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喜丨港澳纪行(5)
文摘
2024-11-05 00:00
江苏
从香港科技大出来,余晓聪带我到了西贡。我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听说了西贡这个地方,不过,那是越南的西贡。那时,学校的老师经常给我们读报纸。而南京下放来的老师没有像本地老师那样读《人民日报》等“两报一刊”上面的文章,而是读《参考消息》上有关印度支那的抗美战争的消息,深受我们这些少年的喜欢。就是从这份报纸上,我知道了越南有个地方叫西贡。今年春天,我阅读了寒山碧的回忆录,其中提到了西贡,最初我还误以为是越南的西贡,后来查了地图才知道,原来香港也有个西贡。不过,这两个地方的原名并不相同,而是越南的译音正好与香港的相同。巴士行到了西贡附近,我就闻到了浓烈的鱼腥味。余晓聪告诉我,这是渔民在附近晾晒渔获散发的味道。下了巴士,我跟随余晓聪来到了海边,但见一条宽大的长廊向海里延伸出一百多米。长廊的两边海面上停了一些船只,大多数是渔船,尤其以右边船只最多,密密麻麻的,几乎占满了海面,我都不知道那些停在岸边的船怎么开出去。长廊正对的前方是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岛,不算高,就像是一座小山从海里冒出头来。长廊的左侧海面开阔,朝远处眺望,看到一座白色的楼宇坐落在树木丛中,格外醒目,再细看,楼上面的英文大字告诉我,那是“西贡中部李某某(因香港用的是韦氏拼法,我无法确定其汉语用字)纪念学校”。就从那楼的气势来看,作为学校的建筑还是不错的,而且其校名已经告诉我,那是一座私人投资兴建的学校。顺便说一下,香港的许多学校都有私人资助修建,如果是私人捐资建立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和会议厅,都会以捐资者命名,香港大学就有不少私人捐建的楼、馆、厅。由此可见,香港的不少富豪还是愿意出钱资助文化和教育的,而且在内地也有不少邵逸夫、朱敬文、田家炳等社会名流捐建的学校、图书馆和实验楼等等。想到这里,我对这些富豪的资助文化和教育行为表示深深的敬意。游了长廊之后,余晓聪带着我,沿着海边往左闲逛。不时有年轻的女士前来招呼到临海的道路旁开设的海鲜大排档去品尝海鲜,大排档的边上基本都是出售海产品的店铺。大概时间略长了一点,已经对鱼腥味没有什么感觉了。就这样往前逛了大几百米。看着西贡的街头与海边的景象,我觉得很像台湾的高雄。建筑大多比较陈旧,但还是有一股古朴的味道。闲逛当中,余晓聪突然想起附近有家旧书店,于是带我进去。该书店名曰“神话书店”,位于西贡大街,所谓的大街,其实不过是一条小巷子,因为它的宽度也就三四米。书店面积不大,也就七八十个平方,隔成两部分,除了几排书柜,还有中央的台子上也都放满了图书。这里的图书以人文社科类的港版与台版为主,内地的图书则比较少,不少图书很有学术价值。我本来想买几本,但是考虑到入关可能遇到麻烦,想了想,还是放下了。余晓聪买了几本。从书店出来,天色已晚,西贡沉浸在一片暮色之中。余晓聪将我送到转到上环的地铁门口,这才与我告别,回科技大去了。维多利亚公园是香港最著名的景点,紧邻维多利亚湾。18日午后,寒山碧带我去了维多利亚公园。进了大门,就见一座黑色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维多利亚女王很年轻,坐在宝座上,端庄而慈祥。寒山碧在雕像前给我拍了照片作纪念。然后带我简单地转了一圈,他告诉我,他每年在那个特殊的日子的晚上都要到这里,那个时候,这里挤满了人。如今,公园右侧的一大块地方,已经划为停放大巴的地方。我不知道这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的,反正我到的时候公园的空间缩小的许多。而且公园的里面还有一块成为球场,再就是大片的绿化带。单从风景来看,维多利亚公园确实没什么可看,但是想到那里所发生的一切,却又觉得到这里走一走是很有意义的。从维多利亚公园过一座天桥,就来到了香港中央图书馆。这大概是香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在寒山碧的带领下,先乘座垂直电梯来到了八楼,然后再乘坡形电梯来到九楼。从九楼窗口望去,维多利亚公园尽收眼底。图书馆里读者不少,有的在上网,有的在看书,有的在浏览杂志,大家都很专注,所以图书馆里非常安静,由于地面铺了地毯,所以即使有人行走,也悄无声息。我本来没有计划借书或者查阅,突然想到寒山碧的著作,想查一查他的小说,于是我到工作台前取一张小纸片,写下了寒山碧的狂飙年代三部曲的书名,然后交给工作人员,请她帮助查出编号,以便我到相关位置查找。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很快查到了书的编号,抄到小纸片上,然后交给我。我在咨询流动工作人员之后,来到了八楼的文学作品部,经过一番按图索骥却没有找到寒山碧的这三部作品。我又在周围看了看,香港许多作家作品都在架上,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没有寒山碧的作品。孙德喜,男,汉族,1960年11月生,江苏淮安人。武汉大学毕业,文学博士学位。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江苏省当代文学学会、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主讲课程:中国当代文学、现当代散文研究、现代作家传记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等本科课程教学,并给硕士研究生讲授现当代散文文体研究课程。学术成果:参与编写《中国当代文学》(下卷,王庆生主编,华中师大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下卷王泽龙主编,华中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两部教材。先后出版《在自由中逼近真理》《20世纪后20年小说语言的文化透视》《历史的误会》《准则》《水的狂欢》《寒山碧评传》《明月文化中的扬州文学》等著作,在海内外各种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扬州上下三千年》是朱志泊先生倾数十年心血研究,独立撰写而成的一部扬州通史。欲购此书的朋友,请联系作者朱志泊先生,可得朱先生签名本。联系电话:1377354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