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莱德的庄桥(TSONG GYIAOU)
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市以南33公里的地方,有个叫麦克拉伦谷(McLaren Vale)的小镇,一向以出产高品质的葡萄酒闻名。在小镇的中心,有一条南北向的Aldersey街。街的北端、靠近主路的西侧,有一个关闭已久的基督教新教公理会墓园。
墓园里静静矗立着一块字迹斑驳的百年前的墓碑。墓碑上的文字显示,这里长眠着一位名叫“MARY ANN ALDERSEY”(玛丽·安·艾德希)的英国女士。而在她名字下面,“NINGPO CHINA”(中国宁波)的字样依稀可辨。
很显然,“Aldersey街”大概率是以这位女士家族的姓氏来命名的。
沿艾德希街步行几百米,在墓园的东南侧,是一家镇上的小医院——Southern Districts War Memorial Hospital。
这里有一座不甚起眼的两层小楼,据说始建于1860年代。房子的主人就是上面的这位艾德希女士,以她曾经工作过的中国一个村庄的名字命名。
1868年,艾德希女士去世后,这幢建筑被她的两个侄女继承,办起了一所寄宿制学校。不幸的是,学校在1899年的一场大火中焚毁。在重建后的1940年代,房子又成了如今医院的一部分。
而在若干年前,在小楼的门口还能看得到两块标识牌。上面显示,建筑物的名字叫“TSONG GYIAOU”——用宁波话念就是“庄桥”。
这位被后人翻译成艾德希、阿德希、艾德赛、阿尔德赛、爱尔德赛、奥尔德西、艾迪绥、奥特绥等各种不同名字的传奇女性,曾在上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来过宁波,并第一次——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让女性迈进了学堂。
百度百科按照她的姓氏创建了一个词条——阿德希,介绍说她是首位来华的基督教女宣教士;不过,当年宁波的老百姓却根据她的名字,亲切地称呼她为马利姑娘。
伦敦的阿德希小姐
1797年6月24日,在大伦敦哈克尼区(Hackney)一个相对富裕的清教徒家庭中,呱呱坠地了一名女孩,她在家中排行老四——这就是后来与宁波结下不解之缘的阿德希小姐。
她的父亲老阿德希先生深受伦敦传教士协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影响,后来领导成立了一个公理会。于是,在21岁那年,阿德希小姐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基督教新教的女传教士。
1824年初,“来华传教第一人”罗伯特·马礼逊医生(Dr.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从中国返回英国休假,还带回了一万多本的中文图书。在随后两年多的休假、讲学期间,马礼逊遇到了年轻的阿德希小姐,并向她传授了许多关于中国的地方风俗和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
在马礼逊的熏陶之下,阿德希小姐首次萌发了赴华传教的愿望。但由于当时父亲的反对和兄长丧偶等原因,却一直未能成行。
1834年,阿德希小姐成为改组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的委员之一;1837年,已满四十岁的她终于如愿离开英国,乘船驶向遥远而陌生的东方。
阿德希小姐先是落脚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泗水(Surabaya)。她原本想在那里为当地的华裔女孩组建一所学校,但碍于基督徒在印尼不受待见,女校迟迟不能运作起来。
几年后,带着些许惆怅,阿德希小姐离开印尼,从新加坡、澳门辗转抵达了香港。在港逗留期间,正值中英鸦片战争结束。此时,具有强烈使命感的西方宣教士们正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前往五口通商的大陆口岸大力传教。
当得知宁波成为英国教会推荐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时,阿德希小姐决心继续前往宁波,以实现未尽的抱负。最终,她被“东方女子教育会”选中派往宁波,成为第一位来华的女传教士。
宁波的“马利姑娘”
1843年,阿德希小姐先是到了舟山——直到1846年7月《南京条约》履行完毕、英军撤出前,舟山定海一直是被英国人占领的一个“自由贸易港”。
1844年元旦这天,宁波正式宣布开埠;于是同年秋(一说1843年),47岁的她携同一位从爪哇过来的华人女弟子,一起来到了这座刚刚开放的城市。
彼时,大英领事馆尚未建成,临时的办公场所还设在城外江北岸槐树路的一处民居内。所以阿德希小姐最初所创立的学校,也是在附近临时租借的江边半间木房子里过渡。
由于过江交通实在不便,随后她就在宁波老城厢的祝都桥竹丝墙门内(今尚书街东端)借了一间宗祠,正式开设了第一间宁波女子书塾。
祝都桥女校(国人绘,西洋人临摹)
