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社机场—第一座民用机场
今年冬至,关闭了整整四年之久的宁波栎社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正式重启。
2019年12月29日,修建时间长达四年的T2航站楼正式转场启用,T1航站楼同步关闭。新航站楼的总建筑面积有11万平方米余,不过也只是同为4E级机场—上海虹桥机场T2航站楼的三分之一。
2019年,栎社机场的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了1200万人次,创下历史记录。遗憾的是,接下来的三年受疫情影响,航班数量锐减、出行旅客大幅下降,2022年的客流量甚至还不到三年前的一半。
随着去年底各种封控措施和出行限制全面放开,截止12月16日,今年航班起降数量和旅客量均已双双超越历史最高水平。估计在本文发出的2023年岁末的最后一天,全年旅客吞吐量有望摸高至1300万。
估计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人生头一次坐飞机的体验就是从栎社机场开始的。1993年,我就是从这里第一次坐飞机去的北京。
不过,当年的栎社机场前面并没有“国际”二字,航站楼也只有普普通通的一座,按今天的眼光来看更像是一座长途汽车站。
据《宁波市志》记载,1985年8月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原栎社机场的旧址上新建二级民用机场,供 MD-82机型起降。1987年7月开工,1990年5月大部完工,总投资1.27亿元。航管楼和航站楼主要由当年的宁建一公司和市安装公司负责承建,其中候机楼仅4036平方米,仅可容纳高峰小时300人候机。
为了抢在温州之前成为浙江省第二个可以飞抵的城市,宁波赶在1990年6月29日通过了栎社机场的验收;30日,MD-82机型首航成功;7月1日,机场就正式投入使用——这比温州永强机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的前身)的首次通航早了11天。
不过当时的栎社机场仅开辟了9条国内航线,每周飞27个航班,还不如今天的国际航线来得多。
事实上,栎社机场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解放前。
成书于民国时期的《鄞县通志》没怎么着墨于栎社机场,仅有“其在栎社者,今仅圈地而犹未施工,且以军事关系保守秘密未容记述”的寥寥数语。可见栎社机场原本是一座军用机场。于是本人揣测:当初选址城南栎社,或许是为了更方便蒋委员长回奉化溪口省亲之故吧。
1995年版《鄞县志》的记载虽与市志稍有出入,但结合两本方志,仍可拼凑出旧栎社机场的多舛命途:1937年,鄞县政府建设科设计监造,机场占地1600亩;1937年8月至1941年4月,遭日机先后轰炸近20次,损毁严重;沦陷前夕,为防日军利用,予以破坏;翌年,日军占领宁波后抓民夫予以修复;1945年,日军战败后机场荒芜;1948年春,鄞县政府批准宁波空军站申请,令附近石碶、栎社、布政、古林、和益五乡的壮丁义务赶修;1949年5月宁波解放,东海舰队航空兵接管机场;1954年,为解放一江山岛,机场曾大修。
此后,老栎社机场就一直处于废弃状态。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经济困难,为先解决吃饭的问题,于是机场在1960年居然被改成了两个部队农场和两个乡办农场。
据说在二战时,第一架轰炸日本本土的飞机就是于1938年5月从栎社机场起飞的。然而,从民航的角度看,宁波历史上首个对旅客开放的机场却是位于江北的庄桥机场。
庄桥机场—第一座军民合用机场
百度百科说,庄桥机场是江北区庄桥街道内的一座军用机场,位于宁波市中心东北7公里处,跑道长2400米、宽50米。
十多年来,除了听说过几次机场即将搬迁到慈溪的传闻外,关于庄桥机场的公开报道几乎没有,估计也同样属于“以军事关系保守秘密未容记述”之列。
如今军事设施严禁拍摄、测绘和记录,但百度卫星地图上却可清晰见到机场的大致轮廓。每次从舟山驾车返回宁波,走北环高架时,中途一段总要先下桥后再上桥。当看到那一排排还未铺设路面的桥墩时,估计谁都能知道机场的大致位置了。
1944年9月,为防御盟军从浙东沿海登陆,日军围地毁稻、迁坟拆屋、抓民夫数千,在原慈溪、镇海两县交界处加紧修筑起军用机场,占地3600亩;次年4月,机场被盟军飞机轰炸7架次;抗战胜利后,庄桥机场被国民政府空军接管;随着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败退,1947年3月,机场遭废弃。
1953年,庄桥机场重新扩建,占地达4.2平方公里,由东海舰队航空兵专用。1984年9月,在邓公指示的引领下,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庄桥机场军民合用。部队与地方的协议书规定,合用时间为1984年11月15日至1990年6月栎社民用机场建成时止。机场产权仍属海军,并由驻甬东海舰队航空兵统一管理。
当时的候机厅相当寒碜,建筑面积仅850平方米,只辟出北、上、广、杭、厦5条民用航线。1984年11月16日,宁波至上海航班开通,使用苏制A-24型飞机。虽然飞行时间才短短30分钟,却从此揭开了宁波民用航空史的序幕。1990年7月,民航业务移至新建成的栎社机场后,庄桥机场重又恢复为军用机场至今。
庄桥机场不在庄桥?
