代社会中,在资本和权力加持下,技术非常容易实现垄断。
技术垄断导致的财富流动性降低,与权力垄断导致的财富流动性降低,没有本质区别,本质上都是反市场的。区别主要在于,技术导致的垄断,会借着市场的名义在反市场,不会像权力造成的垄断那么容易被警惕。
虽然规则是强者制定,这是必然的,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把垄断和对底层的碾压,说成是对底层的福祉,那就太那个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