受当时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禁锢,送女孩子上学堂简直就是种离经叛道的行为,何况还是洋人办的教会学校!为吸引社会底层的家庭愿意送女孩子来上学,女塾不仅免收学费,还主动提供衣食起居等杂费。
经过不懈的努力,阿德希小姐渐渐赢得了本地社会的信任。女校“卒得学生数人...翌年乃有学生十五人,后增至数十人”,到1852年已发展到40多名女生。
随着女塾打响了名气,这个英国女人在宁波老百姓的心目当中,也从一开始的“宁波女巫”慢慢转变成了“马利姑娘”——她一直未婚,而当地人把不曾出嫁的女性都唤做“姑娘”。
根据《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这所于1844年设立的宁波祝都桥女校,不仅是中国内地最早创办的教会学校,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女子学校。
考虑到彼时大清王朝尚未有任何学校可以招录女生,遑论女校长;因此,47岁的马利姑娘也自然地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位女校长。
1857年,年届60仍孓然一身的马利姑娘身体状况逐渐恶化。由于兄弟和侄子侄女们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移居澳大利亚,于是她就打算退休后去南澳与那边的亲人们团聚并养老了。
经与美国北长老会多次协商后,马利姑娘决定将女塾并入由该会设立的另一所女子学校——由美国传教士柯夫人(Mrs Cole)于1847年在江北岸槐树路创办的女校,它比马利姑娘的第一所女塾晚了三年。
两所女校合并后定名为“崇德女校”——它就是诺奖得主屠呦呦女士曾经就读过的“崇德小学”的前身,也是后来与圣模女校的中学部再次合并而成的“甬江女子中学”的前身。
在移交女塾之后、远赴澳洲之前,马利姑娘又在宁波生活了三年,还在宁波的近郊和山北地区成立了三个宣教站(preaching station),继续向当地的百姓传播福音。
1860年下半年,在永远离别中国的前夕,63岁的她将三个宣教站分别移交给了英国圣公会宣道会和美国的长老会,从此结束了她在宁波长达十六年的基督教传播和女子教育事业。
据说,当年在奔赴各个通商城市的所有西方传教使团中,来宁波的使团是最成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马利姑娘的努力。
中国内地会(CIM,今海外基督使团)的创始人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1832一1905),当初就是受到马利姑娘的感召而于1857年来到宁波定居和传教的。
何以“庄桥”?
移居澳洲后,马利姑娘与其亲人在麦克拉伦谷一起生活了八年,直到1868年9月30日辞世,享年71岁。
她在生前购买了一块土地,建起了一座二层楼房,将其命名为“庄桥”。去世之后,与其同名的侄女Aldersey和另一个侄女Eliza共同在这楼里创办了又一所女校——“庄桥学校”。
这令人有点好奇:为何远在万里之外的马利姑娘在其终老之前,心心念念的却是当年宁波的一个小村庄?
资料上说,这是因为庄桥曾经有她在宁波时经常去的一个宣教站。
五口通商之后,奔赴宁波的各大教派中,以英国圣公会、循道会和美国浸礼会、长老会最早。
解放前,包括庄桥镇在内的宁波市区,共有大小堂、处、所22个,牧师及传道者三十余人,教徒三千余众。当初庄桥镇上的庄桥堂与海曙大梁街上的百年堂一样,同属于英国圣公会。
因此猜想,在当年马利姑娘创设的三个宣教站中,必定就有一个就位于庄桥,并且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而成了她的心头好。在远赴澳洲之前,马利姑娘将它移交给了同样由英国同胞主持的教会,但从此心里却一直无法割舍......
马利姑娘终身未嫁,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她所挚爱的传教与办学的事业。在英文中,传教士(missionary)一词的词根就是使命(mission);而在中文里,“教”与“学”原本就是一体的。
步她后尘,同样来到宁波传教、居住达十年之久的美国人丁韪良,最后也成为了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任校长(《一个讲宁波话的美国人,成了北大的第一任校长》)。
1844年,当马利姑娘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她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
“今日抵达(宁波),来到中国人中间,这已是我的大婚日。长久以来,我早就许配给了一个深深吸引着我的民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潮涌城北》、宁波教育博物馆、宁波档案公众号、各境内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