有意思的是,在江北区行政区划图上,庄桥机场并不在庄桥街道,而是坐落于甬江街道——这个与甬江街道不靠甬江同样令外来人倍感困惑。
在1993年出版的《宁波市地名志》里,无论是宁波市区政区图、或是庄桥镇、北郊乡的政区图,都明显地将庄桥机场纳入了北郊乡(今大部分属甬江街道地界)的范围。
令人纳闷的是,同一本地名志的江北区政区图上,却可以看到庄桥机场属于当年的庄桥镇。
这本地名志是在1981年地名普查的成果资料及1986年后的地名复查和补查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下限至1990年底。因此不能判断每幅地图地理信息更新的准确时间点。
不过,1944年时的宁波正处于日军控制下的汪伪政权时期,而庄桥机场其实就修建在鄞慈、鄞镇两条公路之间,也就是彼时慈溪、镇海两县的交界处。那时的庄桥还属于慈溪,而下白沙以北的区域则属于镇海。
在1941年宁波沦陷之前,慈溪县庄桥区是个大庄桥的概念,下辖庄桥镇、洋墅镇、费市镇、灵阳乡、洪塘镇、狮山乡、裘墅镇和汶溪乡八个乡镇;而白沙、压赛二乡则隶属于镇海县庄市区。
根据《镇海县志》大事记和抗日战争章节记录:1944年8月10日,占甬日军窜至樟桥(即庄桥)、马径和压赛堰一带测量;在压赛乡、同德乡和毗邻樟桥镇圈地辟建飞机场,割稻毁田拆屋,殃及15个村庄;镇海县属同德乡里漕、傅范,压赛乡新桥姚家等村受害。由此可见当年庄桥机场的地理范围就在今日江北区的庄桥和甬江两个街道的辖区内。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后至1984年,现江北区境内的区划调整远比之前一千多年累加起来的还要多,曾出现过庄桥区、庄桥镇、庄桥乡、庄桥特区、庄桥区人民政府、庄桥人民公社等各种“庄桥”。各个时期内的隶属对象也各不相同,所幸庄桥之名一直未变。
而2004年设立的甬江街道,其前身甬江镇则是于1992年由湾头、北郊二乡合并而来。若追根溯源的话,“甬江”第一次以区划名称登上历史舞台应该是在1958年——东郊乡、西郊乡、南郊乡合并为一个超级的大“甬江人民公社”,居然还包含了属今海曙、鄞州的20余个生产大队。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何今天的甬江街道不靠甬江。
1953年庄桥机场扩建时,机场所在地是千年不变的慈溪县庄桥和刚从镇海县析出的郊区(含湾头、白沙、压赛),因此称庄桥机场是最顺理成章的事。后来机场区域划归甬江街道管辖,应该是近几十年来各街镇之间土地资源和管理责任重新平衡界定的产物吧。
段塘水上机场—宁波的第一座机场
实际上,在民国期间,宁波还修建过两座机场,均要比旧栎社、庄桥机场更早,但后来都在战乱中被废弃。
早在1932年,鄞县政府建设科就已开工建造位于南郊段塘奉化江边的段塘水上机场,供军政界人士座机升降用。《鄞县通志》上还详细地列出了这个机场的工程承揽合同、预算表、投标单和施工施则。
段塘机场占地5.14亩,1月31日开工、当年5月18日即竣工,由段塘人周公记承建,共耗资“国币4730元”,低于预算的5509元。
1933年,蒋介石首度携眷属乘飞机降落在段塘机场,随后大概率从1929年刚建成的宁波第一条汽车路——鄞奉公路赴溪口故居。
根据《宁波市志》,另一座早期的南泓机场位于镇海县南泓(今南洪村),北距县城10公里,占地735亩。镇海县政府建设科于1935年开始监造此机场,次年6月19日竣工,亦供军政界人士专机使用。但在两年后的1938年,因战事吃紧而废弃,1946年复为耕地。
关于存废时间,《镇海县志》大事记里却有着不同的记载:1935年3月,镇海南泓飞机场建成,1937年后废。
不过,无论它是建成于1936年还是1935年,都动摇不了这样一个事实:1932年的段塘水上机场是宁波历史上的第一座机场——虽然我们始终无法一睹这座迷你机场当年建成时的模样。